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屬于工業4.0的元宇宙
在追求工業4.0的道路上,數字化工廠和工業物聯網是避不開的兩大方向。但隨著技術的革新,數字孿生正在逐漸席卷制造業,過去靜態CAD模型和2D平面圖正在轉變為可交互的3D模型。像特斯拉這樣的企業,在建造和維護超級工廠時,就用到了DMU數字原型這樣的數字孿生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交付周期。
但隨著規模開始擴大,迭代需求的增加,數字孿生工廠也開始引入AR/VR等技術,打造完全虛擬卻又貼合現實的大型動態場景。畢竟在虛擬條件下完成軟件驗證和迭代,遠比直接硬件迭代要低成本和快速。
然而數字孿生工廠與傳統的數字化工廠相比有何優勢呢?照理說3D建模需要海量的數據輸入,而且需要專業的圖形人才耗費諸多心力才能完成,也許對于新建工廠來說可以以此作為目標,但針對于已經建成的傳統工廠或標準數字化工廠來說,又該如何快速轉型到數字孿生工廠呢?
阿里云DTwin
數字孿生技術其實可以與云技術和人工智能完美契合,國內的阿里云也正是看到了這一機遇,開始朝數字孿生工廠發力。工業大腦DTwin為阿里云自研的工業可視化孿生平臺,采用了模塊化的可視化框架引擎,工廠既可以選擇公有云也可以選擇本地部署,最終完成數字孿生工廠的遠程運維和可視化管理。
如今高端的一體化裝備中,關鍵的零部件都內置了大量傳感器,用于監控產品工作運行狀態,它們也具備數據輸出功能,幫助工業系統完成故障預警等維護性工作。物理傳感器和已有工業系統的實時數據可以傳輸給DWin,實時跟蹤現實環境的生產過程。但這一點其實當下不少數字化工廠已經實現了,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歸根結底,數字孿生工廠的獨特之處還是在于3D可視環境。
DWin基于H5和WebGL技術,渲染引擎采用了Three.js和游戲級的樂高渲染引擎,建模可以從園區級覆蓋到設備級別,甚至可以細致到設備結構爆炸圖。使用者還可以借助AR/VR技術,完成第一人稱視覺巡航。
DTwin孿生畫布編輯器 / 阿里云
但這樣的一個3D可視環境光想想搭建過程就復雜,為此DTWin也準備了低門檻的圖形化搭建工具,直接用內置組件完成樂高積木式的模塊化搭建,零編程就能做到產線模型的搭建,省去了大筆開發成本。而在工廠升級維護時,這種可視環境的迭代也遠比物理設備簡單,還能輔助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和部署。
筆者認為數字孿生技術有機會成為云服務廠商進軍傳統制造業的又一大吸引力,國內騰訊云和華為云等廠商也紛紛入局,無論是自研方案還是與數字孿生技術公司合作,都能加快我國工業4.0的轉型進程。
英偉達Omniverse
數字孿生技術可以說與圖形技術緊密相連,自然圖形大廠英偉達也不會置身事外,其Omniverse平臺可以說是為個人和企業用戶拉開了數字孿生的序幕。而在這一眾企業用戶中,率先將Omniverse引入制造業的正是寶馬。
在翻天覆地的汽車技術革新下,這些車廠早已是純粹的車廠了,有的開始造超算,有的開始造電池,寶馬則是著手了3D、VR和AR類的IT產品的開發,這次與英偉達的合作正式為汽車制造引入數字孿生工廠的一步棋。
寶馬的數字孿生工廠系統 / 寶馬
寶馬在德國雷根斯堡工廠中打造了一個功能齊備的實時數字孿生系統,可以根據車間工作訂單指令和機器人編程,對大規模生產和調度進行模擬。當下的汽車生產流水線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車型定制,一輛車型往往具備多種配置選項,所以每條生產線都要具備這樣的定制能力,而寶馬這種90%以上都是定制車型的更為重視這一環節。
而Omniverse的存在提高了整個生產過程的效率,寶馬的工程師可以快速確定如何改進每個特定車型的生產順序,并借助數字車間人員的仿真來測試工作流中的人體工學和效率。
即便有了Omniverse,寶馬實現的數字孿生工廠的方式依舊是一個復雜的路線,畢竟他們并不缺3D建模方面的專業人才。他們更像是將Omniverse的數字孿生方案視為數據協調器,就像某些工廠的數字大屏一樣,不同的是數字孿生選擇了以3D可交互的方式來實現。
結語
從以上兩個數字孿生工廠方案可以看出,云服務廠商和圖形方案廠商不免會成為這一技術的受益者,但我們也不能忽略最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工業物聯網通信和工業傳感器。要打造這樣一個數字孿生工廠,無疑會對工業通信系統的并發和吞吐量提出更大的挑戰。而受益的傳感器也不僅僅是監控檢測類的傳感器,像激光雷達這樣可以捕獲3D數據的傳感器也能從中分一杯羹,助力3D建模。與連接全人類的元宇宙相比,數字孿生工廠這樣的“制造元宇宙”似乎更容易率先實現。
在追求工業4.0的道路上,數字化工廠和工業物聯網是避不開的兩大方向。但隨著技術的革新,數字孿生正在逐漸席卷制造業,過去靜態CAD模型和2D平面圖正在轉變為可交互的3D模型。像特斯拉這樣的企業,在建造和維護超級工廠時,就用到了DMU數字原型這樣的數字孿生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交付周期。
但隨著規模開始擴大,迭代需求的增加,數字孿生工廠也開始引入AR/VR等技術,打造完全虛擬卻又貼合現實的大型動態場景。畢竟在虛擬條件下完成軟件驗證和迭代,遠比直接硬件迭代要低成本和快速。
然而數字孿生工廠與傳統的數字化工廠相比有何優勢呢?照理說3D建模需要海量的數據輸入,而且需要專業的圖形人才耗費諸多心力才能完成,也許對于新建工廠來說可以以此作為目標,但針對于已經建成的傳統工廠或標準數字化工廠來說,又該如何快速轉型到數字孿生工廠呢?
阿里云DTwin
數字孿生技術其實可以與云技術和人工智能完美契合,國內的阿里云也正是看到了這一機遇,開始朝數字孿生工廠發力。工業大腦DTwin為阿里云自研的工業可視化孿生平臺,采用了模塊化的可視化框架引擎,工廠既可以選擇公有云也可以選擇本地部署,最終完成數字孿生工廠的遠程運維和可視化管理。
如今高端的一體化裝備中,關鍵的零部件都內置了大量傳感器,用于監控產品工作運行狀態,它們也具備數據輸出功能,幫助工業系統完成故障預警等維護性工作。物理傳感器和已有工業系統的實時數據可以傳輸給DWin,實時跟蹤現實環境的生產過程。但這一點其實當下不少數字化工廠已經實現了,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歸根結底,數字孿生工廠的獨特之處還是在于3D可視環境。
DWin基于H5和WebGL技術,渲染引擎采用了Three.js和游戲級的樂高渲染引擎,建模可以從園區級覆蓋到設備級別,甚至可以細致到設備結構爆炸圖。使用者還可以借助AR/VR技術,完成第一人稱視覺巡航。
DTwin孿生畫布編輯器 / 阿里云
但這樣的一個3D可視環境光想想搭建過程就復雜,為此DTWin也準備了低門檻的圖形化搭建工具,直接用內置組件完成樂高積木式的模塊化搭建,零編程就能做到產線模型的搭建,省去了大筆開發成本。而在工廠升級維護時,這種可視環境的迭代也遠比物理設備簡單,還能輔助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和部署。
筆者認為數字孿生技術有機會成為云服務廠商進軍傳統制造業的又一大吸引力,國內騰訊云和華為云等廠商也紛紛入局,無論是自研方案還是與數字孿生技術公司合作,都能加快我國工業4.0的轉型進程。
英偉達Omniverse
數字孿生技術可以說與圖形技術緊密相連,自然圖形大廠英偉達也不會置身事外,其Omniverse平臺可以說是為個人和企業用戶拉開了數字孿生的序幕。而在這一眾企業用戶中,率先將Omniverse引入制造業的正是寶馬。
在翻天覆地的汽車技術革新下,這些車廠早已是純粹的車廠了,有的開始造超算,有的開始造電池,寶馬則是著手了3D、VR和AR類的IT產品的開發,這次與英偉達的合作正式為汽車制造引入數字孿生工廠的一步棋。
寶馬的數字孿生工廠系統 / 寶馬
寶馬在德國雷根斯堡工廠中打造了一個功能齊備的實時數字孿生系統,可以根據車間工作訂單指令和機器人編程,對大規模生產和調度進行模擬。當下的汽車生產流水線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車型定制,一輛車型往往具備多種配置選項,所以每條生產線都要具備這樣的定制能力,而寶馬這種90%以上都是定制車型的更為重視這一環節。
而Omniverse的存在提高了整個生產過程的效率,寶馬的工程師可以快速確定如何改進每個特定車型的生產順序,并借助數字車間人員的仿真來測試工作流中的人體工學和效率。
即便有了Omniverse,寶馬實現的數字孿生工廠的方式依舊是一個復雜的路線,畢竟他們并不缺3D建模方面的專業人才。他們更像是將Omniverse的數字孿生方案視為數據協調器,就像某些工廠的數字大屏一樣,不同的是數字孿生選擇了以3D可交互的方式來實現。
結語
從以上兩個數字孿生工廠方案可以看出,云服務廠商和圖形方案廠商不免會成為這一技術的受益者,但我們也不能忽略最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工業物聯網通信和工業傳感器。要打造這樣一個數字孿生工廠,無疑會對工業通信系統的并發和吞吐量提出更大的挑戰。而受益的傳感器也不僅僅是監控檢測類的傳感器,像激光雷達這樣可以捕獲3D數據的傳感器也能從中分一杯羹,助力3D建模。與連接全人類的元宇宙相比,數字孿生工廠這樣的“制造元宇宙”似乎更容易率先實現。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工業4.0
+關注
關注
48文章
2016瀏覽量
118868 -
數字孿生
+關注
關注
4文章
1342瀏覽量
12360 -
元宇宙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397瀏覽量
115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Meta發布新AI模型Meta Motivo,旨在提升元宇宙體驗
Meta公司近日宣布,將推出一款名為Meta Motivo的全新人工智能模型。該模型具備控制類似人類的數字代理動作的能力,有望為元宇宙的用戶體驗帶來顯著提升。 Meta Motivo的發布,標志著
維享時空榮獲2024中國元宇宙星級供應商
近期, 2024全國元宇宙1000優秀產品示范案例與星級供應商榜單暨征集成果匯編在全國元宇宙供需對接大會正式發布。
鼓浪嶼元宇宙社區平臺正式上線
近日,由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與廈門市政府攜手打造的鼓浪嶼元宇宙社區平臺正式亮相。該平臺旨在通過“內容+科技+融合創新”的理念,攜手產業、商業各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慧文旅的樣板間。 鼓浪嶼元宇宙
Meta削減元宇宙投入,應對經濟壓力
Meta公司,即原Facebook母公司,近期在元宇宙領域的投入策略發生了顯著變化。據The Information報道,Meta旗下的Reality Labs部門,負責VR、AR及元宇宙
摩爾線程亮相2024中國元宇宙大會
2024年7月13日-14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的2024中國元宇宙大會在杭州隆重舉行。大會期間舉行6場專題論壇,分別聚焦AIGC與數字人、人機交互與混合現實、AR/VR與光場顯示、具身智能與元
聯想發布國內首個軟硬一體元宇宙平臺:聯想晨星元宇宙平臺
在科技浪潮翻涌的當下,元宇宙的概念正在逐漸從科幻走向現實。近日,在備受矚目的2024年上海MWC大會上,聯想集團憑借其前瞻性的科技視野和深厚的研發實力,正式發布了國內首個軟硬一體的元宇宙
工業元宇宙AI超級終端“派中心一體機”問世
6月21日,2024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論壇暨高碑店工業元宇宙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高碑店成功舉辦。大會全面展現了聯想新視界在人工智能+產業元宇宙
工業元宇宙的技術體系有哪些
工業元宇宙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它將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融合在一起,為工業生產和制造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以下是對工業
工業元宇宙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元宇宙這一概念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的、數字化的世界,它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相互融合,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互動、交流和創新的平臺。在
工業5.0是什么?工業5.0和工業4.0的區別
工業5.0是對未來工業發展的一種理念和趨勢,強調人機協同合作和人的主導地位。它是在工業4.0基礎上的延伸和發展,關注人類工作的價值、創造力和責任感。
什么是元宇宙,AR/VR和它又是什么關系呢?
最近蘋果公司的Vision pro上市預售掀起了一波潮流,元宇宙的概念又火了。那么什么是元宇宙,AR/VR和它又是什么關系呢?
工業4.0的五大特點是什么?
工業4.0是指第四次工業革命,它是在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制造模式和生產方式。 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是電
啟明信息攜元宇宙創新實踐亮相吉林省政府元宇宙專題沙龍活動
2024年3月8日,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舉辦的“搶抓元宇宙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專題沙龍活動在長春隆重召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