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2月21日,備受矚目的北京第24屆冬季奧運會正式閉幕。本屆冬奧會不僅是一場冰雪上的體育盛會,同時也讓高科技產品大顯身手。據統計,有200多項高科技被應用到北京冬奧會上,這其中協作機器人無疑是最搶鏡的一項。
北京冬奧會堪稱“機器人總動員”,泡茶、送餐、帶路、消毒……這些炫酷的機器人不僅減少了人員間的近距離接觸,同時為賽事的舉辦提供了有力保障。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協作機器人借著北京冬奧會火遍全球,那么從業者會看到哪些趨勢和商機呢?
圍繞這個問題,電子發燒友網記者采訪到了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簡稱:MiR)自主移動機器人中國區技術經理劉志豪。他認為,產業后續發展總體上將更加強調安全、靈活和復合,這是協作機器人能否應用到更廣闊場景的關鍵。
機器人安全一直以來都是發展機器人的頭等要務,尤其是針對協作型機器人,人機交互的復雜場景下不容有失。為了引導機器人產業良性發展,政策標準層面也一直在積極地引導,《機器人安全總則》(GB/T 38244-2019)便對機器人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貯存運輸、測試應用等過程提出了基本的安全防護要求。而到了產業內,各行業其實也會有自己的安全準繩。
冬奧會向全民展示了更廣泛的機器人應用,對產業后續發展必然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但劉志豪表示,對于安全性的強調不會改變,會進一步的加強?!岸瑠W會上送餐、送物、引導、消毒、清廢等場景,而現實應用中還會有更多類似的場景,這些場景的共同點是人機混雜,需要更高的安全標準?!彼麑Υ酥v到,“技術方面,機器人需實現緊急停車、區域切換、人員檢測和超速檢測。而功能方面,則應做到區域屏蔽、安全限制速度、安全保護停車、移動能力和系統緊急停車?!?br />
從他的描述中,我們得知一些MiR為達到高安全性而做的工作。MiR是協作移動機器人的領先制造商,致力于自主移動機器人(AM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的研發和設計。“從機器人項目立項開始,MiR一直將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去滿足相關的ISO標準,比如ISO/FDIS 3691-4這一新標準?!?br />
在之前的CE認證標準中,AGV被都歸類在無人駕駛工業車輛的分類下,但對AMR缺乏安全規范的描述。對于移動機器人行業,新標準帶來的最顯著的改變是,提出了新的安全架構和安全功能要求以及更規范更全面的驗證方法,對于核心元器件的要求更加嚴格。同時,從ISO/FDIS 3691-4標準的細節介紹也能夠看到,AMR被列入其中。
劉志豪指出,冬奧會上面多類型機器人全面走紅,背后是產業變遷的影子。傳統機器人更多應用于工業領域,比如汽車制造,從2014年/2015年開始,在包括MiR在內的全行業共同推動下,協作機器人成為熱門應用,發展到今天已經是如火如荼。與此同時,機器人的工作場景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工業機械手臂在圍欄里工作,而目前協作機器人工作在更開放的場景中。這不僅涉及到安全問題,也對協作機器人的靈活性提出了挑戰。
從定義上看,協作機器人就是機器人和人能夠在具體的作業場景中協同合作,讓機器人的高效率和人類的高智慧完美結合?!澳軌蛟诒本┒瑠W會里面的很多復雜場景下工作,那么協作機器人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和軟件算法息息相關,尤其是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的算法?!?劉志豪說到。
在他的解讀下,其實從AGV進化到AMR就是一次機器人自主性的明顯提升。傳統的AGV小車需要磁條或者二維碼來引導其進行移動,相當于沒有自主性。AMR的路線構建則不需要依賴這些輔助設施,只需要在系統中輸入行動的起點和終點,路徑規劃完全由機器人自主完成。
MiR在《由北京冬奧看機器人技術趨勢》中也提到,服務于奧運會的協作移動機器人,面臨著十分多元的場地與室內環境。它們不但需要完成水平移動,更要垂直移動,上下不同樓層,抵達指定區域。這意味著機器人要具備主動認識環境、快速熟悉路線的能力,從而根據每日工作變化,適應新任務。
從這個維度來看,確實只有柔性極高的AMR機器人能夠勝任這個工作。比如,當機器人遇到交流駐足的行人或者臨時堆放的障礙物,AMR有能力重新規劃路線來抵達目標地點。
人機交互也是體現協作機器人自主性的核心指標之一。傳統意義上,人機交互是指機器通過指令輸入或者語音輸入等方式,能夠和人類有良性的互動,而在劉志豪看來,隨著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協作機器人的人機交互還包括機器人如何更好地融入人類的正常生活中。
他在此舉了一個例子,在公共場所,機器人需要通過和電梯的交互,進一步和人類有更好的交互,比如當電梯人滿的時候,機器人能夠獲取到電梯的反饋,將這一部電梯呼叫的指令釋放,然后呼叫下一部電梯,這需要開放機器人接口,提前來做部署。
當然,要讓機器人具備更高的靈活性,那么AMR機器人還需要有很好的擴展性能,
我們再回頭看北京冬奧會上協作機器人的工作任務,泡茶、送餐、帶路、消毒等樣樣精通,而這同樣展示出了AMR機器人和模塊以及其他類型機器人的完美融合。
根據劉志豪的介紹,MiR的AMR能夠搭配數十種頂部模塊,從單純的運輸類機器人,變為消毒機器人、智能叉車等。目前,這種具有擴展功能的AMR在醫院和機場等場景都有部署。“之前我們和歐洲的客戶簽署了一份戰略協議,目前整個歐洲地區醫院的消毒都是由我們打造的消毒機器人來處理?!?br />
集成協作移動機器人和協作手臂機器人兩項功能于一身的新型機器人,我們稱之為復合機器人。復合機器人兼具了AMR行駛底盤自主導航的能力,以及協作機器人手臂精準的抓取、識別、上下物料等功能,能夠承擔更多樣且精細的任務。
協作機器人在北京冬奧會大放光彩之后,劉志豪認為,這也會對整個行業起到促進作用,醫院、護理院、養老院和機場等場景會引入更多的協作機器人,他可以將其歸類到消費級需求。相較于工業級機器人,消費級機器人的尺寸要求更小,當然載重能力也不需要那么大,但機器人的主要產品特性是不變的,包括安全性、智能性、自主性、靈活性等。并且,由于消費級市場人員更密集,這些特性都將得到增強。
談到MiR在消費級領域的后續發展,劉志豪表示,MiR將通過創新、安全、穩定的機器人為客戶賦能,在總擁有成本(TOC)更低的情況下幫助客戶提升效率。
北京冬奧會堪稱“機器人總動員”,泡茶、送餐、帶路、消毒……這些炫酷的機器人不僅減少了人員間的近距離接觸,同時為賽事的舉辦提供了有力保障。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協作機器人借著北京冬奧會火遍全球,那么從業者會看到哪些趨勢和商機呢?
圍繞這個問題,電子發燒友網記者采訪到了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簡稱:MiR)自主移動機器人中國區技術經理劉志豪。他認為,產業后續發展總體上將更加強調安全、靈活和復合,這是協作機器人能否應用到更廣闊場景的關鍵。
機器人安全一直以來都是發展機器人的頭等要務,尤其是針對協作型機器人,人機交互的復雜場景下不容有失。為了引導機器人產業良性發展,政策標準層面也一直在積極地引導,《機器人安全總則》(GB/T 38244-2019)便對機器人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貯存運輸、測試應用等過程提出了基本的安全防護要求。而到了產業內,各行業其實也會有自己的安全準繩。
冬奧會向全民展示了更廣泛的機器人應用,對產業后續發展必然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但劉志豪表示,對于安全性的強調不會改變,會進一步的加強?!岸瑠W會上送餐、送物、引導、消毒、清廢等場景,而現實應用中還會有更多類似的場景,這些場景的共同點是人機混雜,需要更高的安全標準?!彼麑Υ酥v到,“技術方面,機器人需實現緊急停車、區域切換、人員檢測和超速檢測。而功能方面,則應做到區域屏蔽、安全限制速度、安全保護停車、移動能力和系統緊急停車?!?br />
從他的描述中,我們得知一些MiR為達到高安全性而做的工作。MiR是協作移動機器人的領先制造商,致力于自主移動機器人(AM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的研發和設計。“從機器人項目立項開始,MiR一直將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去滿足相關的ISO標準,比如ISO/FDIS 3691-4這一新標準?!?br />
在之前的CE認證標準中,AGV被都歸類在無人駕駛工業車輛的分類下,但對AMR缺乏安全規范的描述。對于移動機器人行業,新標準帶來的最顯著的改變是,提出了新的安全架構和安全功能要求以及更規范更全面的驗證方法,對于核心元器件的要求更加嚴格。同時,從ISO/FDIS 3691-4標準的細節介紹也能夠看到,AMR被列入其中。
圖源:ISO官網
劉志豪指出,冬奧會上面多類型機器人全面走紅,背后是產業變遷的影子。傳統機器人更多應用于工業領域,比如汽車制造,從2014年/2015年開始,在包括MiR在內的全行業共同推動下,協作機器人成為熱門應用,發展到今天已經是如火如荼。與此同時,機器人的工作場景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工業機械手臂在圍欄里工作,而目前協作機器人工作在更開放的場景中。這不僅涉及到安全問題,也對協作機器人的靈活性提出了挑戰。
從定義上看,協作機器人就是機器人和人能夠在具體的作業場景中協同合作,讓機器人的高效率和人類的高智慧完美結合?!澳軌蛟诒本┒瑠W會里面的很多復雜場景下工作,那么協作機器人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和軟件算法息息相關,尤其是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的算法?!?劉志豪說到。
在他的解讀下,其實從AGV進化到AMR就是一次機器人自主性的明顯提升。傳統的AGV小車需要磁條或者二維碼來引導其進行移動,相當于沒有自主性。AMR的路線構建則不需要依賴這些輔助設施,只需要在系統中輸入行動的起點和終點,路徑規劃完全由機器人自主完成。
MiR在《由北京冬奧看機器人技術趨勢》中也提到,服務于奧運會的協作移動機器人,面臨著十分多元的場地與室內環境。它們不但需要完成水平移動,更要垂直移動,上下不同樓層,抵達指定區域。這意味著機器人要具備主動認識環境、快速熟悉路線的能力,從而根據每日工作變化,適應新任務。
從這個維度來看,確實只有柔性極高的AMR機器人能夠勝任這個工作。比如,當機器人遇到交流駐足的行人或者臨時堆放的障礙物,AMR有能力重新規劃路線來抵達目標地點。
人機交互也是體現協作機器人自主性的核心指標之一。傳統意義上,人機交互是指機器通過指令輸入或者語音輸入等方式,能夠和人類有良性的互動,而在劉志豪看來,隨著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協作機器人的人機交互還包括機器人如何更好地融入人類的正常生活中。
他在此舉了一個例子,在公共場所,機器人需要通過和電梯的交互,進一步和人類有更好的交互,比如當電梯人滿的時候,機器人能夠獲取到電梯的反饋,將這一部電梯呼叫的指令釋放,然后呼叫下一部電梯,這需要開放機器人接口,提前來做部署。
當然,要讓機器人具備更高的靈活性,那么AMR機器人還需要有很好的擴展性能,
我們再回頭看北京冬奧會上協作機器人的工作任務,泡茶、送餐、帶路、消毒等樣樣精通,而這同樣展示出了AMR機器人和模塊以及其他類型機器人的完美融合。
根據劉志豪的介紹,MiR的AMR能夠搭配數十種頂部模塊,從單純的運輸類機器人,變為消毒機器人、智能叉車等。目前,這種具有擴展功能的AMR在醫院和機場等場景都有部署。“之前我們和歐洲的客戶簽署了一份戰略協議,目前整個歐洲地區醫院的消毒都是由我們打造的消毒機器人來處理?!?br />
應用于醫療場景的MiR機器人
集成協作移動機器人和協作手臂機器人兩項功能于一身的新型機器人,我們稱之為復合機器人。復合機器人兼具了AMR行駛底盤自主導航的能力,以及協作機器人手臂精準的抓取、識別、上下物料等功能,能夠承擔更多樣且精細的任務。
協作機器人在北京冬奧會大放光彩之后,劉志豪認為,這也會對整個行業起到促進作用,醫院、護理院、養老院和機場等場景會引入更多的協作機器人,他可以將其歸類到消費級需求。相較于工業級機器人,消費級機器人的尺寸要求更小,當然載重能力也不需要那么大,但機器人的主要產品特性是不變的,包括安全性、智能性、自主性、靈活性等。并且,由于消費級市場人員更密集,這些特性都將得到增強。
談到MiR在消費級領域的后續發展,劉志豪表示,MiR將通過創新、安全、穩定的機器人為客戶賦能,在總擁有成本(TOC)更低的情況下幫助客戶提升效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6瀏覽量
208427 -
AMR
+關注
關注
3文章
438瀏覽量
303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
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這個是本書的第二部分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機器人計算系統,自主機器人的感知系統,自主機器人的定位系統,自主機器人
發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影響與發展,提供了全球及國內行業趨勢的見解。書中詳細討論了這一新興領域面臨的諸多挑戰,從應用的不確定性、昂貴的成本到倫理問題,為讀者呈現了當前形勢的現實視角。
接下來,書中深入探討了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歷史
發表于 12-28 21:12
MiR推出MC600移動協作機器人
近日,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的領導者Mobile Industrial Robots(MiR)推出了全新的MC600移動協作機器人。這款機器人進一步豐富了MiR Go認證產品系列,展現了M
協作機器人TM25S:高效人機協作改變傳統作業方式
歐姆龍協作機器人改變了傳統工廠的工作方式,不再需要安全隔離柵,專為多品種、小批量生產而設計,速度可與工人相媲美,實現高效人機協作。 ? 兼顧工人的安全和工廠的生產效率 TM25S協作
協作機器人要實現0.03mm路徑精度有多難
協作機器人,長期以來被套上“精度低”的魔咒。 一方面,協作機器人與傳統工業機器人具有不同的設計理念和產品定位,區別于傳統工業
優傲機器人升級高負載協作機器人,助力客戶生產效率飛躍
全球領先的協作機器人制造商優傲機器人(Universal Robots,簡稱“優傲”)今日宣布了一項令人矚目的產品升級:其新一代高負載協作機器人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趨勢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趨勢呈現出多元化、智能化和廣泛應用的特點。 一、智能化與自主化 人工智能(AI)與機器學習 : AI和機器學習在機器人領域的
協作機器人拽拖示教詳解
? ? ? 協作機器人的拖動示教是一種簡化機器人編程的方法,通過人類操作員直接引導機器人進行任務執行,而無需進行復雜的編程。下面是關于協作
醫療機器人發展現狀與趨勢
醫療機器人作為醫療領域與現代機器人科技的融合體,正逐步引領醫療服務向更高效、更精準的方向發展。以下是對醫療機器人發展現狀與趨勢的詳細分析:
探索機器人快換盤技術的未來之路:智能化與協作的革新
機器人快換盤技術正經歷變革,AI、機器學習、傳感器、機器視覺及協作技術將推動其智能化、高效化、靈活化發展,提升生產效率,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力
Al大模型機器人
金航標kinghelm薩科微slkor總經理宋仕強介紹說,薩科微Al大模型機器人有哪些的優勢?薩科微AI大模型機器人由清華大學畢業的天才少年N博士和王博士團隊開發,與同行相比具有許多優勢:語言
發表于 07-05 08:52
海默機器人榮獲“中國協作機器人創新產品獎”:創新引領,智造未來
在近日落幕的OFweek2024(第十三屆)中國機器人產業大會暨中國機器人行業年度評選頒獎典禮上,表彰了一批驅動中國機器人行業的領軍企業、創新產品技術、領袖人物和創新模式,樹立行業標桿
PCB行業:用協作機器人,就選大族機器人
近年來,電子產業的爆發式需求,讓PCB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加激烈的行業競爭。為了在擁擠的風口屹立不倒,許多PCB廠家選用協作安全、柔性生產、使用簡單和部署快捷的協作機器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