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同一個生命體,在不停地成長和進化。
2008年智慧城市的概念被提出后便成為城市演進的目標。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智能體”開始流行。
由于智慧城市給政府、企業、市民帶來顯著效率提升,中國各城市均在積極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就在不久前,擁有近2500萬人口,且是中國最具時尚氣息的上海,獲得重量級的“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成為智慧城市發展浪潮中的“弄潮兒”。
上海給筆者印象是城市數字化轉型成果顯著,這得益于快速發展的光網絡基礎設施。早在2009我國提出建“寬帶中國”前,上海就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光網城市”,之后通過F5G城市光網建設,連續多次推動光網提速,如今成為首批“三千兆”城市。
春耕秋收:上海成智慧城市弄潮兒
城市要發展得更好,需要肥沃的數字化土壤,來提升電子政務能力,服務好市民。而當引入多種ICT技術后,城市政務、各行業企業系統才能變得更智慧。因此,城市數字化轉型成為城市發展的主流。縱觀全球,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走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設的前列,吸引了大量城市關注和競相效仿。
上海在城市數字化轉型中如何耕耘呢
回顧可知,2016年,上海市政府提出深化政務外網建設,實現市、區、街、居(村)全面貫通;2017年,上海市政府繼續拓展政務外網的覆蓋范圍和服務能力,在覆蓋市、區、街鎮的基礎上,逐步延伸到村委會、居委會等基層組織。作為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招牌的“一網通辦”,在2018年推出之時,就已經整合了46個市級部門、16個區、220個街鎮資源,可提供174項個人辦理事項,其中52項可直接在網上就能辦理。2020年,上海“一網通辦”新增接入500項公共服務事項,100項個人事項實現全市通辦。其中2020年10月推出的新版“一網通辦”總門戶上線運行后,PC端訪問量日均42萬余次,申辦APP以及支付寶、微信小程序訪問量日均1593萬余次。2020年7月,上海“一網通辦”的經驗作為經典案例被寫入《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對此,聯合國電子政務評估報告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鄭磊表示,上海“一網通辦”展現了其通過成立大數據中心,打造了一個政府、行業和社會數據可以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跨服務共享交換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為打造數字政府作出貢獻。
一系列努力終于實現突破。
2020年11月,在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上海奪得世界智慧城市大獎——這也是我國城市首次獲得該獎項。對此,全球智慧城市大會大中華區負責人毛輝東認為,上海獲獎是對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成效的綜合展現,標志著近年來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善謀者勝,遠謀者興。上海并未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在2020年12月舉行的“上海城市峰會2020”上,各方一起開啟“城市智能體”建設,通過打造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演進為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智能體。一張由F5G構建的城市光網是城市智能體的信息大動脈。
追本溯源:上海脫穎而出
是因F5G城市光網的建設實踐
幾乎所有城市都將城市數字化轉型作為自己發展的目標,但上海為何能成為領航者呢?也許有人會說,上海經濟發達,資金雄厚,舍得投入;也有人說,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擁有全球視野,所以獲得了更好的國際化方案。其實,上海在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與其他城市一樣面臨諸多挑戰。
第一,上海市政府需要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不斷提升政務外網服務能級和應用效率,持續拓展政務外網的覆蓋范圍和服務能力。
第二,上海市在發展“一網通辦”、“一網統管”、雪亮工程、智能安防和政務云化改革時,同樣面臨政務外網網絡性能、帶寬提升的問題,數據需要集中,各種專網需要整合,更需要統籌集約化建設“全市一張網”。
第三,城市數字化轉型要求上海政府從政務辦公網絡向“民生業務”的生產網轉型,這對各部委業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自主可控提出新的要求。比如,政府各委辦局業務的傳輸需要物理隔離,互不干擾;應急指揮系統對網絡封包成功率要求高達5個9,本地鏈路時延必須小于10ms,抖動必須小于2ms,可利用率不低于99.99%……
要解決以上挑戰,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建設者們首先需要構建一張物理隔離的高安全、高速、低時延、可智能管理、可主動防御的政務外網,而這恰恰得到上海的重視——上海政府高度認可F5G城市光網的價值,建成一張基礎雄厚的F5G城市光網,支撐電子政務外網。
F5G是ETSI(歐洲電信標準協會)于2020年2月定義的固定網絡的第五代技術和標準,以光纖通信為主,包含OTN、10GPON等技術,具備超大帶寬、安全可靠、確定性低時延的特點。F5G與無線網絡一樣,是新基建的一部分,在新基建中扮演著“先導與基石”的作用,有效支撐“新基建”其他領域建設。
筆者認為,F5G城市光網是城市發展的基礎。要想富,先修路,F5G就是城市快速發展的“路”。一方面,因為F5G城市光網如同水電氣路一樣,是城市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F5G城市光網可視為城市數字化轉型中數據傳輸的基礎設施,政府只有掌握F5G城市光網的主導權,才能在城市數字化轉型浪潮中占據主動。
另一方面,F5G城市光網具備物理隔離特性,在響應政府要求資源集約化的要求,對各委辦局業務進行統一承載的同時,又對各委辦局業務進行物理隔離傳輸,滿足各委辦局的高安全性要求。據悉,不論是上海市的“一網通辦”,還是“一網統管”服務,都是采用F5G技術來構建上海市電子政務外網的。該網絡使用OTN技術,采用“一網雙平面”架構,不僅解決了政府光纖資源不夠、網絡安全性不足等難題,還為網絡賦予高可靠、簡運維、易擴展等性能,構建起城市數字化轉型全光基座。其中,上海市電子政務外網,由底層光傳輸網絡和上層業務網絡組成。通過在政務外網的重要節點部署光傳輸設備,組建底層光傳輸網絡。
據悉,這些網絡是由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統建的一張F5G城市光網。此外,據筆者了解,上海市自建的F5G城市光網,采用全球先進的傳輸產品,帶寬高達單纖48Tbps,時延低至微秒級,不僅滿足上海市業務快速部署,更可滿足未來5到10年政務業務高速發展需要。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F5G城市光網采用SOM系統,能夠主動管理光纖資源,精準定位斷纖精確點。為構建更完善的F5G城市光網,2020年上海市逐步啟動了16個區的政務網改造項目,其中寶山、虹口、普陀、崇明、楊浦、長寧區在2020年改造完成,剩余的區將在2021年繼續改造。
觀察:
建設F5G城市光網,將帶來無限可能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在2020世界5G大會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未來光網城市、寬帶中國的發展,需要F5G與5G相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支撐起智慧城市的各種應用。相信各大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數字化轉型中,會構建起以F5G與無線協調的基礎網絡,形成天地協調的網絡布局,為“善政”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支撐政務數字化快速平滑轉型。展望未來,跨入“萬物互聯、千兆傳輸、微秒可達”的全光城市數字化轉型時代,一定會誕生我們目前想象不到的新應用,進一步豐富人們生活、激發經濟生態、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構建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未來。
原文標題: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成領頭羊:F5G為城市智能體打造全光大動脈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華為數字中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32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6瀏覽量
97740 -
F5G
+關注
關注
0文章
62瀏覽量
87
原文標題: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成領頭羊:F5G為城市智能體打造全光大動脈
文章出處:【微信號:HWS_yunfuwu,微信公眾號:華為數字中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