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全球的汽車芯片荒,正在進一步持續。 受全球汽車芯片短缺影響,日本八大車廠1月全球產量約210萬輛,總體同比下降4.5%。 而近日日本地震、美國大雪的“天災”影響,則讓汽車芯片短缺問題雪上加霜。數據公司IHS Markit表示,汽車半導體芯片短缺可能會影響第一季度全球近100萬輛輕型汽車的產量。
此前,荷蘭設備制造商ASML執行副總裁羅恩·庫爾(RonKool)表示,芯片短缺導致汽車生產放緩預示著半導體芯片的需求將更廣泛增長,會給半導體行業供應商帶來更大的壓力。
各國政府出手,解決汽車芯片荒問題
在全球性汽車芯片短缺問題下,中國與美、德、日等政府層面也已積極出手。
美國
2月底,一個由美國汽車州八名州長組成的兩黨團體去信敦促拜登向半導體公司施壓,以解決全球汽車芯片短缺的問題。密歇根州州長格雷琴·惠特默敦促拜登“盡其所能,不遺余力地保護整個供應鏈中因短缺而面臨風險的汽車工作崗位。”
德國
日前有消息稱,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為此致信中國臺灣地區相關部門尋求幫助,希望臺積電等晶圓代工廠能為德國汽車產業增加芯片供給量。
業內人士指出,此種“開小灶”的行為已違反自由市場機制。
日本
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28日報道,由于全球汽車半導體芯片供應短缺,日本政府據稱在向臺灣方面求助,要求增加產量。
日媒稱,臺灣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產品生產基地。如果負面影響蔓延到眾多相關企業賴以生存的汽車行業,可能會對日本經濟造成損害。因此,需要快速反應來解決問題。
據報道,在1月份,日本政府通過“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要求臺灣方面增加汽車用半導體芯片的產量。
中國
而根據預測,國內汽車半導體增量空間巨大,方正證券數據顯示,國內汽車半導體增量2040年可達417億美元,如果兩化進程超過預期,產值空間會更大。
在此背景下,芯片保供成為持久戰。
針對汽車芯片供應緊張問題,2月26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喬躍山表示,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和裝備工業一司指導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等編制《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手冊》并發布。
工信部將支持企業持續提升集成電路的供給能力,加強供應鏈建設,加大產能調配力度。手冊收錄了59家半導體企業的568款產品,覆蓋計算芯片、控制芯片、功率芯片等10大類,還收錄了26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1000條產品需求信息。
汽車芯片“卡脖子”,兩會車企代表聚焦難題
汽車芯片也成為兩會建議中的焦點。
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指出,由于新冠疫情及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芯片等關鍵電子零部件企業開工不足,同時2020年中國汽車發展速度超出國際預期,家電和手機消費電子領域需求增加等原因,全球出現芯片供應短缺,已經嚴重影響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
針對目前我國汽車半導體產業鏈發展,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認為,汽車芯片逐漸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中的主要“卡脖子”環節。
朱華榮表示,由于汽車核心芯片主要依賴進口,隨著國際局勢風云變化、全球半導體原材料和產能日益緊張、新冠疫情對供應鏈影響等,汽車芯片存在隨時斷供風險,且將成為階段性和結構性問題長期存在,汽車芯片逐漸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中的主要“卡脖子”環節。
那么,目前國內汽車芯片產業鏈存在哪些問題?
曾慶洪指出,雖然汽車半導體及零部件市場前景廣闊,政府重視程度高,產業鏈自主可控意識強,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包括:國內芯片投資不積極,存在“上熱下冷”現象;供應鏈投資保守,汽車芯片產能被擠占;供應鏈安全問題突出,市場亂象叢生;標準和驗證體系缺乏,限制了汽車半導體及關鍵零部件產業發展。
朱華榮也指出了中國在汽車芯片領域存在的兩個問題。
一是中國在全球芯片產業鏈中地位較低。在全球芯片產業格局中,美國是芯片技術和產品的主導者,中國則是芯片的消費者。
二是國產芯片產品匱乏。目前國外廠商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2020年美國、歐洲和日本企業占了90%以上的汽車芯片市場份額。國內汽車主芯片公司雖然經過幾年的大力投入發展,獲得部分主機廠認可,但市場份額仍低于5%。
兩會代表建言,“產業鏈”、“精準扶持”成關鍵詞
而針對汽車芯片荒這一問題,車企代表們也紛紛建言獻策。推動汽車芯片國產化、突破車載芯片“卡脖子”技術、精準扶持、優化營商環境等,都成為建議要點。
朱華榮建議在保證產業鏈穩定供應基礎上,國家出臺積極政策來推動汽車芯片國產化,維護汽車供應鏈安全。在朱華榮的建議中,提到了強化政策、提升我國芯片競爭力等重點內容。
朱華榮建議:
一、設立汽車產業核心芯片及生產設備國產化重大專項。設立芯片薄弱環節的重大科技專項,掌握EDA設計軟件、生產設備(高端光刻機)、原材料等國產化核心技術,提升我國芯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強化激勵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投入。
(1)支持芯片設計和制造企業,彌補空白芯片領域;
(2)推動和鼓勵主機廠敢于試用或大規模應用國產汽車主芯片;
(3)支持主機廠在整車開發過程中與國內汽車芯片商及早開展汽車芯片定制化研發,通過深度協作來提升汽車芯片品質與供應穩定性。
三、引導建立良性、有活力的產業環境。在保障可靠安全的基礎上給予適當的容忍度,從缺陷產品召回制度上進行包容,適度放寬相關零部件的偶發故障召回懲罰。
四、加強標準制定,設立準入門檻。要從國家和行業標準角度制定準入和技術門檻,加強行業標準制定,主要是測試驗證標準,確保半導體產品達標,讓整車企業敢于使用國產化芯片。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的建議中,也提到了車載芯片國產化問題。
尹同躍建議,強化產業生態融合、突破車載芯片“卡脖子”技術。
一、制定國產車載芯片技術路線發展綱要。明確車載芯片國產化率發展目標,加大芯片產業鏈建設、重點扶持及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二、成立芯片創新發展平臺。從標準、規范、人才、技術層面給予芯片行業、零部件行業與整車以支持。
三、強化產業生態融合。在產業鏈生態上給與政策鼓勵以及資金支持,推動芯片生態與部件生態、整車生態融合發展。
曾慶洪建議中,則提及了精準扶持、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國際合作等要點。
曾慶洪建議: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不動搖,推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持續增長。加大對汽車電子產業鏈的精準扶持,制定并落實汽車半導體及關鍵電子零部件的專項激勵措施;加快國內車規半導體標準體系建設及汽車關鍵電子零部件產業路線圖的實施;加強和完善汽車半導體行業的監管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投資整合;加強基礎民生領域的反壟斷執法,引導平臺企業等相關社會資本流轉投入芯片及關鍵汽車電子零部件等需要長期投入的國家戰略科技領域;國家層面加大國際合作,探索合資合作或者深度戰略合作的方式,進一步提升產業鏈國際競爭力。
原文標題:兩會代表聚焦汽車芯片荒難題:精準扶持、政策激勵,打好車載芯片國產化之戰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27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9文章
8027瀏覽量
167828
原文標題:兩會代表聚焦汽車芯片荒難題:精準扶持、政策激勵,打好車載芯片國產化之戰
文章出處:【微信號:ic_park,微信公眾號: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