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在各種光纖干涉儀器中,要想得到最大的相干效率,就需要光纖傳播光的偏振態十分穩定。光在單模光纖中傳輸實際上是兩個相互正交的偏振基模,當光纖為理想光纖時傳輸的基模是兩個相互正交的二重簡并態,而實際的光纖由于拉制中會出現不可避免的缺陷,這種缺陷會破壞二重簡并態導致傳輸光的偏振態發生改變,且隨著光纖長度增長這種效應會越來越明顯,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采用保偏光纖。
保偏光纖就是保持光纖中基模的偏振態,其中最為常見的方法是人為地在光纖中引入很大的雙折射,使兩個基模的傳播常數相差很大,這樣兩個基模不易發生耦合從而實現保偏。
圖1. 熊貓保偏光纖結構
目前應用最廣的就是“熊貓”型保偏光纖(如圖1所示【光電讀書注:圖中兩側的應力區摻雜應為氧化硼B2O3】),它是以應力雙折射為主的高雙折射光纖結構,通過摻硼層的線應力經過光彈效應轉換為折射率差,從而引起很高的雙折射。
圖2. 快慢軸示意圖
保偏光纖有兩個主要的傳輸軸,分別稱為光纖的快軸和慢軸(如圖2所示),其中快軸折射率小、光傳輸速度快,慢軸折射率大、光傳輸速度慢。精確測量快慢軸時延差對于評估光纖制備、光器件制造及光通信鏈路非常有意義,使用光頻域反射技術(OFDR)和光矢量分析儀可實現高精度(±0.1ps)地測量保偏光纖快慢軸時延差。
測試實驗
使用OCI1500測量1m長的熊貓保偏光纖快慢軸時延差,設置空間分辨率為10μm,測量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OCI1500測試時延
測得快慢軸距離差為0.0003m,折射率為1.468200,根據時延計算公式{t=(s*n)/c}可計算出快慢軸的實際時延為t=(0.0003*1.468200)/3*10^8=1.47ps。 昊衡科技的光矢量分析系統(OCI-V)可以用來測量偏振相關損耗PDL、偏振模色散PMD、群延時GD、色散CD等光學參數,測量精度可達皮秒(ps)量級。
使用OCI-V測量1m長的熊貓保偏光纖快慢軸時延差,測量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OCI-V測試PMD 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同波長下的PMD值基本一致,讀出保偏光纖的PMD為1.52ps,與OCI1500測得結果僅差0.05ps,認為兩臺儀器測量結果一致。
總結
OFDR光頻域反射技術和光矢量分析儀(OCI-V)都能高精度地測量保偏光纖快慢軸時延差,且光矢量分析儀(OCI-V)能夠測量每個波長下的PMD。使用OCI1500和OCI-V兩臺儀器測量結果誤差在0.1ps以內,可以認為兩臺儀器測量結果一致,且兩設備測量精度可相互印證。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分析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40瀏覽量
52253 -
光纖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952瀏覽量
73619 -
保偏光纖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瀏覽量
8047
原文標題:保偏光纖快慢軸時延差測量
文章出處:【微信號:光電讀書,微信公眾號:光電讀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