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日前消息,過去漲價幾十倍的MCU,如今開始出現報價雪崩潮,尤其是消費類應用領域,更傳出全球五大MCU廠商產品價格腰斬的消息。
最近兩個月,半導體不斷傳出砍單降價的消息,除了MCU,還有驅動IC、電源管理IC等,從缺貨漲價到價格腰斬,半導體市場為何出現如此大的反轉?
MCU等芯片價格下降超一半以上
過去一年多以來,芯片缺貨漲價是業界關心的重點話題,在芯片漲價潮中,MCU漲勢最為兇猛,有企業表示,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市場對MCU的需求就開始增加,從那時候起,MCU的平均銷售價格每個季度都在上漲。
除了芯片原廠為了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而頻繁調漲價格之外,不少芯片從原廠到代理商、下游經銷商,最后到終端廠商那兒價格更是再經歷了幾輪漲價,有芯片分銷行業的人士介紹,貨經過多少手,就意味著有多少人可以囤貨、抬價,可能中間每一環漲三五成,到最后價格就漲了幾倍甚至是幾十倍。
在芯片漲價潮中,MCU的漲勢也是最為兇猛的,現貨市場上MCU芯片報價成倍甚至幾十倍上漲,比如NXP的FS32K144HAT0,從最低的24元漲到高達600元。ST眾多熱門通用MCU系列過去都有不同幅度的價格上漲。除了國際大廠,國內的兆易創新、中穎電子、上海貝嶺等廠商的MCU產品也呈現不同幅度的價格上漲。
然而如今已經是完全是不同的局面,年后ST的MCU產品出現穩定降價,包括32位MCU103、105系列、407系列,8位的STM8S003等產品,有消息稱,ST的STM32F103C8T66目前已經從3月的70元攔腰降價到32元,STM32F103RCT6從一季度的百元高位跌回2位數價格。
據業內人士透露,過去一年多時間,芯片缺貨嚴重,價格水漲船高,經銷商紛紛囤積MCU,庫存可維持三到四個月,而如今芯片經銷商都在采取行動,開始低價銷售消費類MCU,中國臺灣盛群半導體Armstrong Tsai此前表示,小型家用電器MCU價格下跌趨勢較為明顯。
不僅僅是MCU,各類芯片產品價格都在下滑,有消息稱,TI已向下游客戶發函,表示隨著三季度產能釋放,下游供需失衡狀況將得到緩解,TI是全球模擬芯片龍頭,這可能也就意味市場緊缺的模擬芯片也不缺了,而且據透露,如今TI的產品價格大部分已經比高位時候下降了三到四成,個別型號的產品甚至已經降價超過一半。
市場需求下滑,原廠產能釋放,芯片供需失衡
這波芯片價格大幅下降,一是因為手機、電腦等消費市場需求放緩,致使對芯片的需求減少;二是廠商此前擴產建廠,不少產能開始逐漸釋放,芯片整體逐漸呈現出供過于求的局面。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預測,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將同比下滑3%,Gartner日前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全球PC和智能手機出貨量都將出現萎縮,預測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比去年減少18%。
手機廠商時常傳出砍單的消息,三星、小米等主要的安卓手機在3月底再度砍了約1億支訂單,三星也下修2022年手機出貨目標約10%,至2.75億支。筆記本電腦品牌華碩與宏碁也面臨高庫存,低需求,根據財報,兩家公司庫存分別高達154天與80天。
可以看到消費終端需求疲軟,正在影響上游產業鏈,高通、英特爾等芯片巨頭企業都開始了砍單行動,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的消息,高通已砍驍龍8系列訂單約10-15%,并預計年底將把兩款旗艦移動芯片降價30-40%,以出清庫存。
美光科技最新財報也給出了悲觀預期,該公司預計其第四財季營收約為72億美元,遠低于分析師預測的91.4億美元,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手機和個人電腦端需求疲軟。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Sanjay Mehrotra此前在采訪中表示,世界正處于一個快速變化和不確定的環境中,消費者支出在電子設備方面肯定會下降。Mehrotra和他的高管在電話會議上表示,他們正在削減建設新工廠和設備的支出,以減緩產出的增長。美光及其競爭對手歷來都在經濟景氣時期過度生產芯片,導致經濟低迷時存有大量庫存。
Omdia半導體首席分析師何暉認為,消費電子放緩的根本原因,除了疫情需求放緩外,還有手機整體換機周期變長,加上疫情后經濟不確定性導致消費電子欲望降低,目前不僅僅是中國如此,全球世界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市場需求低迷,產能逐漸釋放,除了原廠面臨需要砍單清庫存的局面之外,不少中間囤貨上更是面臨清庫存的難題,去年芯片嚴重缺貨,價格水漲船高,不少中間商大量囤積芯片,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中間商最夸張的月份,倉庫芯片囤到都堆不下,如今短短幾個月時間,價格出現大幅下滑,囤貨的中間商也急于出售囤積的貨物。
消費市場需求疲軟,而車用芯片仍然面臨短缺
據行業人士分析,目前整個半導體行業進入了下行周期,不過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放緩,價格下降,而汽車領域仍然處于缺芯的狀態。
汽車核心零部件廠商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此前表示,目前其芯片產品平均只能滿足汽車廠商31%的需求,預計下半年供給率可以提升到50%至60%,他認為缺芯仍然是需要關心的主題。
從需求層面來看,近年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迅速,這使得汽車對芯片的需求大幅提升,比如MCU,據估計,一輛汽車需要20-30個MCU,未來豪華車型可能需要多達100個MCU。而從生產供應來看,車用MCU主要基于8英寸晶圓制造,產能主要集中在海外IDM廠商以及臺積電,對于汽車來說,芯片仍然供應不足。
最近兩個月,半導體不斷傳出砍單降價的消息,除了MCU,還有驅動IC、電源管理IC等,從缺貨漲價到價格腰斬,半導體市場為何出現如此大的反轉?
MCU等芯片價格下降超一半以上
過去一年多以來,芯片缺貨漲價是業界關心的重點話題,在芯片漲價潮中,MCU漲勢最為兇猛,有企業表示,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市場對MCU的需求就開始增加,從那時候起,MCU的平均銷售價格每個季度都在上漲。
除了芯片原廠為了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而頻繁調漲價格之外,不少芯片從原廠到代理商、下游經銷商,最后到終端廠商那兒價格更是再經歷了幾輪漲價,有芯片分銷行業的人士介紹,貨經過多少手,就意味著有多少人可以囤貨、抬價,可能中間每一環漲三五成,到最后價格就漲了幾倍甚至是幾十倍。
在芯片漲價潮中,MCU的漲勢也是最為兇猛的,現貨市場上MCU芯片報價成倍甚至幾十倍上漲,比如NXP的FS32K144HAT0,從最低的24元漲到高達600元。ST眾多熱門通用MCU系列過去都有不同幅度的價格上漲。除了國際大廠,國內的兆易創新、中穎電子、上海貝嶺等廠商的MCU產品也呈現不同幅度的價格上漲。
然而如今已經是完全是不同的局面,年后ST的MCU產品出現穩定降價,包括32位MCU103、105系列、407系列,8位的STM8S003等產品,有消息稱,ST的STM32F103C8T66目前已經從3月的70元攔腰降價到32元,STM32F103RCT6從一季度的百元高位跌回2位數價格。
據業內人士透露,過去一年多時間,芯片缺貨嚴重,價格水漲船高,經銷商紛紛囤積MCU,庫存可維持三到四個月,而如今芯片經銷商都在采取行動,開始低價銷售消費類MCU,中國臺灣盛群半導體Armstrong Tsai此前表示,小型家用電器MCU價格下跌趨勢較為明顯。
不僅僅是MCU,各類芯片產品價格都在下滑,有消息稱,TI已向下游客戶發函,表示隨著三季度產能釋放,下游供需失衡狀況將得到緩解,TI是全球模擬芯片龍頭,這可能也就意味市場緊缺的模擬芯片也不缺了,而且據透露,如今TI的產品價格大部分已經比高位時候下降了三到四成,個別型號的產品甚至已經降價超過一半。
市場需求下滑,原廠產能釋放,芯片供需失衡
這波芯片價格大幅下降,一是因為手機、電腦等消費市場需求放緩,致使對芯片的需求減少;二是廠商此前擴產建廠,不少產能開始逐漸釋放,芯片整體逐漸呈現出供過于求的局面。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預測,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將同比下滑3%,Gartner日前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全球PC和智能手機出貨量都將出現萎縮,預測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比去年減少18%。
手機廠商時常傳出砍單的消息,三星、小米等主要的安卓手機在3月底再度砍了約1億支訂單,三星也下修2022年手機出貨目標約10%,至2.75億支。筆記本電腦品牌華碩與宏碁也面臨高庫存,低需求,根據財報,兩家公司庫存分別高達154天與80天。
可以看到消費終端需求疲軟,正在影響上游產業鏈,高通、英特爾等芯片巨頭企業都開始了砍單行動,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的消息,高通已砍驍龍8系列訂單約10-15%,并預計年底將把兩款旗艦移動芯片降價30-40%,以出清庫存。
美光科技最新財報也給出了悲觀預期,該公司預計其第四財季營收約為72億美元,遠低于分析師預測的91.4億美元,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手機和個人電腦端需求疲軟。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Sanjay Mehrotra此前在采訪中表示,世界正處于一個快速變化和不確定的環境中,消費者支出在電子設備方面肯定會下降。Mehrotra和他的高管在電話會議上表示,他們正在削減建設新工廠和設備的支出,以減緩產出的增長。美光及其競爭對手歷來都在經濟景氣時期過度生產芯片,導致經濟低迷時存有大量庫存。
Omdia半導體首席分析師何暉認為,消費電子放緩的根本原因,除了疫情需求放緩外,還有手機整體換機周期變長,加上疫情后經濟不確定性導致消費電子欲望降低,目前不僅僅是中國如此,全球世界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市場需求低迷,產能逐漸釋放,除了原廠面臨需要砍單清庫存的局面之外,不少中間囤貨上更是面臨清庫存的難題,去年芯片嚴重缺貨,價格水漲船高,不少中間商大量囤積芯片,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中間商最夸張的月份,倉庫芯片囤到都堆不下,如今短短幾個月時間,價格出現大幅下滑,囤貨的中間商也急于出售囤積的貨物。
消費市場需求疲軟,而車用芯片仍然面臨短缺
據行業人士分析,目前整個半導體行業進入了下行周期,不過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放緩,價格下降,而汽車領域仍然處于缺芯的狀態。
汽車核心零部件廠商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此前表示,目前其芯片產品平均只能滿足汽車廠商31%的需求,預計下半年供給率可以提升到50%至60%,他認為缺芯仍然是需要關心的主題。
從需求層面來看,近年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迅速,這使得汽車對芯片的需求大幅提升,比如MCU,據估計,一輛汽車需要20-30個MCU,未來豪華車型可能需要多達100個MCU。而從生產供應來看,車用MCU主要基于8英寸晶圓制造,產能主要集中在海外IDM廠商以及臺積電,對于汽車來說,芯片仍然供應不足。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323瀏覽量
352654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4瀏覽量
2226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DS8668采樣通道存在直流量偏置的原因?
我在使用ADS8668來進行信號采樣時發現一個問題,AD接入電路后將導致運放輸出端存在100mV的直流量,經過運放放大幾十倍后在運放輸出端就變成了4V左右的直流量,嚴重影響后級電路的工作,使用隔直
發表于 11-22 06:33
中國半導體的鏡鑒之路
年簽訂了第二份美日半導體協議,1992年,日本進入了衰落期,1992年是美國再次奪得世界半導體寶座的那一年。美國人沒有縱容日本再次崛起,從1992年開始連續壓制到了2018年,全世界前十
發表于 11-04 12:00
國產MCU廠商,靠什么從內卷中脫穎而出?
導語在當下內卷的大環境下,航順芯片是如何消除內卷,突破高端的?當前,全球半導體行業正經歷寒冬。受經濟環境疲軟、消費需求減弱、庫存調整等因素影響,半導體市場增速顯著放緩。在這種背景下,半導體
![國產<b class='flag-5'>MCU</b>廠商,靠什么<b class='flag-5'>從</b>內卷中脫穎而出?](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3/6D/wKgaoWcXSA6Ab8NCAABoLavdfNw365.png)
用opa842連了個簡單的跟隨器,就是輸出端直接反饋到反向端,為什么輸出會衰減為一半?
我用opa842連了個簡單的跟隨器,就是輸出端直接反饋到反向端,為什么輸出會衰減為一半?
第二個問題,用opa842連個同相放大器(反饋網絡電阻為1:1),為什么輸出會放大十倍甚至幾十?
發表于 09-19 07:50
VCA820在放大倍數大于5倍左右時,出現頻率為幾十M左右的雜波怎么解決?
使用VCA820做放大器,電路圖如圖所示:(使用滑動變阻器R4分壓改變VG端的電壓,RL是負載電阻)
測試時現象:
!!!!在放大倍數大于5倍左右時,出現頻率為幾十M左右的雜波
同時芯片VCA820很燙
發表于 09-11 06:24
OPA657搭了數據手冊中提供的放大十倍的測試電路,結果輸出一直是7V多,為什么?
我用OPA657,搭了數據手冊中提供的放大十倍的測試電路,結果輸出一直是7V多什么情況 , 求指教!!!
發表于 09-05 08:21
臺積電3/5納米制程技術漲價計劃:引領半導體行業新趨勢
近日,全球半導體制造業的領頭羊——臺積電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計劃自2025年1月1日起對旗下3/5納米制程技術進行價格調整。這一舉措無疑將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掀起波瀾,尤其是針對AI產品
功率半導體市場迎飛躍,預測2035年市場規模將增4.7倍
%,市場規模將達到2813億日元。預計到2035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10,763億日元,較2023年水平激增4.7倍。報告指出,功率半導體
![功率<b class='flag-5'>半導體</b><b class='flag-5'>市場</b>迎飛躍,預測2035年<b class='flag-5'>市場</b>規模將增4.7<b class='flag-5'>倍</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A/A9/wKgaomZVRq2AaeLHAAA2Q4EJSBI158.png)
RISC-V為何如此重要?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編譯自xda-developersRISC-V正在緩慢而悄然地改變CPU市場。RISC-V在過去幾年中一直是行業流行語,它正在慢慢改變半導體市場
![RISC-V<b class='flag-5'>為何如此</b>重要?](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E/DC/poYBAGLCjeiALm_WAAAYmfR7Qec474.png)
高盛談HBM四年十倍市場 受益于AI服務器持續增長
高盛談HBM四年十倍市場 受益于AI服務器持續增長 AI需求爆發引發HBM存儲水漲船高,高盛認為HBM供不應求的情況未來幾年或將持續,高盛預計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到2026年前增長1
半導體發展的四個時代
臺積電的 Suk Lee 發表了題為“摩爾定律和半導體行業的第四個時代”的主題演講。Suk Lee表示,任何試圖從半導體行業傳奇而動蕩的歷史中發掘出一些意義的事情都會引起我的注意。正如臺積電所解釋
發表于 03-27 16:17
功率半導體與MCU芯片價格上漲
自2022年至今,從二極管到MOSFET等功率器件,再到各類用途的MCU芯片均歷經供求反轉及大幅降價。受整體經濟疲軟影響,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下滑,企業紛紛集中精力清理庫存。直至2024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