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集團(簡稱“NTT”,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un Sawada,東京千代田區)(TOKYO:9432)與東京大學(校長:Teruo Fujii,東京文京區)以及RIKEN(總裁:Hiroshi Matsumoto,埼玉和光市)合作開發了一種光纖耦合量子光源(擠壓光源)(*1),這種光源是實現容錯大型通用光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技術。
量子計算機能夠利用量子疊加態和量子糾纏態等量子力學的獨特現象進行并行計算處理,因此世界各地都在對其進行研究和開發。在多種不同的方法中,使用光子的光量子計算機優勢眾多。例如,它不需要其他方法所需的低溫和真空設備,因此具有緊湊的結構。此外,通過創建時域多路復用量子糾纏態,無需微集成電路或設備并行化即可輕松增加量子位的數量。由于光的寬帶特性,高速計算處理也成為可能。此外,量子誤差校正在理論上已被證明可以通過使用利用光子奇偶性的光連續變量來實現,而非使用光子存在或不存在的離散變量。這種方法與低損耗光纖、高功能光器件等光通信技術具有很高的兼容性,在構建通用大型容錯光量子計算機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
要實現光量子計算機,最重要的組件之一是生成擠壓光的量子光源,它是光量子計算機中量子性質的源頭。特別是非常需要光纖耦合量子光源。擠壓光被用于生成量子糾纏,是一種具有偶數光子和擠壓量子噪聲的非經典光。此外,量子糾錯通過利用光子數量的奇偶性得以實現,因此,擠壓光在量子糾錯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大型通用容錯光量子計算機,我們需要一種具有高度擠壓量子噪聲和光子數奇偶性的光纖耦合擠壓光源,即使在高光子數的組件中也能保持這種奇偶性。例如,要生成可用于大型量子計算的時域多路量子糾纏(二維簇態)(*2),需要超過65%的擠壓水平。然而,由于難以生成高質量的擠壓光,這種裝置從未被開發出來。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開發了一種新的光纖耦合量子光源,可在光通信波長下使用。通過將其與光纖組件相結合,我們甚至首次在光纖封閉系統中成功地生成了連續波擠壓光,其擠壓量子噪聲超過75%,邊帶頻率超過6 THz。這意味著光量子計算機中的關鍵設備已經以兼容光纖的形式實現,同時保持了光的寬帶特性。這將使我們能夠在一個使用光纖和光通信設備的穩定和免維護的系統中開發出光量子計算機。這將極大地推動機架式大型光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這項研究成果將于2021年12月22日(美國時間)在美國科學期刊《應用物理學通訊》(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發表。該論文還被選為“編輯推薦”論文。這項研究的一部分得到了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 Moonshot研究與發展計劃的支持。
[要點]
我們開發了一種光纖耦合的高性能擠壓光源模塊,該模塊將成為實現機架式光量子計算機的關鍵設備。
通過使用所開發的光纖耦合量子光源模塊和光通信器件,首次在光纖封閉系統中成功生成連續波擠壓光,其量子噪聲在6 THz以上寬帶寬上的抑制率超過75%。
這一成果使我們有可能在一個免維護的穩定光學系統中利用光學通信設備開發出現實規模的光量子計算機,并將極大地推動容錯大型通用光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背景]
全世界正在積極開展實現通用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和開發。最近,已有關于使用超導電路進行約100個物理量子位的量子計算的報道。然而,要實現容錯通用量子計算機,大約需要一百萬個物理量子位。因此,增加量子位的數量已經成為量子計算的一項主要挑戰。為了通過超導電路或俘獲離子實現一百萬個量子位,已經采取了通過集成其元件和并行化設備來增加量子位數量的方法。另一方面,光量子計算機有望能夠進行顛覆性的大型通用量子計算,它使用了時域多路復用技術(*3)和測量誘導式量子操縱(*4),這與傳統方法截然不同。在時域多路復用技術中,我們將連續飛行的光分成時間段,并將信息置于分離的光脈沖上。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在不增加設備尺寸的情況下輕松增加時間軸上的量子位數量(圖1)。此外,理論上已經證明,通過利用光子數量的奇偶性和光的連續變量可以實現量子糾錯。通過使用低損耗光纖作為飛行光量子位的傳播介質,并結合光通信設備,將能夠自由穩定地生成大規模量子糾纏態。具體來說,只需四個擠壓光源、兩條不同長度的光纖(光學延遲線)和五個分束器(圖2),就可以生成通用量子計算所必需的大規模二維簇態。這種方法不一定需要集成或大型設備,并且可以在機架式現實設備上實現通用量子計算,而使用超導電路或俘獲離子的方法則需要元件集成或設備并行化。此外,這種方法可以通過利用光的高頻率進行高速計算。這意味著不僅可以實現高速量子算法,而且其時鐘頻率也可以很高,使光量子計算機成為最終的高速信息處理技術。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演示了各種光量子操作,通過使用由許多高精度排列的反射鏡組成的空間光學系統來實現這種光量子計算機。這是為了盡量減少光的光學損耗,并增強光之間的干涉。然而,如果反射鏡稍有錯位,就無法獲得所需的特性,并且每次實驗都必須重新調整光路。出于以上原因,要實現能實際使用的光量子計算機,必須使用接近光波導的光學系統,例如光集成電路或光纖,該系統具有良好的運行穩定性和免維護性。光量子計算機中的擠壓光,作為一項基本元素尤為關鍵。這種非經典光具有波的振幅或相位的擠壓量子噪聲(一對非交換性物理量)。由于這種光很難生成,而且很容易因光學損失而退化,因此來自光纖耦合擠壓光源的光往往質量不佳。特別是65%以上的擠壓光,作為生成時域多路復用的大規模量子糾纏態(二維簇態)的必要條件,在光纖封閉配置下尚未實現。
[技術進步]
我們開發了一種低損耗光纖耦合量子光源模塊(光參量放大模塊)(圖3)。我們通過更新周期性極化鈮酸鋰(PPLN)波導的制造方法實現了低損耗,該波導是模塊的主要組成部分。該模塊利用NTT開發的光通信設備組裝技術組裝成為低損耗光纖耦合模塊。在連接光纖組件的同時,我們成功地測量了擠壓光,其中量子噪聲擠壓率超過75%,帶寬超過6 THz(圖4)。這意味著光量子計算所需的量子態甚至可以在光纖的全封閉系統中生成和測量。因此,研制出的光纖耦合量子光源使得實現實用水平的穩定、免維護的光量子計算機成為可能,這將極大地推動未來的發展。
在該實驗中,我們使用了一種新方法,用第一個模塊生成擠壓光,用第二個模塊將光量子信息轉換為經典光信息。作為光源開發的光參量放大器被用于相反的方向,以實現保持光子數量奇偶性的光放大。這種測量方法不同于傳統的平衡零差檢測技術,它可以將量子信號放大并轉換為經典光信號,而無需將其轉變為電子。因此,它能夠實現極其快速的測量。這項技術在未來可用于實現全光量子計算機,并將極大地促進實現以太赫茲時鐘頻率運行、速度極快的全光量子計算機。
[術語]
*1 擠壓光源
在非交換性物理量對的量子波動(量子噪聲)之一受擠壓狀態下生成光的裝置。這種光源通過有效誘導非線性光學現象的介質得以實現。
*2 二維(2D)簇態
可以實現任何量子計算模式的大規模量子糾纏態。2019年,東京大學的Akira Furusawa教授及其同事實現了一個擁有超過一萬個光量子的二維光學簇態。[參考文獻1]
*3 用于生成量子糾纏的時域多路復用技術一種生成量子糾纏的方法:通過對連續量子光源發出的光進行時間分離,并利用光學延遲干涉儀對分離的量子波包(脈沖)進行干擾,從有限數量的量子光源生成大規模糾纏態。
*4 基于測量的量子計算
一種可進行通用量子計算的方法,計算能力相當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展開研究的基于門的量子計算機。這種方法與傳統的基于門的量子計算不同,在傳統的量子計算中,單個量子位被門操作糾纏,而這種方法則涉及提前準備大規模量子糾纏。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某些量子位來操縱剩余的量子位。
[參考文獻1]
W. Asavanant, et al., "Generation of time-domain-multiplexed two-dimensional cluster state,"(時域多路復用二維簇態的生成)Science 366, 373 (2019)。
圖1:通過時域多路復用技術生成大規模量子纏結狀態(圖示:美國商業資訊)
圖2:生成實現通用量子計算的大規模光學量子糾纏態的基本組件。它由四個量子光源、兩條不同長度的光纖延遲線和五個分束器組成。(圖示:美國商業資訊)
圖3:新開發的量子光源(光參量放大器)。(圖示:美國商業資訊)
圖4:量子噪聲水平測量結果。與散粒噪聲水平相比,擠壓噪聲水平顯示噪聲衰減超過75%。(圖示:美國商業資訊)
-
耦合
+關注
關注
13文章
584瀏覽量
100981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12瀏覽量
35060 -
量子計算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2瀏覽量
25561 -
NTT
+關注
關注
2文章
51瀏覽量
12983 -
光量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瀏覽量
65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