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8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實施以來,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即將進入第五年,也來到了面向全新機遇期、戰略期的全新發展空間。
在這個時間節點,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從個體企業、院校的技術研究,進化國家經濟與、社會產業集群層面的戰略性發展力量。比如“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促進前沿基礎理論突破、專業芯片研發、深度學習框架等開源算法平臺構建、學習推理與決策、圖像圖形、語音視頻、自然語言識別處理等領域創新。同時,人工智能也是新基建的八大領域之一,是“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數字中國”建設中的中堅力量。這樣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產業化、社會化、協同化的發展正在成為全新的發展趨勢。其中一個重要的創新窗口,就是國家級人工智能先導區的先后創立,以及產業聯盟的建立與發展。
6月9號,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北京)正式啟動。與此同時,北京還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經信局、中關村管委會等單位的指導下,同時成立了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北京AI產業的“頭雁”企業百度作為產業聯盟的發起單位,百度CTO王海峰擔任產業聯盟理事長。
這種融合區位中AI產業代表,通過產業協同的方式促進AI技術發展,打造產業高地的方式,在中國AI產業發展中,具有非常明顯的示范性與前瞻性。從中不難發現,AI產業正在國家戰略、產業協同與頭部企業帶動的多方面驅動下,形成全新的發展動能與發展范式。“集中資源,協力突破”的全新思路正在落地,并且為更多核心科技突破做出示范作用。
就讓我們透過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的成立,聊聊作為國之重器的AI,今天正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大背景下,完成一場怎樣的探索。
國之重器,全新出發
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1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排在首位的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這既體現出國家對涉及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科技創新高度重視,也凸顯了戰略科技力量對科技自立自強、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
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尤其指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工作布局是關鍵。這是因為科技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調動各方力量協同發力。其中,既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進一步釋放企業創新潛能,同時也要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為破解“卡脖子”問題夯實根基。
而AI作為目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發展方向,必然需要先行落地這樣的戰略發展方案,尤其關注激活企業主體作用與協同區位發展的綜合條件。理解了這個思路,我們可以發現北京人工智能先導區的建設,以及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的成立,都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落地息息相關。北京聚集了大量人工智能企業、有相關科研能力的院校與研究機構,可以說具備成為國際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的多方面因素。同時,百度等科技企業具備AI底層技術與核心科技的創新優勢,有條件帶動整體區位加速前行,領路產業協同發展。
從整個國際趨勢與全球科技競爭格局的視角來看,目前我們處在一個必須加速核心科技發展與進化的階段。美國正在加強以《無盡前沿法案》為藍本的科技競爭;全球疫情倒逼加速了企業數字化與智能化升級;“新基建”等發展項目加速了國家科技投入。種種因素的出現,都讓人工智能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必須加速產業化發展,發揮爭奪科技制高點的戰略價值。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正在消費電子、工業信息化、社會數字化等領域日益加深影響。
這樣的大背景下,無論是人工智能先導區,還是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都可以看到“集中力量,融合創新”的發展思路。整體而言,“聯盟式”發展的驅動力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
1、產學一體,實行產業區位緊密聯系,深入匹配產業需求與科研能力,避免底層技術的重復開發與資源浪費。
2、示范先行,堅持頭雁領路,有能力的先上。更加務實注重效率,讓資源好、底子好的地區、企業集中力量突破,帶動產業發展。
3、產業協同,驅動原本處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企業、機構、社會組織圍繞核心技術重新搭建產業協同關系,強化技術的落地應用渠道,降低產業門檻。
全新出發的AI產業發展戰略,可以看到更加突出對真實能力、頭部企業、帶頭科學家的發現和重視。而百度的能力,也就愈發突顯了出來。這也是為什么,百度會成為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的“盟主”。
頭雁先行,“盟主”百度
AI產業發展需要發揮“頭雁”企業的帶動作用,這在今天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而在需要高度集成、深度融合、加速發展的產業新階段,AI產業表現出了比以往更強的頭雁驅動效應。底座好、前瞻性強、落地能力優異、帶頭能力明顯,成為產業內部評判“頭雁”企業的四項關鍵標準。
而十余年布局AI賽道,積累了從基礎技術到開發平臺、應用平臺,再到行業出口的AI技術體系與應用系統,技術優勢覆蓋了AI基礎設施與行業前沿應用的多個關鍵領域。
而這背后,是百度長時間立足AI,深耕AI,持續推動前沿技術與產業需求結合的發展路徑。或許可以說,百度在AI賽道上的歲月與砥礪,正好符合國家在目前周期發展核心科技、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宏觀期許。
從技術能力上看,長時間深耕AI領域的百度,十余年時間積累了廣泛的AI基礎研究能力與人才體系,能夠自主完成底層技術突破與核心技術創新。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知識圖譜、機器視覺等領域都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在AI產業落地的方向上,百度正在依托包括百度大腦、飛槳、智能云、芯片、數據中心等新型AI技術基礎設施,推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醫療、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等領域實現升級,為千行萬業的產業智能化升級貢獻力量。
其中,飛槳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集深度學習核心訓練和推理框架、基礎模型庫、端到端開發套件和豐富的工具組件于一體。而百度智能云在去年推出了AI原生云架構,并發布AI基礎設施、云邊端一體平臺、云智一體應用開發平臺等產品,直接助力各行業基于云計算實現智能化。
在AI人才培養方面,百度宣布未來5年計劃培養AI人才超過500萬。截至2020年,百度已經培養AI人才超過100萬,與復旦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超過200所高校共同開設深度學習、人工智能課程,并培養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400余所高校的上千名AI專業教師。
在學術與產業帶頭人方面,整體負責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安全等技術和生態,以及智能云、地圖、輸入法等業務的百度CTO王海峰,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ACL(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50多年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ACL會士。
在“加速升級、產業協同”的AI產業化發展新周期中,百度的這些特質與產業需求、國家戰略性科技發展需要非常契合,也與北京市積極推動AI產業發展的決心高度一致。自2017年開始,北京市就相繼推動AI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推動國際化合作,目標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AI創新中心。而這次先導區的建設以及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的成立,可以說是北京AI產業發展的最新戰略契機與發展節點。
而作為“盟主”的百度,將給北京的AI產業發展與產業協同帶來怎樣的發展思路呢?其實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
融合創新,產業驅動
目前階段,中國AI產業的整體需求可以集中在八個字:降低門檻,融合創新。
整體來看,中國在國家政策、應用場景、產業需求等領域具有發展AI技術的核心優勢與長期發展動力,部分技術與平臺已經走到世界前列。而在基礎科學研究、高水平人才培養、技術與產業融合等領域,還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因此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核心發展方案在于放大頭部企業的技術與平臺優勢,使之成為各行業、各人才水平企業通用的發展底座。同時,加速AI細分領域之間的融合、AI行業與各行業之間的融合、AI產業鏈不同區位之間的融合,使技術成果充分協同,避免重復開發和產業割裂,以此來降低企業用戶的應用成本與應用門檻,實現規模化、模塊化、標準化的工業級AI應用。
4月1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會中,王海峰在出席“后疫情時代的人工智能”論壇時就分享了關于AI產業“融合創新”的觀點。他認為,一方面,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技術“融合創新”,人工智能現在是算力、算法、數據的綜合作用,這和早些年主要是研究算法有了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技術和產業也在進行越來越深度的融合。人工智能正在滲透到各行各業,而每個行業有自己的問題要解決,有應用場景要突破,需要技術跟場景的深度融合。
具體到AI產業如何融合創新,一是需要深度學習平臺和AI芯片的融合創新,讓算力與算法充分交匯,釋放最大的產業級能量;二是深度學習與知識結合,以及多技術融合創新,百度構建了有5500億知識的大規模知識圖譜,在知識增強語義理解的基礎上,實現了語音、視覺和語言跨模態的語義理解。
通過技術融合、產業鏈融合、技術與行業融合,AI可以實現持續降低應用門檻,推動AI與各行業、各地區最鮮明需求的精準匹配。王海峰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今天,從科學研究的角度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但從應用的角度實際上門檻在不斷降低。人工智能開始應用于各行各業的時候,不是每個行業都有足夠多精通人工智能算法的專家。因此,需要有便捷易用的平臺,能夠讓開發者專注于應用的開發,加速產業創新。
這樣的產業發展思路與戰略判斷,也將通過百度投射到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中,成為AI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方向預判。
在持續加速推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發展的進程里,百度與產業整體區位融合的過程中,展現出了三重價值:
1、技術與開發底座:飛槳、百度大腦、百度智能云,成為各行業AI基礎設施,滿足千行百業的智能化需求。
2、AI工業化推動力:百度發展AI的核心方向,在于推動AI技術走向工業化大生產,實現AI作為社會經濟核心動力。百度的發展動力與方向可以與北京市甚至中國AI產業充分結合,實現目標統一、方向明確。
3、核心技術自立自強的關鍵抓手:在眾多AI領域中,百度都堅持發展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甚至走向全球領先。這有助于中國在智能時代的關鍵競爭中走向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戰略高地。
有理由相信,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的形態將持續發展,形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示范方案與有效發展范式。核心技術、頭雁企業與千行百業的組合,正在成為中國AI產業走向融合創新之路的核心推動力。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28瀏覽量
270342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80瀏覽量
9075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1瀏覽量
2402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