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該有攝像頭嗎?
近日,馬斯克在推特發文稱,將收回一些車主FSD beta版的試用權限,原因是這些車主在使用FSD beta功能時,沒有對道路情況給予足夠的關注。
圖源:推特(機器翻譯)
特斯拉是如何知道車主不關注路況的呢?用戶詢問馬斯克,特斯拉車內攝像頭是否可以監測車主目光?對此,馬斯克回答“Yes”,這也可以看作是特斯拉首次承認通過車內攝像頭來監視駕駛員。
馬斯克的回復一出,“馬斯克承認用車內攝像頭監控車主”立馬被送上微博熱搜。“有攝像頭不可怕,可怕的是數據上云。”“萬一在車里換衣服怎么辦?”3月19日,特斯拉表示,所有中國市場上的特斯拉用戶車輛均未開啟車內攝像頭。
不過,大多數特斯拉車主并不清楚攝像頭是開是關,在一個特斯拉微信群里,不少車主表示,特斯拉車內后視鏡上有一個攝像頭,“攝像頭默認沒開啟,以防萬一,可以買個鏡頭蓋遮住攝像頭。”一位車主為《IT時報》記者支招。
記者從上海一位特斯拉銷售人員處了解到,目前車內攝像頭處于未激活狀態,“日后可能會啟用,比如當把車租給別人時,可以通過攝像頭了解車的情況。”
不過,也有特斯拉車主表示,一走神車子就會報警,似乎是被監控,但從安全角度看,他認為,提醒是有必要的。
車內裝攝像頭的并不只是特斯拉,記者了解到,蔚來、小鵬、威馬等一批造車新勢力的部分車型上都有攝像頭,目的是為了監測車主是否疲勞駕駛。“如果司機被監測到不斷打哈欠、連續閉眼等疲勞駕駛的動作,攝像頭會發出提醒。”小鵬汽車客服人員表示。
如果攝像頭一直“盯著”司機甚至整個車內,隱私何在?小鵬、威馬和蔚來的客服人員表示,攝像頭主要監控司機的眼神、表情,不會監控除司機以外的地方,而且攝像頭不會記錄存儲數據,后臺和車主本人都無法看到相關的錄像。
不上傳到后臺或云端能分析數據嗎?極棒安全實驗室安全專家呂禮勝告訴記者,從技術上看,一些簡單的指令,數據不需要上傳云端,汽車也可以直接識別做出反饋,像疲勞駕駛動作如果上傳到云端再分析就會產生時延。但問題的關鍵在于,要讓車主知情,車主有選擇的權力。
小鵬客服人員告訴記者,G3的攝像頭可以關閉,P7至尊超長續航版目前還不知道是否可以關閉。記者向威馬客服咨詢EX6六座版,該客服表示可以關閉疲勞駕駛監測功能。
一邊是駕駛安全,一邊是車主隱私,如何平衡?車企是否“講武德”?
3月20日~22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上,在線參加會議的馬斯克稱,特斯拉在美國或中國的公司不會收集敏感或私人數據,然后與美國政府分享,并保證中國客戶的數據得到充分保護。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馬斯克的回答說明其已具備收集數據的能力,但如果美國政府強制要求特斯拉提供數據,特斯拉會怎么做?
2020年1月蘋果公布的半年度“透明度報告”顯示,2019年,各國政府對設備請求數量共達31778次。設備數據主要包含用戶和設備的關聯、設備購買、客戶服務和維修等信息。在賬戶請求方面,涉及iCloud和iTunes賬戶的詳細信息,其中大部分請求來自美國。此外,蘋果公司還公布了美國根據《外國情報監視法》(FISA)提出的與國家安全有關的請求。
蘋果公司表示,當政府或私人機構在請求獲取蘋果的用戶信息和數據時,需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服務提供商也應遵守相同的標準。
02
數據被采集后卻陷入風險
在智能汽車采集的數據中,包含用戶隱私信息、車輛安全關鍵信息,甚至還包含涉及國家安全的地理位置敏感信息,一輛智能汽車產生的數據可以遠遠超過1000GB。在業內人士看來,數據只有流動、交互起來,才能展現價值。
“現在大多數汽車都有App,最簡單的例子是很多車主會按時收到保養提醒,如果沒有數據交互,就無法實現后續的主動提醒服務。”北京娜迦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瑞芝告訴記者。
然而,風險往往發生在車企采集到數據之后。
有媒體報道稱,曾有工程師購買了一輛某品牌在華合資生產的SUV,車輛交付后,他下載了兩個軟件,其中一個是控制車輛的軟件,他通過代碼分析發現,這款App可以隨時與車輛連通獲取油門、剎車踏板開合度等數據,并將這些數據實時傳送至海外服務器。
李瑞芝分析說,主要原因是該車控App沒有做逆向安全防御、通訊加密、數據加密,以至于用戶很簡單便分析出了數據,“如果做了這些加密步驟,至少代碼、駕駛數據等一些敏感信息,車主一般是抓取不到的”。
拒用生物信息的全國政協委員、眾人科技創始人談劍峰向記者透露,目前公司在研究數據安全加密,希望能更好地保護智能汽車的數據。“我不會用智能汽車,也沒有下載自己車子的App。”
呂禮勝告訴記者,極棒安全實驗室曾對若干款汽車App傳輸數據過程中的安全性進行分析,發現這些App對數據傳輸的基本保護是有的,包括加密、驗證、接收者、由哪個汽車組件發出的數據等,但這并不代表完全沒有問題。
“比如上述提到的加固逆向防御也不是萬能的,只是增加了分析門檻,還有很多方法可以了解App的運行方式。”在呂禮勝看來,要從整體上(汽車、智能終端、交通設施、云端服務等)考慮安全,將安全作為一個專業服務能力貫穿智能網聯汽車整個生命周期。
目前,車企數據存儲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存在自有服務器上,二是存在第三方云端,“當數據脫離汽車到了車企平臺之后,就很難接觸到,安全公司也無法主動研究車企對于數據保存方法是否可靠。”呂禮勝說,現在的車企把數據保存在自有服務器上更多,一是考慮到安全,二是車企不想數據共享。
自有服務器安全性如何?目前還無從驗證,也沒有適用于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平臺建設的標準出臺。
03
數據安全是“硬核”
傳統汽車時代,用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標準定義汽車的安全性。到智能汽車時代,汽車安全的內涵還應包括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
《自動駕駛數據安全白皮書2020》指出,自動駕駛平臺層數據安全風險包括云平臺安全風險、大數據處理安全風險、隱私泄露安全風險、越權訪問風險、系統及軟件漏洞風險。其中,隱私泄露風險在平臺層尤為嚴重,在平臺層進行存儲、處理時,一些關鍵隱私數據會流轉至非信任區域,導致數據所有者失去對這些關鍵數據的控制,從而產生隱私數據泄露問題。測試、仿真數據的泄露會影響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優化進程,地圖類數據的泄露會給國家安全帶來重大影響。
2020年5月,中國首部《汽車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要求》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軟件系統不應留有后門、應采取主動防御和系統防御等措施、軟件系統啟動和運行時應驗證其完整性、最小化授權原則等要求。
數據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對于智能網聯汽車而言,一方面數據驅動技術迭代升級,促進產業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另一方面,數據安全也是支撐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李喬建議,可以從國家層面建立跨行業、跨企業的平臺,有助于統一數據標準,解決跨平臺、跨部門、跨設備等數據的采集、存儲、標準處理等問題,提高數據利用效率和數據本身價值。
“國家數據平臺有助于推動數據共享,打通智能網聯汽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之間的數據鴻溝,促進汽車與交通、城市建設等的深度融合發展。通過國家平臺提供監管需求,加快法律法規建設,加強監管和脫敏處理,保證數據安全和數據有序、合法、安全使用。”李喬告訴說。
原文標題:特斯拉說裝了“沒看” 調查:蔚來、小鵬、威馬都在“看”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8瀏覽量
232464 -
攝像頭
+關注
關注
60文章
4865瀏覽量
96319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32瀏覽量
126821
原文標題:特斯拉說裝了“沒看” 調查:蔚來、小鵬、威馬都在“看”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TVP5151是否可以將lost lock detect作為與攝像頭連接狀態的檢測?
車載攝像頭的EMC問題案例
![車載<b class='flag-5'>攝像頭</b>的EMC問題案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CA/wKgZPGdiPQGAV-ZyAABKyoQtZr8636.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E5/wKgZO2dZOICAXDMjAAPql51sjiw197.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B/BD/wKgaomcpeDeAFzAqAAP0j5DoZBg473.png)
攝像頭poe供電網線接法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0/43/wKgaomaobfGAL5HaAAFoPyyvunM595.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