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 AI 醫療影像探索先鋒隊的一員,科亞醫療已經叩響了 IPO 的大門。
3 月 16 日,北京科亞方舟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科亞醫療”)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成立于 2016 年的科亞醫療率先用 AI 加持醫療影像的方式直接切入冠心病診斷,并一舉成名。2020 年 1 月,科亞醫療憑借其研發的無創 CT-FFR AI 產品 “深脈分數” 拿下國內首張 AI 醫療器械三類證,成為全球第二家在中國、美國及歐盟獲得商業化批準的 AI 醫療器械公司。
也因此,科亞醫療走到了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
一年融資超 8 億,虧損近 5 億
“第一” 更能引起人的注意,也更能深入人的腦海。國內首張 AI 醫療器械硬核三類證將科亞醫療推到了聚光燈下,并吸引了資本的目光。
科亞醫療成立至今公布的融資金額累計超過 9 億元人民幣,但其實從 2016 年成立至拿到國內首張 AI 醫療器械三類證之前的 3 年多時間,科亞并未獲得資本的過多關注,“領證” 之后才迎來重大的轉變 —— 目前所有融資資金的 8 成左右均在 2020 年這一年內獲得,投資方數量也在這一年倍增。
從上圖可以看到,早已 “投行化” 的昆侖萬維和專注生命科學領域投資的雅惠投資分別參與了科亞醫療的多輪投資,而這家成立時間并不算長的 AI 醫療公司可以被視為眼光獨到的昆侖萬維董事長周亞輝又一看好的項目。
2016 年,周亞輝與曾先后在美國 Heart Flow 公司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全球研發中心任職的宋麒聯合創辦了科亞醫療,周亞輝以昆侖萬維的身份持有公司股權,并進行后期注資。
宋麒以公司聯合創始人、CEO 的雙重身份推動公司整體前進,并憑借其 Heart Flow 公司資深科學家的經驗帶領研發團隊開展產品的研發及優化。
目前,科亞醫療研發團隊共有約 160 人,包括通用電氣、美敦力、飛利浦等知名醫療器械大廠的前研發人員,曾參與多款世界領先醫療器械的研發,在《放射學》、《IEEE》、《自然機器智能》等人工智能、放射學及醫學影像領域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期刊發布學術論文 400 余篇。
值得注意的是,科亞醫療 CEO 宋麒曾任職的 Heart Flow 公司為全球范圍內 CT-FFR 領域入局最早的一批企業,但其初代產品存在計算 FFR 耗時長(數小時)等局限性。而這也正是科亞目前最引人注目的 CT-FFR 產品深脈分數的同類產品,僅需 10 分鐘左右。
雖然拿到 “光榮證書” 后科亞獲得了幾大筆投資,但不斷增加的研發投入加上商業化剛剛起步,公司仍處在虧損狀態。
其招股書顯示,由于研發團隊的擴張以及福利待遇的調整,科亞醫療 2019 年的研發投入為 3540 萬元人民幣,到 2020 年這部分資金投入增加到了 1.167 億元。
同期,因減少研究服務的提供并將更多資金、資源用于產品的商業化,科亞醫療的年虧損金額從 5390 萬元人民幣擴大到 4.874 億元。
核心產品走向商業化
因首張 AI 醫療器械三類證,科亞醫療在一年內獲得超過 8 億資金,也因此,公司的更多產品在還未成形時便受到關注。
科亞現階段管線覆蓋早期篩查、診斷、治療以及愈后康復等患者護理全流程共 17 個產品,其中 11 個為深度學習驅動的三類醫療器械,6 種為人工智能技術加持的二類醫療器械。
總體而言,科亞醫療產品線更大比例是向智慧診斷方面傾斜的,涵蓋臨床診斷、影像診斷、病理診斷三大方向的 12 個具體產品;而在智慧治療上,目前擁有 5 個產品在研。
其中,深脈分數、深脈腦卒中智能影像系統兩款核心產品已相對成熟。除了去年讓科亞 “一舉成名” 的無創 CT-FFR 產品 “深脈分數”,瞄準神經內科疾病診斷的深脈腦卒中智能影像分析系統,預計將于 2022 年第四季度獲得 NMPA 三類證書。
作為國內首個獲得 AI 醫療器械三類證的產品,深脈分數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心肌缺血診斷 “金標準” FFR(血流儲備分數)的傳統有創且昂貴的測量方式 —— 基于壓力導絲的穿刺測量。深脈分數采用科亞醫療開發的深度學習技術 DeepFFRNet,根據患者的冠狀動脈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造影(CTA)圖像進行冠狀動脈的生理功能評估,實現對患者無創、快速的心肌缺血程度判斷。
該款產品可在 10 分鐘內實現患者是否患有心肌缺血的診斷,準確率 90% 左右,現已在北京安貞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國內頂級醫院完成 19 項臨床試驗。
據灼識咨詢預測,中國深度學習 CT-FFR 產品的市場規模 2021 年約為 8950 萬,到 2030 年將達到 137 億元。而其資料顯示,今年 CT-FFR 在中國的普及率將僅達到 0.4% 左右。
深脈腦卒中智能影像分析系統則是一款應用深度學習技術檢測、診斷腦出血(ICH)的軟件醫療器械,已于 2020 年 4 月通過了 FDA 的 510(k)認證。
相比冠心病,腦卒中診斷方向的 AI 醫療器械賽道稍顯寬松。灼識咨詢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在研的腦卒中診斷 AI 醫療器械共有 4 款,分別來自科亞醫療、北京深睿、安德醫智和強聊智創,尚未有獲批案例。
手握兩款成熟產品的科亞醫療,接下來將持續推進產品的進一步研發、商業化與銷售,擴大銷售網絡、提高醫院滲透率。為此,科亞醫療已建立一支 180 人左右的銷售及營銷團隊,接下來將主要從學術推廣、物價編碼等方面推動其在研及成熟產品的商業化進程。
同時,也將迅速推進深脈造影分數、深脈血管介入機器人、深脈震波球囊、深脈十維(智能手術規劃系統)、深脈見微(數字病理圖像處理系統)等其他在研產品的研發和商業化,科亞醫療計劃目前所有在研產品在 2023 年之前全部拿到國家藥監局的批準。
科亞醫療已與全國近 700 余家大型三甲醫院建立合作,共建人工智能診斷中心近 500 家,覆蓋患者近 3000 萬。值得注意的是,深脈分數從去年 9 月至今,已先后成功進入河北、安徽、山東、江蘇四個省份的定價目錄,這標志著該款產品正式走向商業化。
隨著產品商業化進程的推進,科亞醫療扭虧為盈或許不再遙遠。
編輯:jq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1瀏覽量
208408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13瀏覽量
270330 -
CT
+關注
關注
2文章
190瀏覽量
32197
原文標題:去年虧損超5億,手握國內首張AI醫療三類證的科亞醫療欲通過IPO補血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