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新興的超寬帶隙導體,氧化鎵擁有4.9~5.3eV的超大帶隙。作為對比,SiC和GaN的帶隙為3.3eV,而硅則僅有1.1eV,那就讓這種新材料擁有更高的功率特性以及深紫外光電特性,再加上其熱穩定性以及人工晶體襯底低成本合成,讓開發者可以有望基于此開發出小型化,高效的、性價比優良的超大功率晶體管。這也許是為什么在以SiC和GaN為代表的寬帶隙(WBG)半導體器件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的時候,Ga2O3仍然吸引了開發者廣泛興趣的原因。
而在這方面,日本則相對處于領先地位。
早在2012 年,日本Novel Crystal Technology(下簡稱“NCT”)公司就實現了 2 英吋氧化鎵晶體和外延的突破;2014 年,日本NCT實現 2 英吋氧化鎵材料的批量產業化;2017 年,日本 FLOSFIA 實現了低成本亞穩態氧化鎵(α相)材料的突破;2018 年,日本NCT實現了 4 英吋氧化鎵材料的突破,日本 FLOSFIA 實現了α相氧化鎵外延材料的批量化生產,2019 年日本田村實現 4 英吋氧化鎵的批量產業化,同年 2019 年,日本田村實現 6 英吋氧化鎵材料的突破;其中晶體原坯的厚度也是由 5mm 向 25mm 實現突破。
日本氧化鎵的新進展
近日,據eetJP的報道,FLOSFIA是京都大學的一家開發氧化鎵(Ga2O3)功率器件的風險公司,預計將于2022年開始批量生產SBD(肖特基勢壘二極管)。
該公司在“TECHNO-FRONTIER 2022”(2022 年 7 月 20 日至 22 日 / Tokyo Big Sight)上展出,并展出了配備了使用氧化鎵的 SBD“GaO SBD”的評估板。GaO SBD 的最大額定電壓為 600V,正向電流 (I f ) 為 10A?!笆紫龋覀兊哪繕耸菐装偻叩?a target="_blank">電源。:FLOSFIA 功率器件事業部總經理 Takuto Ikawa 表示?!斑^去一年,我們繼續發送 GaO SBD 樣品,并獲得了積極評價?!盩akuto Ikawa 接著說。
展臺上,除了FLOSFIA評估板外,還展出了搭載Wakoken制造的GaO SBD的DC-DC轉換器。這個意義很大。“如果沒有市場采用記錄,像 GaO SBD 這樣的新設備很難傳播,”Ikawa 解釋說。因此,如果有一家公司雇用或介紹了一家公司,那么雇用案件的數量可能會因此增加。“我希望能夠在一年后的展會上展示帶有 GaO SBD 的最終產品,”Ikawa 說。
FLOSFIA 的氧化鎵功率器件使用一種稱為α-Ga2O3的材料。氧化鎵具有不同晶形的β-Ga2O3,結構更穩定。然而,由于α型在帶隙等特性方面優越(Si的帶隙值(eV) 為1.1,SiC為3.3, Ga2O3為5.3 。這個5.3是一個α型數值,對于β型來說略低一些),FLOSFIA專注于α-Ga2O3的開發。FLOSFIA擁有獨特的成膜技術“霧干法”,可以生產出穩定且具有優異特性的α-Ga2O3?!霸谶@一點上,除了我們的霧干法之外,很難生產穩定的α型氧化鎵,”Ikawa先生解釋道。
盡管氧化鎵功率器件仍處于功率器件市場的早期階段,“許多研究成果已在學術團體等上公布。但其中大部分以β-Ga2O3“從這個意義上說,α型是最接近實際用途的功率器件,”他說。
今年年初,日本從事半導體研發的Novel Crystal Technology(NCT,埼玉縣狹山市)發布消息稱,該公司與日本酸素控股旗下的大陽日酸、東京農工大學一起,成功實現了氧化鎵功率半導體的6英吋成膜。由于可在較大晶圓上成膜,估計可大幅削減晶圓生產成本。氧化鎵功率半導體被期待幫助純電動汽車(EV)等減少電力消耗。
這是作為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戰略項目實現的研發。大陽日酸和東京農工大學開發了可按6英吋晶圓進行成膜的裝置。
以往的技術只能在最大4英吋晶圓上成膜,NCT在世界上首次實現6英吋的成膜。有助于削減生產成本,有望把成本降到「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的三分之一」(NCT相關人員)。
據NCT預測,氧化鎵晶圓的市場到2030年度將擴大到約590億日元規模。該公司的目標是在確立晶圓量產技術后,2024年度銷售晶圓的量產裝置。將銷售給大型功率半導體廠商,用于實現純電動汽車等的節能。
同樣是在今年上半年,源自日本東北大學的初創企業C&A與東北大學教授吉川彰的研發團隊開發出一種技術,能以此前100分之1的成本制造有助于節能的新一代功率半導體的原材料“氧化鎵”。新技術不需要昂貴的設備,成品率也將提高。計劃在2年內制造出實用化所需的大尺寸結晶。
研發團隊開發出了通過直接加熱原料來制造氧化鎵結晶的設備,制造出了最大約5厘米的結晶。將原料裝入用水冷卻的銅質容器,利用頻率達到此前約100倍的電磁波,使原料熔化。
傳統方法是加熱使用貴金屬銥制造的容器,熔化其中的材料,制造結晶。要制造直徑約15厘米的實用性結晶,僅容器就需要3000萬~5000萬日元,還存在結晶的質量不夠穩定等課題。
據稱由于不需要昂貴的容器等原因,利用新方法能以目前約100分之1的成本制造氧化鎵結晶。力爭在2年內制造出直徑15厘米以上的結晶。
現在的功率半導體主要把硅用于基板,但課題是會產生電力損耗。氧化鎵與碳化硅(SiC)、氮化鎵(GaN)等一起,作為新一代材料受到期待。據稱氧化鎵的電力損耗在理論上僅為硅的約3400分之1、碳化硅的約10分之1。
如果純電動汽車(EV)的馬達驅動用電源采用氧化鎵制的功率半導體,就算電池容量相同,也能行駛更遠距離。C&A和東北大學的團隊將利用新方法降低此前成為瓶頸的生產成本,推動實用化。
據日本富士經濟的統計顯示,2016 年,氧化鎵在日本市場的銷售情況大概為 5 億日元,在2020、2025、2030三個節點時間,氧化鎵的市場也將會有數百倍的明顯增長趨勢。根據他們的觀點,這種新材料的增長幅度低于發展20 多年的 SiC 材料,但是高于襯底材料還沒有得到較好解決的GaN。
氧化鎵正在逐漸成為半導體材料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審核編輯 :李倩
-
半導體材料
+關注
關注
11文章
552瀏覽量
29660 -
新材料
+關注
關注
8文章
390瀏覽量
21362 -
氧化鎵
+關注
關注
5文章
76瀏覽量
10318
原文標題:半導體材料界新星氧化鎵取的新進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wc_ysj,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