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在LTE以及5G Release 15中,UE和網絡側是通過Msg1/2/3/4完成交互(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實現UE入網,在最新的協議中,這一過程又叫4-Step RACH。為了進一步優化UE接入的流程,降低時延,減少額外的信令開銷,5G Release 16定義了2-Step RACH,也就是UE和網絡側只需要MsgA和MsgB即可完成隨機接入。
目錄
1.4-Step RACH介紹
1.1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
1.1.1 Msg1
1.1.2 Msg2
1.1.3 Msg3
1.1.4 Msg4
1.2基于非競爭的隨機接入
2.2-Step RACH介紹
2.1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
2.1.1 MsgA
2.1.2 MsgB
2.2基于非競爭的隨機接入
1.4-StepRACH介紹
在介紹2-Step RACH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回顧一下4-Step RACH的內容。
4-Step RACH包含了CBRA(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和CFRA(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基于非競爭的隨機接入)。其中,CBRA主要用于初始RRC連接建立、RRC連接重建,以及從RRC Inactive或者RRC Idle恢復到RRC Connected狀態等,而CFRA一般常用于小區間的切換或者UE定位,在5G中,CFRA還用于NSA下,UE在連上LTE后去聚合NR載波。
1.1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
這里以UE初始接入來介紹一下CBRA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的內容。
1.1.1 Msg1
UE從preamble pool中隨機選擇一個在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隨機接入信道)上發起基于競爭(Contention-Based)的隨機接入,因此可能會存在多個不同的UE在相同時間選擇相同的preamble發起隨機接入。
UE在發送preamble之后,會計算與PRACH occasion相關聯的RA-RNTI,以便接收對應RA-RNTI的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隨機接入響應),其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RA-RNTI= 1 + s_id + 14 × t_id + 14 × 80 × f_id + 14 × 80 × 8 × ul_carrier_id
其中:
?s_id是PRACH occasion的第一個OFDM符號的索引(0 ≤ s_id < 14);
?t_id是系統幀中PRACH occasion的第一個時隙的索引(0 ≤ t_id < 80);
?f_id是頻域中的PRACH occasion的索引(0 ≤ f_id < 8);
?ul_carrier_id是用于preamble傳輸的UL載波(0表示普通上行載波,1表示SUL載波)。
此外,UE的preamble實際發射功率主要由網絡側下發RRC層的SIB消息指示。
其中:
?preambleReceivedTargetPower,UE用于傳輸preamble的初始功率;
?preambleTransMax是preamble的最大發送次數。如果初始接入過程失敗,但是還沒有達到最大嘗試次數preambleTransMax,則可以繼續傳輸preamble,如果達到最大次數,則本次隨機接入過程結束;
?powerRampingStep是每次接入失敗后,UE下次接入時提升的發射功率。在這個過程中采用的是開環功控的方式,如果上一次Msg1發送失敗,則UE在下一次增加發射功率,以提高接入成功率。
關于preamble的其他知識:
在LTE和5G NR中,每個小區總共有64個可用于隨機接入的preamble序列,一部分用于CBRA,另一部分則用于CFRA,具體可用于CBRA的preamble數是通過SIB消息中的totalNumberOfRA-Preambles來知會UE。
用于CBRA的preamble序列又可以分為group A和group B,group A preamble的數目通過SIB消息中的numbuerOfRA-PreamblesGroupA指示。當然,如果numbuerOfRA-PreamblesGroupA和totalNumberOfRA-Preambles相等的話,就說明該小區不存在group B的preamble。
而group A和group B中preamble序列的區別主要是用于傳輸Msg3信息的大小,UE通過選擇group A或者group B中的preamble,收到Msg1的網絡側就可以知道需要給UE分配多少資源用于傳輸Msg3。
1.1.2 Msg2
UE發送了preamble之后,將在RA response window持續地內監聽PDCCH(攜帶DCI format 1_0,用RA_RNTI加擾),以接收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隨機接入響應)。如果在RAR時間窗內沒有接收到網絡側回復的RAR,則認為此次隨機接入過程失敗。
RAR時間窗由網絡側通過RRC層的SIB消息下發給UE。比如sl20表示連續的20個slot,用于發送了preamble后,UE監聽PDCCH信道是否存在網絡側回復的RAR。
網絡側在解碼preamble時,也獲得了該preamble的時頻位置,進而知道了RAR中需要使用的RA-RNTI,將DCI用該RA-RNTI加擾后通過PDCCH發送出去,UE在PDCCH公共搜索空間上獲取DCI信息,通過DCI指示的時頻位置去檢測PDSCH,并在PDSCH上解碼所攜帶的RAR信息,當UE成功地接收到一個 RAR(使用前面介紹的 RA-RNTI 來解碼),且該RAR中的preamble與UE發送的preamble相同時,則認為成功接收了RAR,獲得了上行資源(UL grant),可以發送上行數據了。
如下是一個典型RAR MAC PDU介紹:
?E表示extension bit,“0”和”1”代表后面是否會接著其他的MAC subPDU數據要傳輸;
?T表示type bit,“0”代表后續會傳輸backoff indicator信息,“1”代表后續會傳輸RAPID信息;
?R表示reserved bit,置為“0”;
?BI表示backoff indicator,指定了UE在RAR失敗后重發preamble前需要等待的時間范圍(在該時間區間內選取一個隨機值),如果接入的UE多,則該值可以設置得大些;如果接入的UE少,該值就可以設置得小一些,以降低沖突的概率;
?RAPID表示random access preamble identifier,為網絡側在檢測preamble時所得到的preamble index。如果UE發現該值與自己發送preamble時使用的索引相同,則認為成功接收到對應的RAR;
?UL Grant指示了用于承載Msg3的PUSCH的時頻位置等信息;
?Temporary C-RNTI,用于在后續的隨機接入過程中作為UE的ID標記;
?TimingAdvance,用于指定 UE 上行同步所需要的時間調整量。
***需要注意的是,1 個 RAR MAC PDU 包含 1 個或多個RAR。使用相同 PRACH 資源發送 preamble(preamble 不一定相同)的所有 UE 都監聽相同的 RA-RNTI 加擾的 PDCCH,并接收相同的RAR MAC PDU,但不同 preamble index 對應不同的 RAR。不同 PRACH 資源(時頻位置不同)發送的 preamble 對應的 RAR 不能復用到同一個 RAR MAC PDU 中。
這里還需要再介紹一下為什么需要配置timing advance:
隨機接入過程的一個重要作用是上行同步,由于不同UE距離網絡設備(比如基站)的距離不一樣,傳輸時延不一樣,會導致多徑效應。為了保證上行傳輸的正交性,就要求來自同一子幀但不同頻域資源(不同的RB)的不同UE的信號到達網絡側的時間基本上是對齊的,網絡側只要在循環前綴(cyclic prefix)范圍內接收到UE所發送的上行數據,就能夠正確地解碼上行數據。這個同步是通過UE發送random access preamble序列,網絡側估計出時延,在下發的RAR中攜帶timing advance command給UE來完成的,UE根據timing advance command來調整發送時刻。
1.1.3Msg3
Msg3在PUSCH上傳輸,采用HARQ機制,這里UE使用的PUSCH時頻資源是通過Msg2中的UL grant所指示的。UE發送Msg3后會啟動競爭解決定時器 (ra-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網絡側通RRC層的SIB消息下發)持續地監聽PDCCH。
在不同場景,Msg3 對應不同類型的消息:
a.初始接入,為 RRCSetupRequest;
b.重建,為RRCReestablishmentRequest;
c.從RRC Inactive接入,為RRCResumeRequest。
以初始接入為例:
如果網絡側配置了5G-S-TMSI,那么UE會將RRCSetupRequest中的ue-identity配置為ng-5G-S-TMSI-Part1,否則的話將一個0..239-1的隨機數作為ue-identity。
1.1.4 Msg4
網絡側從眾多Msg3中隨機選擇一個,將其封裝成一個contention resolution identity MAC CE,用對應UE的TC-RNTI加擾后,通過PDCCH(攜帶了DCI format 1_0)發送出去,UE用TC-RNTI解擾PDCCH成功,且其中的內容與自己發送的UE ID一致,則認為完成了隨機接入,后續將TC-RNTI變成C-RNTI,并通過PUCCH反饋ACK給網絡側,否則表示競爭解決失敗,需要重新發起隨機接入。
1.2基于非競爭的隨機接入
與CBRA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不同,CFRA基于非競爭的隨機接入的流程相對較為簡單,在UE選擇CFRA發起接入前,網絡側會給UE分配一個專屬的preamble,使得UE在隨機接入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沖突。通過前面對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的介紹,我們知道UE會存在接入失敗的可能,這會加大業務傳輸的時延,而UE在基于非競爭的隨機接入中有自己專屬的preamble,保證了接入的成功性,可以縮短業務恢復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切換是通過RRC重配消息給UE分配一個preamble,其他CFRA場景則是通過PDCCH order來給UE配置preamble的。
CFRA主要用于切換、或者網絡側需要需要傳輸下行數據但是檢測到了上行失步等場景,這里以最常見的切換為例,介紹一下CFRA的相關流程。
在滿足了可以進行切換的場景,比如UE從本小區中心移動到了小區邊緣,且UE上報的鄰區信號高于門限,即可觸發小區切換流程,大致流程如下:
1)原小區向target目標小區發送handover request;
2)目標小區經過admissioncontrol準入控制判決后,向原小區回復handoverrequestacknowledge;
3)然后原小區會下發一條RRC重配消息給UE,該重配消息攜帶了一條分配給對應UE的專屬preamble以及用于傳輸preamble的PRACH信道的時頻資源,對應于CFRA過程中的Msg0,此外還包含了目標小區的Cell ID、頻點、帶寬、bearer等信息,以用于UE向目標小區發起接入,有點類似NSA下讓UE接入NR的重配消息以及SA下SIB消息的內容;
4)UE根據Msg0的指示,在指定的PRACH資源上發送一個專屬preamble用于向目標小區發起隨機接入,對應于CFRA過程中的Msg1。網絡側收到Msg1后,根據Msg1計算上行timing advance,之后網絡側向UE發送RAR隨機接入響應,隨機接入響應中包含timing advance、用于配置PUSCH傳輸資源的UL grant等信息,對應于CFRA過程中的Msg2。當網絡側響應了一條RAR,UE就完成了在目標小區的接入,接著UE會返回一條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的消息。
具體切換過程中的preamble是通過RRC重配消息中的RACH-ConfigDedicatedàCFRA-SSB-Resourceàra-PreambleIndex來指示:
審核編輯:湯梓紅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99瀏覽量
89245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05
原文標題:5G Release 16系列文章:2-Step RACH
文章出處:【微信號:是德科技KEYSIGHT,微信公眾號:是德科技KEYSIGH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5G 外置天線
嵌入式設備中的4G/5G模塊管理
什么是5G NR?
5G為什么叫5G?
5G覆蓋試點背景及相關技術介紹
5G考試基礎試題(含答案)
5G智能網關WIFI功能的測試
5G智能網關WIFI功能的測試
5G NR RACH Preamble類型: Long 和Short Preambles
多家運營商開展基于3GPP Release 15 5G新空口標準的試驗
三星推出基于10nm工藝的3GPP Release 15的5G基帶芯片
5G NR 隨機接入RACH流程(4)-- Msg1功率控制及RA-RNTI的計算資料下載
![<b class='flag-5'>5G</b> NR 隨機接入<b class='flag-5'>RACH</b>流程(<b class='flag-5'>4</b>)-- Msg1功率控制及RA-RNTI的計算資料下載](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5G NR 隨機接入RACH流程(5)-- Msg2資料下載
![<b class='flag-5'>5G</b> NR 隨機接入<b class='flag-5'>RACH</b>流程(<b class='flag-5'>5</b>)-- Msg2資料下載](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