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高通合作進入新階段,未來不排除使用鴻蒙系統
5 月 21 日 2021 高通技術與合作峰會現場,榮耀CEO趙明現身,引發媒體廣泛關注。這是榮耀首次給高通站臺, 趙明表示未來榮耀全系產品將采用高通平臺,而榮耀50系列將采用高通驍龍778G 5G移動平臺。
榮耀CEO趙明接受采訪時表示,4月是榮耀最黑暗的時刻,5月開始逐步恢復,從6月開始,榮耀的芯片供應將全面恢復;榮耀市場份額最低時候已是3%,目前恢復到了8%。
此外,趙明也坦言,當下 Android 依然是榮耀首選,但隨著未來發展不排除使用鴻蒙。“榮耀已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手機品牌,會根據行業發展適當的時候選擇不同的操作系統。
Kitty點評:這個消息分為兩方面來看。首先,榮耀與高通的合作,在最早榮耀從華為獨立出來的時候,高通高管就表示過與榮耀進行溝通,但當時還沒有恢復供貨。榮耀在獨立后首發的智能手機新品V40用的是聯發科的芯片。經過三四個月,榮耀與高通的合作有了明顯的進展。同時榮耀的市場份額已經開始回升,也是一個好的跡象。
其次,華為正在大力推動鴻蒙操作系統,5月份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透露,預計到2021年底將有至少3億臺設備搭載鴻蒙操作系統,其中2億臺為華為自有設備,合作伙伴的設備預計超過1億臺。目前來看,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設備還是以華為自己的設備以及家電、物聯網設備等為主。我們都清楚,手機廠商的支持是非常關鍵的。國內手機廠商小米、OPPO、VIVO、榮耀、魅族,以及國外品牌的手機,當然還有手機芯片廠商,是否都會支持鴻蒙操作系統?跟大家爆個料,手機的鴻蒙系統移植的研發已經有一些成果了,也許很快會有消息出來吧。
臺積電將MCU產量提高60% 以緩解汽車供應鏈
臺積電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今年將微控制器單元(MCU)的產量提高了60%,以利緩解供應緊張的汽車制造商。
臺積電稱其重新分配產能,2021年的MCU產量將比2020年水平高60%,比2019年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高30%。臺積電表示,未來將通過現代化 Just-in-Time 供應鏈管理,并在復雜的供應鏈中提高需求可見度,應較能避免未來出現此類供應短缺現象。
Carol點評:當前全球汽車廠商正受到芯片緊缺的影響,數據顯示,芯片短缺已導致北美汽車減產超過120萬輛,全球僅今年一年就有390萬輛汽車由于缺乏芯片無法生產,價值相當于約1100億美元。
MCU是汽車半導體產品的關鍵部件之一,其缺貨直接影響汽車的生產,在過去大半年時間里,MCU缺貨漲價、大廠停止接單的消息不絕于耳,在當前的局勢下,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臺積電被寄予厚望。
根據IHS Markit的研究,臺積電生產全球約70%的MCU。此番臺積電宣布提高MCU產量對于汽車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預計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汽車對MCU的需求緊張問題。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臺積電就表示將滿足汽車行業芯片的供應列為公司的首要任務。
面對當前全球如此嚴重的芯片供應不足的情況,僅憑借臺積電一家公司之力還是遠遠不夠,而且自2021年以來,中國臺灣地區持續干旱,缺水問題讓臺積電等大型廠商受到一定沖擊,有消息稱,由于用水吃緊,臺積電決定自5月21日起,提前增加水車載水車次以維持正常生產。
可以看到目前全球各個國家企業都在積極解決缺芯問題,不過盡管如此,業界對芯片問題并不樂觀,市場咨詢公司Forrester的研究副總裁Glenn O 'Donnell甚至認為,全球性芯片短缺問題有可能會持續至2023年。
美國制裁讓華為舉步維艱 余承東表示對不起消費者的期待
5月20日晚,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在其朋友圈轉發新產品的推文,并配文表示:目前美國四輪制裁讓我們消費者業務舉步維艱。求生存、謀發展,這是我們還能夠做的產品,我們團隊始終不忘打造精品,提升消費者體驗,真正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同時余承東還提到,目前由于受到制裁的限制,導致許多產品無法生產而導致嚴重缺貨,對不起消費者的厚愛與期盼。
Simon點評:當前華為仍然持續受到美國的制裁,原材料、設計、代工、制造、軟件服務等多個維度都被限制。拜登上臺以后,也并沒有對華為松綁的跡象,可以預見短時間內可能也很難獲得新的轉機。
而這些上游原因導致的缺貨,顯然對于華為消費者業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導致如今華為只能在有限的原材料中進行創新,并且這些創新很難得到硬件上的巨大升級,最多只能在軟件上想辦法。
不過新產品的持續發布,也表明華為仍然在持續的關注消費者業務,希望持續的獲得市場熱度,期待某個時間段限制解除后,能夠重返賽場。但這也導致,許多產品只能成為商場中的裝飾品,無法真正的被消費者收納。就如余承東所言,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目前華為被限制了元器件的來源,只能從原有的庫存中拿出部分來進行試產,用一點便少一點。
華為的劫難還沒有過去,但他們的遭遇也為國內半導體行業點燃了一把燎原之火,當前國內半導體發展勢頭迅猛,被美國限制的華為已經成為了那條驅動半導體市場的“鯰魚”。
余承東調離華為云,擔任智能汽車BU CEO
5月18日,華為內部發文進行多項人事調整。具體包括:免去余承東華為云CEO職位,任命張平安為華為云CEO。此外,余承東仍為消費者BG CEO以及新增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王軍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
華為最近高管調動頻繁。4月初,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被任命華為云董事長,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被任命為華為云CEO,華為消費者云服務總裁張平安被任命為華為云總裁。短短一個多月,余承東又被調動,從最新任命來看,余承東未來的工作重心將聚焦在消費者業務與智能汽車業務。
Lily點評:在美國的芯片禁令下,華為終端業務開展頗為艱難,華為必須開拓新戰場,特別是備受看好的云端服務和智能汽車領域。目前,最新的人事調整為免去余承東華為云CEO職位,并擔任消費者BG CEO并且兼任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可以看出,華為在積極拓展智能汽車市場增長空間。
早在2020年10月30日,華為發布了智能及汽車解決方案品牌,包括運算和通訊架構,五大通訊系統(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聯網、智能車云端服務和智能電動)及30多個智能化元器件(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今年華為對智能汽車業務投入10億美元,研發團隊超過5000人,其中2000人負責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最新調整把余承東放在華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也是看好這個業務的增長。
目前,華為已經在一線城市的終端旗艦店放置賽力斯的車型,近期也先后宣布與北汽、長安汽車和廣汽打造子品牌,計劃7月底前在200家旗艦店中賣車,并在年底前拓展到1000家以上,華為計劃在2022年幫助眾多品牌廠商銷售30萬輛新能源車,目前看來難度還是相當大,后續市場發展如何,我們將持續跟蹤。
半導體渠道庫存增加,摩根士丹利大砍16家廠商財測
近日,摩根士丹利證券出具報告,領先一口氣調降中國臺灣16檔半導體公司財務預測。
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大陸手機銷售不如預期,半導體庫存也從下滑轉為增加,加上中芯國際等晶圓廠擴產快于預期,三利空罩頂恐讓半導體多頭派對提前結束,因此下修臺積電、聯發科、聯電等半導體股財測。這也是近期外資圈最大幅度下修調整,摩根士丹利對個股平均下修幅度達15%。
Monika點評:當下,半導體企業為緩解芯片產能紛紛擴廠建廠,芯片產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芯片供應得到緩解只是時間問題。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還大量囤貨,將會導致庫存過剩。
此前,榮耀CEO趙明就曾對友商過度囤貨表示擔憂,他認為如果對未來市場判斷失誤,大量的庫存將會影響新產品發布。就在5月21日,趙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榮耀在5月就開始逐步恢復產能,6月起芯片供應將全面恢復。榮耀市場份額最低時是3%,目前恢復到了 8%。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測,聯電等供應商對代工吃緊將在明年有所緩解,晶圓廠沖擊可能相對輕,但其他零組件廠影響可能很大。以驅動芯片來說,預計下半年漲價空間有限,芯片價格到第3季就會是頂峰,到第4季可能會出現回落。
這對于深陷“缺芯潮”的半導體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而榮耀在芯片產能恢復上的進展也讓業內人士看到了新的希望,對于半導體行業下半年的發展值得期待。
Android 12正式版發布,首發測試名單不見華為、榮耀
5月19日,谷歌舉行了一年一度的Google I/O開發者大會,本次大會采用了線上模式。在本次大會上,谷歌推出了Android 12正式版,并開啟了Beta測試,Google Pixel、小米、一加、OPPO等廠商的設備,都可以通過相應的渠道搶先體驗。不過,在谷歌公布的首發測試名單中不見華為、榮耀的身影。
Kevin點評:從2019年開始,華為就在準備鴻蒙系統,并在2020年推出了手機版,現在已經在部分華為手機上開始推送了。根據前不久華為的消息,6月2日起華為將正式在全球范圍內開源鴻蒙OS 2.0,任何手機廠商都可以使用鴻蒙OS。
根據谷歌公布的首發測試的廠商名單,包括了華碩、Pixel、一加、OPPO、realme、夏普、傳音、TCL、vivo、小米、中興等廠商,卻沒有提到華為和榮耀。可以看得出來,谷歌已經開始 將華為列為競爭對手,估計華為以后應該會一心一意發展鴻蒙OS了。至于榮耀,現在雖然已經離開華為了,但跟華為的淵源之深眾人皆知,谷歌應該還是有點忌憚。看來榮耀想要走上獨立發展之路,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5 月 21 日 2021 高通技術與合作峰會現場,榮耀CEO趙明現身,引發媒體廣泛關注。這是榮耀首次給高通站臺, 趙明表示未來榮耀全系產品將采用高通平臺,而榮耀50系列將采用高通驍龍778G 5G移動平臺。
榮耀CEO趙明接受采訪時表示,4月是榮耀最黑暗的時刻,5月開始逐步恢復,從6月開始,榮耀的芯片供應將全面恢復;榮耀市場份額最低時候已是3%,目前恢復到了8%。
此外,趙明也坦言,當下 Android 依然是榮耀首選,但隨著未來發展不排除使用鴻蒙。“榮耀已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手機品牌,會根據行業發展適當的時候選擇不同的操作系統。
Kitty點評:這個消息分為兩方面來看。首先,榮耀與高通的合作,在最早榮耀從華為獨立出來的時候,高通高管就表示過與榮耀進行溝通,但當時還沒有恢復供貨。榮耀在獨立后首發的智能手機新品V40用的是聯發科的芯片。經過三四個月,榮耀與高通的合作有了明顯的進展。同時榮耀的市場份額已經開始回升,也是一個好的跡象。
其次,華為正在大力推動鴻蒙操作系統,5月份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透露,預計到2021年底將有至少3億臺設備搭載鴻蒙操作系統,其中2億臺為華為自有設備,合作伙伴的設備預計超過1億臺。目前來看,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設備還是以華為自己的設備以及家電、物聯網設備等為主。我們都清楚,手機廠商的支持是非常關鍵的。國內手機廠商小米、OPPO、VIVO、榮耀、魅族,以及國外品牌的手機,當然還有手機芯片廠商,是否都會支持鴻蒙操作系統?跟大家爆個料,手機的鴻蒙系統移植的研發已經有一些成果了,也許很快會有消息出來吧。
臺積電將MCU產量提高60% 以緩解汽車供應鏈
臺積電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今年將微控制器單元(MCU)的產量提高了60%,以利緩解供應緊張的汽車制造商。
臺積電稱其重新分配產能,2021年的MCU產量將比2020年水平高60%,比2019年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高30%。臺積電表示,未來將通過現代化 Just-in-Time 供應鏈管理,并在復雜的供應鏈中提高需求可見度,應較能避免未來出現此類供應短缺現象。
Carol點評:當前全球汽車廠商正受到芯片緊缺的影響,數據顯示,芯片短缺已導致北美汽車減產超過120萬輛,全球僅今年一年就有390萬輛汽車由于缺乏芯片無法生產,價值相當于約1100億美元。
MCU是汽車半導體產品的關鍵部件之一,其缺貨直接影響汽車的生產,在過去大半年時間里,MCU缺貨漲價、大廠停止接單的消息不絕于耳,在當前的局勢下,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臺積電被寄予厚望。
根據IHS Markit的研究,臺積電生產全球約70%的MCU。此番臺積電宣布提高MCU產量對于汽車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預計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汽車對MCU的需求緊張問題。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臺積電就表示將滿足汽車行業芯片的供應列為公司的首要任務。
面對當前全球如此嚴重的芯片供應不足的情況,僅憑借臺積電一家公司之力還是遠遠不夠,而且自2021年以來,中國臺灣地區持續干旱,缺水問題讓臺積電等大型廠商受到一定沖擊,有消息稱,由于用水吃緊,臺積電決定自5月21日起,提前增加水車載水車次以維持正常生產。
可以看到目前全球各個國家企業都在積極解決缺芯問題,不過盡管如此,業界對芯片問題并不樂觀,市場咨詢公司Forrester的研究副總裁Glenn O 'Donnell甚至認為,全球性芯片短缺問題有可能會持續至2023年。
美國制裁讓華為舉步維艱 余承東表示對不起消費者的期待
5月20日晚,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在其朋友圈轉發新產品的推文,并配文表示:目前美國四輪制裁讓我們消費者業務舉步維艱。求生存、謀發展,這是我們還能夠做的產品,我們團隊始終不忘打造精品,提升消費者體驗,真正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同時余承東還提到,目前由于受到制裁的限制,導致許多產品無法生產而導致嚴重缺貨,對不起消費者的厚愛與期盼。
Simon點評:當前華為仍然持續受到美國的制裁,原材料、設計、代工、制造、軟件服務等多個維度都被限制。拜登上臺以后,也并沒有對華為松綁的跡象,可以預見短時間內可能也很難獲得新的轉機。
而這些上游原因導致的缺貨,顯然對于華為消費者業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導致如今華為只能在有限的原材料中進行創新,并且這些創新很難得到硬件上的巨大升級,最多只能在軟件上想辦法。
不過新產品的持續發布,也表明華為仍然在持續的關注消費者業務,希望持續的獲得市場熱度,期待某個時間段限制解除后,能夠重返賽場。但這也導致,許多產品只能成為商場中的裝飾品,無法真正的被消費者收納。就如余承東所言,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目前華為被限制了元器件的來源,只能從原有的庫存中拿出部分來進行試產,用一點便少一點。
華為的劫難還沒有過去,但他們的遭遇也為國內半導體行業點燃了一把燎原之火,當前國內半導體發展勢頭迅猛,被美國限制的華為已經成為了那條驅動半導體市場的“鯰魚”。
余承東調離華為云,擔任智能汽車BU CEO
5月18日,華為內部發文進行多項人事調整。具體包括:免去余承東華為云CEO職位,任命張平安為華為云CEO。此外,余承東仍為消費者BG CEO以及新增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王軍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
華為最近高管調動頻繁。4月初,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被任命華為云董事長,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被任命為華為云CEO,華為消費者云服務總裁張平安被任命為華為云總裁。短短一個多月,余承東又被調動,從最新任命來看,余承東未來的工作重心將聚焦在消費者業務與智能汽車業務。
Lily點評:在美國的芯片禁令下,華為終端業務開展頗為艱難,華為必須開拓新戰場,特別是備受看好的云端服務和智能汽車領域。目前,最新的人事調整為免去余承東華為云CEO職位,并擔任消費者BG CEO并且兼任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可以看出,華為在積極拓展智能汽車市場增長空間。
早在2020年10月30日,華為發布了智能及汽車解決方案品牌,包括運算和通訊架構,五大通訊系統(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聯網、智能車云端服務和智能電動)及30多個智能化元器件(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今年華為對智能汽車業務投入10億美元,研發團隊超過5000人,其中2000人負責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最新調整把余承東放在華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也是看好這個業務的增長。
目前,華為已經在一線城市的終端旗艦店放置賽力斯的車型,近期也先后宣布與北汽、長安汽車和廣汽打造子品牌,計劃7月底前在200家旗艦店中賣車,并在年底前拓展到1000家以上,華為計劃在2022年幫助眾多品牌廠商銷售30萬輛新能源車,目前看來難度還是相當大,后續市場發展如何,我們將持續跟蹤。
半導體渠道庫存增加,摩根士丹利大砍16家廠商財測
近日,摩根士丹利證券出具報告,領先一口氣調降中國臺灣16檔半導體公司財務預測。
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大陸手機銷售不如預期,半導體庫存也從下滑轉為增加,加上中芯國際等晶圓廠擴產快于預期,三利空罩頂恐讓半導體多頭派對提前結束,因此下修臺積電、聯發科、聯電等半導體股財測。這也是近期外資圈最大幅度下修調整,摩根士丹利對個股平均下修幅度達15%。
Monika點評:當下,半導體企業為緩解芯片產能紛紛擴廠建廠,芯片產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芯片供應得到緩解只是時間問題。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還大量囤貨,將會導致庫存過剩。
此前,榮耀CEO趙明就曾對友商過度囤貨表示擔憂,他認為如果對未來市場判斷失誤,大量的庫存將會影響新產品發布。就在5月21日,趙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榮耀在5月就開始逐步恢復產能,6月起芯片供應將全面恢復。榮耀市場份額最低時是3%,目前恢復到了 8%。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測,聯電等供應商對代工吃緊將在明年有所緩解,晶圓廠沖擊可能相對輕,但其他零組件廠影響可能很大。以驅動芯片來說,預計下半年漲價空間有限,芯片價格到第3季就會是頂峰,到第4季可能會出現回落。
這對于深陷“缺芯潮”的半導體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而榮耀在芯片產能恢復上的進展也讓業內人士看到了新的希望,對于半導體行業下半年的發展值得期待。
Android 12正式版發布,首發測試名單不見華為、榮耀
5月19日,谷歌舉行了一年一度的Google I/O開發者大會,本次大會采用了線上模式。在本次大會上,谷歌推出了Android 12正式版,并開啟了Beta測試,Google Pixel、小米、一加、OPPO等廠商的設備,都可以通過相應的渠道搶先體驗。不過,在谷歌公布的首發測試名單中不見華為、榮耀的身影。
Kevin點評:從2019年開始,華為就在準備鴻蒙系統,并在2020年推出了手機版,現在已經在部分華為手機上開始推送了。根據前不久華為的消息,6月2日起華為將正式在全球范圍內開源鴻蒙OS 2.0,任何手機廠商都可以使用鴻蒙OS。
根據谷歌公布的首發測試的廠商名單,包括了華碩、Pixel、一加、OPPO、realme、夏普、傳音、TCL、vivo、小米、中興等廠商,卻沒有提到華為和榮耀。可以看得出來,谷歌已經開始 將華為列為競爭對手,估計華為以后應該會一心一意發展鴻蒙OS了。至于榮耀,現在雖然已經離開華為了,但跟華為的淵源之深眾人皆知,谷歌應該還是有點忌憚。看來榮耀想要走上獨立發展之路,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高通
+關注
關注
77文章
7508瀏覽量
191173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7瀏覽量
167003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15 -
榮耀
+關注
關注
6文章
1980瀏覽量
39735 -
鴻蒙
+關注
關注
57文章
2392瀏覽量
430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臺積電擴大先進封裝設施,南科等地將增建新廠
)三期建設兩座新的工廠。 針對這一傳言,臺積電在1月20日正式作出回應。公司表示,鑒于市場對先進封裝技術的巨大需求,臺
IBM咨詢與長城汽車全球化集成供應鏈項目一周年發布
,聚焦“數字化供應鏈轉型”核心,全面規劃和設計了集成供應鏈的業務流與決策流。項目貫通從原材料采購到最終產品交付的全流程,構建企業內外協作樞紐,盤活資源,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優化服務質量,打造了“全球化管理體系和全價值產業體系”, 助力企業核心競爭力建設,為長城
聯發科將正式加入蘋果產品供應鏈
近日,據最新媒體報道,蘋果公司將攜手聯發科,在其未來的Apple Watch型號中引入聯發科提供的調制解調器解決方案。這一舉措標志著聯發
晶科能源榮獲中國能建“優秀供應鏈合作伙伴”
近日,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能建”)主辦的“中國能建第二屆供應鏈合作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晶科能源被授予“2024年度優秀供應鏈
Beebolt與SEMI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旨在提高供應商的彈性和敏捷度
合作,旨在變革半導體行業的供應商運營。 Beebolt 和 SEMI 將共同通過 SEMI 供應鏈管理 (SCM) 計劃與 SEMI 的 3,000 多家成員公司分享關鍵見解和資源,
臺積電美廠產iPhone A16芯片,蘋果供應鏈戰略調整
近日,據國外知名科技記者蒂姆·卡爾潘透露,臺積電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代工廠已正式開啟對蘋果iPhone核心芯片A16的生產。這一舉動標志著臺積
臺積電上調代工費以確保穩定供應
媒體最新報道揭示了半導體行業的一項重大動態:麥格理證券在權威研究報告中指出,臺積電憑借其卓越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已與眾多客戶達成共識,通過價格
臺積電: 特殊制程產能將擴大50%
5月17日訊,據Anandtech透露,臺積電于近期舉辦的2024年歐洲技術論壇上宣布,未來將特殊制程產能擴增50%,旨在
今日看點丨微軟將在日本投資29億美元;臺積電JASM熊本廠設立微芯科技專用40nm產線
科技專用的40nm制造生產線。 ? JASM是臺積電在日本熊本縣的控股制造子公司,40nm工藝將幫助微芯提高
發表于 04-10 10:55
?973次閱讀
今日看點丨傳臺積電2nm制程加速安裝設備;吉利汽車新一代雷神電混系統年內發布
1.傳臺積電2nm 制程加速安裝設備 預計2025 年量產 ? 據半導體供應鏈消息稱,臺積
發表于 03-25 11:03
?974次閱讀
英偉達黃仁勛:應對最壞情況,與臺積電緊密合作
當日,第二屆NVIDIA GPU技術會議正式啟動。黃仁勛在此次國際記者會上,首先簡要介紹了公司的供應鏈和產品組成情況。他指出,AI(人工智能)芯片需求迅速增長,英偉達將繼續保持與臺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