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輸血是現代醫療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一袋血液有時候可以直接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在手術治療中,血液可以解決醫療上的大量問題??梢坏┭汗芾聿划敚矔屖褂谜叽嬖诓豢赡绲陌踩[患。許多由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諸多問題都是因為采集血液不規范與血液儲存混亂而造成的。
血液管理業務的一般流程為:獻血登記-體檢-血樣檢測-采血-血液入庫-在庫管理(成分處理等)-血液出庫-醫院提供給患者使用(或制成其他血液制品)。在此過程中,常涉及到大量的數據信息,包括獻血者的資料、血液類型、采血時間、地點、經手人等。大量的信息給血液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加上血液是一種非常容易變質的物質,如果環境條件不適宜,血液質量即遭到破壞,所以血液在存儲和運輸過程中,質量的實時監控也十分關鍵。所以在血液管理系統中,能夠有效的將RFID于傳感器技術相結合,這樣就能解決上述所面臨的問題。
因此,在血液管理系統中采用RFID技術,對保證血液質量、保障臨床用血的安全和受血者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RFID技術在血液管理中的應用
RFID技術能夠為每袋血液提供唯一的身份,并為其存入相應的信息,這些信息與后臺數據庫相連,因此血液在流通過程中能全程受到RFID系統的監控。以往的血液出入庫費時費力,使用前還需要人工進行信息核對;采用RFID技術后,無需精準定位就能大批量地對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傳遞、核對與更新,加快了血液的出入庫識別,還避免了人工核對出現的差錯。同時,RFID的非接觸識別特性還可以確保血液在不受到污染的條件下進行識別和檢測,減小了血液受污染的可能性,而且他還不怕灰塵、污漬、低溫等,能夠在存儲血液的特殊環境下保持正常工作。
系統硬件結構
一個典型的RFID系統主要有射頻電子標簽、讀寫器和應用系統3部分組成。在實際應用中,電子標簽附著在血液樣品容器上。讀寫器即是讀出裝置,可無線接觸地讀取并識別電子標簽上所保存的信息,并通過計算機對血液樣品進行信息的采集、處理和傳輸,首先由人工獲得血液樣本,然后通過血液分析儀分析獲得數據并重新編碼,將編碼后的數據傳輸到后臺醫院信息系統和實驗室信息系統數據管理中心,最后將該數據通過讀寫器寫入到RFID電子標簽中,并將該血液樣本貼上相應的標簽,這樣就完成了血液樣本信息的采集。在每次血液流通使用過程中,都要更新數據庫和標簽中的信息,以便使數據中心的信息、標簽中的數據以及血液實際信息相一致。
血液管理是一項不允許出錯的工作,將RFID技術運用于其中,不僅使整個供應鏈管理可見、透明、不受污染,還使信息、質量等得到了實時監控與互聯跟蹤,真正將血液管理信息化、醫療管理信息化工作延伸到了末梢,落到了實處,使完全個體化的人文關懷得到了實現。
審核編輯:湯梓紅
-
RFID
+關注
關注
388文章
6191瀏覽量
238543 -
射頻識別
+關注
關注
8文章
578瀏覽量
390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