2020年12月20日下午,由芯跑基金、星宸科技、好上好控股、芯智控股、啟祥國際、江波龍電子聯合舉辦的《芯跑科技基金2020年技術交流論壇》在深圳市南山區深鐵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開。本次論壇是第三屆芯跑科技論壇,以“強芯健體,領跑未來”為主題,圍繞半導體及其上下游行業的產業政策、供應鏈環境等方向展開探討,致力為芯跑朋友圈搭建合作交流的平臺。
一、基金主題報告+特聘芯跑教練
芯跑科技基金管理合伙人楊藎業女士以《芯跑科技基金研究與展望》為主題,她主要分享了過去一年里芯跑科技基金的研究成果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在該環節中,楊藎業還為首批特聘芯跑教練頒發了獎杯。
第一,我們身處各種不確定的形勢之中。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GDP掉到了負值;第三季度,經濟持續復蘇,國內GDP回到正值,該時間點可視為一個轉折點。同時,受疫情和中美科技兩極化影響,中美募資和案例的數量都在下滑,但中國的金額和退出案例的數量同比上升,可以看出中國的市場已經被激活。
日前,IMF最新預測數據顯示:今年發達經濟體整體的經濟發展將萎縮5.8%,其中美國的經濟將衰退4.3%,歐元區的經濟衰退8.3%,英國的經濟衰退9.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將衰退3.3%。而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預期今年全年經濟增長1.9%,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8.2%。
第二,股權,集中度驟增。在宏觀政策的鼓勵和疫情的影響之下,半導體、醫療、健康、汽車、清潔技術急速增長,多家半導體企業獲得了巨額融資。新能源造車勢力也受到了資本青睞,說明我國整個市場的集中度,正從虛擬經濟轉向實體經濟。從去年到今年,企業上市的窗口也正在敞開。楊藎業表示,目前仍有很多不確定性,企業要抓住供應鏈、把握資源,才能行穩致遠。
第三,基金核心的組織能力。芯跑科技基金希望構建一個網狀組織,以實現共創和共贏。她列舉了“四力”閉環公式,基金組織團隊需具備以下能力:首先,要有行業的知識背景,具備專業的研究、溝通總結能力;其次,要有連接力,把資本和企業連接在一起,具備價值創造與輸出,因應變化的判斷力;再次,要有合規的管控與調整能力;最后,要有細致、快速的執行力。
不過,僅有基金、企業參與并不夠,還需要雙方互動起來。對此,芯跑科技引入了芯跑科技教練機制,特聘了一批芯跑教練。這些教練的職責包括分享自身專長經驗、引導行業資源以及陪跑。
二、圓桌會議:芯屏器短何時休?
2020年,在新冠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雙重因素的疊加下,國產半導體產業進入到了一個刻不容緩的時期。《圓桌會議:芯屏器短何時休?》這一環節的安排,非常貼近現實。星宸科技董事長林永育先生、芯智控股董事長田衛東先生、啟祥國際董事長李文濤先生、江波龍電子董事長蔡華波先生以及信和達董事長黃健先生,面對主持人楊藎業和現場觀眾拋出的一系列辛辣問題做了精彩回復。
1、請問當前的供應鏈問題,是一個全面的問題,還是一個局部的問題?是核心工藝節點問題,還是封測問題?究竟問題出在哪里?為什么這么缺貨?
林永育:供應鏈缺貨受多種因素影響,具體可以分成兩段。今年上半年的缺貨主要是由“宅經濟”造成,彩電、游戲機、電腦、路由器、顯示器等一系列產品的暢銷帶動了相關元器件的需求。不過,汽車、安防等其他行業在上半年處于一個很低迷的狀態。下半年,華為、海康等企業大量備貨,對相關元器件的需求暴漲,最終造成全系列產品的缺貨,這些缺貨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2、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經有超過1萬多家芯片設計公司。既然芯片的創業這么熱,這種熱浪是否也加劇了供應鏈問題?
蔡華波:上半年供應鏈主要受“宅經濟”影響,下半年供應鏈主要受政治因素影響,但存儲行業沒有受到這些因素太大的影響。不過,目前來看明年存儲器件會比較缺貨。主要原因在于,今年汽車的產能受到一定的制約,智能汽車的成長并沒有很快。到明年,智能汽車的增長速度加快,它對于存儲的需求也會加大。我們相信,明年NOR Flash、從小能量的MLC或者NAND Flash,甚至到DRAM都會出現缺貨的情況。
目前,芯片設計創業熱度高,主要由資本、國產化因素驅動。隨著資本更越集于頭部企業,創業公司若不能躋身TOP 3,未來可能會被并購甚至消失,這一趨勢最早或將在明年出現。
3、這一次供應鏈缺貨,有一個比較大因素是由下游需求拉動帶來。此背景下,一些企業可能會增加備貨,后續是否會帶來庫存過量的問題?
田衛東:核心是看市場需求。從第三季度開始,業內的缺貨潮興起。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缺貨趨勢會持續到明年。不過,“宅經濟”雖然帶來了一定的增長,但是2021年仍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對于庫存問題,我們仍然非常謹慎。很多工程的情況、大訂單,對明年的延續性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另外,今年缺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由海思替代帶來的缺貨,它們備足了今后一、兩年的產量需求,這些需求是向未來透支的,加劇了晶圓廠、封測廠供應緊張。
4、中國的顯示行業表現非常突出,全球最大顯示屏供應商在中國。即使這樣,今年國內的屏幕還是供不應求,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該現象?
李文濤:截止到今天為止,今年的屏幕仍處于非常緊缺的狀態。比如,32英寸從28美金漲到70多美金,商顯的86英寸現在漲到了500多美金。原因主要有以下:第一,韓國LG、三星等大廠放棄了LCD,疫情的爆發影響到了屏幕的供應。第二,供應商停電等意外因素導致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加劇了業界的恐慌情緒。我對明年的預測是,到下半年,屏幕缺貨的情況可能會逐漸緩解。因為新增的玻璃產能會讓供應逐漸跟上需求,但驅動屏幕的芯片將是制約明年屏幕交貨的重要原因。
5、您認為,缺貨會持續到什么時候?
黃健:從被動元器件的角度來說,短期來看,代理在起著均衡的作用。以信和達為例,我們有幫助客戶與供應商去簽LTA(長期供貨合同),供應商主要以日韓企業居多,最近這幾個月,他們承諾的產品一定會給到客戶。加上代理商的判斷和均衡作用,保證企業在缺貨情況下去找平衡點。我個人認為,在被動(器件)這一塊,肯定會長期缺貨。隨著中美貿易關系正常化,預計明年一季度結束,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會增加,對被動器件的需求也出現量級的提升,相關被動器件將會長期缺貨。
6、現在國內10000多家芯片設計企業,到最后會剩下多少家才能讓市場達到平衡?林永育:我只能從美國、中國臺灣等比較成熟的市場出發來分析。大家可以參考美國半導體市場現存的芯片設計還有多少家?中國的半導體市場比美國大,我們可以在美國的基礎上乘以二或乘以五。最終可大致推算出,包括半導體設備、材料等全產業鏈企業在內,能活下來的在兩三百家左右。
三、集成電路行業政策+存儲產業趨勢分享
在專業分析與分享的環節, 畢馬威中國私人和家族企業稅務主管合伙人唐艷茜女士做了《集成電路行業及重點自貿區(港)稅優惠政策分享》的報告,智慧終端存儲協會秘書長邰煒分享了《存儲產業趨勢與新標準》。
·集成電路行業優惠政策梳理
唐艷茜的報告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針對集成電路和工業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是對重點自貿區(港)優惠政策做了介紹。首先,唐艷茜重點梳理了國發[2020]8號《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和國發[2020]45號《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公告》。
在國發8號文細則中,有很多都是歷史的延續,如小“于65nm的經營期限,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的生產企業和項目,享受企業所得稅的5免5減半”;“小于130nm 10年以上經營的生產企業,享受2免3減半”。同時,8號文也增加了“小于28nm且具有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的生產企業或者10年項目,10年內可免征企業所得稅”。
另外,針對虧損的彌補8號文和45號文均配套了一些特殊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發45號公告里,關于虧損的彌補比8號文更好。“國家鼓勵的線寬小于130nm(含)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清單年度之前5個納稅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總結轉年限最長不超過10年。”每年的3月底,工信部是會向財政部和稅務機關提供上一年可以享受優惠企業的清單,集成電路企業能不能享受該稅收優惠,需要經過這兩個部門的審核。
在重點自貿區(港)優惠政策部分。唐艷茜列舉了上海臨港新片區、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三個自貿區(港)的優惠政策。其中,海南自貿港的重點產業是信息產業;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產業是信息服務、科技服務;臨港新片區的重點產業有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在她看來,這三個自貿區(港)的優惠政策各有特色:海南自貿港鼓勵的產業更為全面,粵港澳大灣區更偏向服務產業,臨港新片區在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方面更具靈活性。總體來說,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較臨港新片區的優惠政策更有針對性、類型更豐富。
·存儲產業趨勢分享
邰煒表示,2020年嵌入式產品市場受疫情影響下滑嚴重,在數據中心和PC市場需求的推動下,SSD的市場份額增加。此外,新款游戲機上的上市,也增加了對存儲芯片的需求。預計2021年嵌入式產品對NAND Flash的需求會較今年有所增加;在智能手機市場,2021年5G手機大量出貨將推動對大容量移動存儲的需求,而華為(包括榮耀)2021年的市場份額或將下跌至5%-8%。
針對2021年的NAND Flash和DRAM,他預測說,NAND Flash產能增加幅度將高于DRAM,主要可從技術進展、工廠投產、行情變化三個維度上來分析。
在技術進展方面,目前美光的176層3D NAND Flash已經在新加坡工廠量產,到2021年將推出基于該技術的新產品;SK海力士會將于2021年推出176層4D NAND Flash新技術的UFS和SSD產品;三星的V7將在2021年量產;三星、SK海力士與美光也將在2021年帶來1αnm DRAM。總之,2021年下一代產品的競爭非常激烈。
工廠投產方面,2021年三星、鎧俠/西部數據、SK海力士、美光2021年的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NAND Flash上。比如,三星2021年年中投產的西安二期二階段將量產V5,2021年下半年的P2工廠擴建的生產項目為V7。行情變化方面,備貨需求是近期主要驅動力。隨著最近芯片缺貨越演越烈,再疊加美光停電和SK海力士重慶工廠停工事件,備貨需求有所增長。不過,實際需求有起色,但還未恢復到同期水平。
四、洞察交流:疫情改變了什么?
最后的《洞察交流:疫情改變了什么?》環節由好上好控股董事長王玉成主持,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協會執行會長林昕博士、星宸科技董事長林永育、王玉成分別從世界政治格局、電子產業生態、個人生活方式的角度出發,分析了疫情帶來的各種改變。
·疫情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林昕博士從“為什么說新冠加速中國崛起?”“為什么說新冠加速世界格局巨變?”“為什么說新冠后中美產業脫鉤不會成功”等17個問題出發,深度剖析了新冠后國際關系和全球產業鏈的巨變。他認為,當前正是中國科技產業鏈崛起的大好時機,光纖通信、智能手機、移動支付、人臉識別、電動汽車等產業正迎來彎道超車的機遇。在此背景下,未來十年內將是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機,同時中國產業鏈地位也將上升。
在新冠疫情之后,中國要持續產業升級,關注5G、云計算、萬物互聯、人工智能、大數據、深度學習,努力加大集成電路、操作系統、大飛機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技術國產化。
·疫情改變了需求和供應
林永育在《戰“疫”新機遇——疫情對電子行業的影響》的報告中表示,疫情改變了需求。從今年上半年開始,跟疫情相關的居家產品,比如電視機、路由器、游戲機、個人電腦、數據中心等的銷量都有了增長。以電視機整機的銷售為例,從今年年初到目前電視機一直處于旺盛的狀況,星宸科技的電視芯片也一直在缺貨。總之,貫穿一整年的“宅經濟”對需求的拉動非常大。
疫情也改變了供應和交付方式。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疫情防控得力,再加上國產替代風潮空前,國內新增了許多芯片設計公司。海外產能不足、成本提升,逐步向國內轉移,中國制造的比重進一步拉大。同時,中國是電子行業最大的消費市場,供應地向市場轉移。另外,下半年需求爆發,加劇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但我國主要的半導體企業并非采用IDM模式,芯片制造、封測各環節之間無法無縫銜接。歐美IDM大廠因疫情的原因開工不足,供應無法得到較好的跟隨,導致國內產能失衡嚴重。
·疫情改變了個人生活
王玉成在《疫情對個人生活的影響》中表示,經過這次疫情讓更多的人不再迷信美國,更加熱愛中國;不再出去聚會,待在家里消費;出行都帶口罩,少見感冒發燒。最后,他還呼吁大家加入芯跑會,選擇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fqj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60瀏覽量
13787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74瀏覽量
2402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