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臺新一代大尺寸集成電路單晶硅生長設備在西安實現一次試產成功。這是由西安理工大學和西安奕斯偉設備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本次制成的單晶硅棒長度為 2.1 米,直徑達 300mm,也就是 12 英寸,標志著我國芯片制造領域中,12 英寸硅晶圓關鍵技術得到突破,解決了 “卡脖子”難題。
根據科技日報報道,該項目研發由西安理工大學劉丁教授的團隊領導。劉丁教授在半導體硅單晶生長領域精耕細作多年,先后主持承擔了多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近年來取得了技術突破,獲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
根據奕斯偉的介紹,硅單晶棒的制作首先需要將高純多晶硅放入石英坩堝,加熱至1400℃以上,融化成硅溶液,再把籽晶浸入硅熔液,經過引晶、放肩、轉肩、等徑生長、收尾等步驟,完成一根單晶硅棒的拉制。在單晶硅棒產出后,將晶棒切割成 300~400 毫米長的硅塊,之后采用線切割得到厚度約 1 毫米的薄片,再對其進行拋光、清洗加工,得到高品質的拋光片。
西安奕斯偉硅片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大型單晶硅制造骨干企業,2018 年起與西安理工大學劉丁教授的團隊合作。該公司能夠制造無位錯、無原生缺陷、超平坦和優良納米形貌的 12 英寸硅片,用于 28nm 以下集成電路芯片的制作。此外,公司還提供硅片加工、清洗及外延等服務。
目前,奕斯偉在西安擁有一座硅產業基地,分兩期進行建設,一期設計產能 50 萬片 / 月。本次大型單晶硅生長設備的成功制作,有利于滿足我國在集成電路發展的迫切需要,擺脫受制于人的情況。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綜合報道,內容參考自科技日報、it之家,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1.晶體生長基本流程下圖為從原材料到拋光晶圓的基本工藝流程:2.單晶硅的生長從液態的熔融硅中生長單晶硅
發表于 12-17 11:48
?420次閱讀
。單片集成電路的組成非常復雜,涉及到多個層面的設計和制造工藝。 1. 硅基底(Substrate) 硅片 :單片集成電路的基礎,通常采用高純度的單晶硅。 摻雜 :通過摻雜不同的雜質來改
發表于 09-20 17:21
?721次閱讀
在現代工業和科技應用中,單晶硅技術和無線壓力變送器技術的發展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單晶硅以其優異的物理特性和廣泛的應用領域而備受關注。而無線壓力變送器則代表了壓力測量領域的創新進展,為工業生產和智能化系統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發表于 09-09 14:25
?561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東芝 BiCD 單晶硅集成電路TB6560AHQ/AFG規格數據表.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5-22 14:09
?0次下載
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ASIC)是根據特定需求定制設計和制造的集成電路,它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各樣的功能設備上。專用集成
發表于 05-04 15:47
?1979次閱讀
Purpose Integrated Circuit, GPIC),專用集成電路具有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好的可靠性。在現代電子技術領域,專用集成電路應用廣泛,包括各種設備和功能。 設備
發表于 05-04 15:43
?2021次閱讀
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ASIC)是一種特定用途集成電路,根據特定系統的功能需求進行設計和定制。與通用集成電路相比
發表于 05-04 15:40
?1842次閱讀
單晶硅可以用于二極管級、整流器件級、電路級以及太陽能電池級單晶產品的生產和深加工制造,其后續產品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分離器件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發表于 04-25 11:41
?835次閱讀
單晶硅的少子壽命是指非平衡少數載流子(電子或空穴)在半導體材料中從產生到消失(即通過復合過程失去)的平均時間。
發表于 04-19 16:11
?3603次閱讀
詳細介紹專用集成電路包括的設備和系統。 一、專用集成電路的設備: 片上系統(SoC):片上系統是一種將多個功能模塊(如處理器、內存、輸入輸出接口等)
發表于 04-14 11:03
?1108次閱讀
專用集成電路技術是現代電子設備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需求的不斷增長,對高性能、低功耗和小尺寸的集成電路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專用集成電路
發表于 04-14 10:27
?644次閱讀
在電子工程的世界里,集成電路(IC)是構建現代電子設備不可或缺的基礎元件。它們按照功能和設計的特定性大致分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和通用集成電路兩類。
發表于 04-07 15:45
?1645次閱讀
本文介紹了硅摻雜其他元素的目的、分凝現象、電阻率與摻雜濃度之間的關系、共摻雜技術等知識,解釋了單晶硅電阻率控制原理。
發表于 04-07 09:33
?2121次閱讀
在現代工業控制領域中,傳感器作為感知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準確性和穩定性。而單晶硅和擴散硅壓力變送器作為壓力測量領域的兩大主流。更是受到越來越多企業、工程師的青睞。那么今天浙江
發表于 03-15 11:53
?1157次閱讀
從液態的熔融硅中生長單晶硅的及基本技術稱為直拉法(Czochralski)。半導體工業中超過90%的單晶硅都是采用這種方法制備的。
發表于 03-12 11:15
?4470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