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國第一塊芯片在上海單生,但此時與美國差距相隔兩年,比韓國領先10年,雖然相比較國外比較落后,但是目前國內發展形勢大好,在90年期間,不但自主研發沒間斷,還從國外引進三十多調生產線。
00年后,我們國家的芯片技術也和西方國家慢慢拉開差距,拉開差距的原因也有很多,缺錢發不出研發資金,還有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但是在此期間還有有很多企業一直在堅持,就算是有國外的不斷壟斷刁難等。
華為海思、中芯國際、晶瑞股份以及上海微電子等開拓下,中國芯片不斷加速進步,去年華為發布了首款5nm麒麟9000,今年中芯國際即將在上海建設國內第一座FinFET工藝生產線。還有清華大學也在高端EUV光刻機光源取得進步。
那么直至今日,國產芯片水平基本還是有待進步,在SEMICON China 2021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表示如果我們不加速發展,未來中國芯片產能和西方國家的差距,將拉大到至少相當于8個中芯國際的產能。
目前國產芯片龍頭股前十基本有(排名不分先后):
1、同方國芯;
2、大唐電信;
3、清華同方;
4、中芯國際、
5、兆易創新;
6紫光國微;
7、中興通訊;
8北京君正;
9、全志科技;
10、華為海信。
編輯:金巧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52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2瀏覽量
253003 -
麒麟9000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4瀏覽量
80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