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analys發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第二季度,受疫情影響生產中斷,對PC市場造成重大影響。許多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市場正面臨巨大的通脹壓力,而通脹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導致需求受挫,尤其是來自消費領域的需求。
根據Canalys發布的最新報告,由于教育采購與去年同期相比持續下滑,2022年第二季度筆記本電腦連續第三季度下滑,出貨量下降18.6%,至5450萬臺。華為筆記本電腦已成為中國大陸市場的黑馬。在中國大陸市場,排名前五的是聯想(37%)、戴爾(11%)、華為(10%)、華碩(9%)和惠普(7%)。
就增長率而言,華為在第二季度增長了101%,直接翻了一番,戴爾略微增長了1%,而聯想、華碩和惠普的出貨量沒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就市場份額而言,華為目前已躍居第三,距離第二只差一步。根據這一增長趨勢,預計它將在下一季度超越戴爾,贏得中國老牌的第二名。
綜合199it、IT之家和站長之家整合
審核編輯:郭婷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聯想
+關注
關注
3文章
2619瀏覽量
62928 -
筆記本電腦
+關注
關注
9文章
1417瀏覽量
48734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6瀏覽量
25300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國巨產品在筆記本電腦上的應用
國巨(Yageo)作為全球領先的被動元件供應商,其產品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包括筆記本電腦等通信設備。在筆記本電腦上,國巨產品,特別是其貼片電容,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下是國巨產品在筆記本電腦
全球筆記本出貨量增長 第三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5%
筆記本電腦市場已經在逐步回暖,目前已經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正增長。根據TechInsights公布的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在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的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達到5%,達到5
手機筆記本電腦電池和充電器 UL認證如何辦理
筆記本電腦更換電池
(可充電鋰離子或鋰聚合物電池,用于安裝到筆記本。
筆記本電腦充電器/電源適配器
(用于從交流墻上插座供電的外部充電器或適配器連接到筆記本電腦。
手機更換電池
(可充
發表于 10-30 09:02
TechInsights: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5330萬臺
TechInsights發布報告指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實現了5%的同比增長,總量達到5330萬臺。這一成績標志著筆記本電腦市場已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增長態勢。然而,
AI筆記本電腦與普通筆記本電腦的區別 | TCON芯片(Timing Controller)氮化硼散熱膜
AI筆記本電腦與普通筆記本電腦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硬件配置、內存和存儲、預裝軟件、系統優化、價格以及目標用戶等方面。以下是對這些差異的詳細分析:一、硬件配置處理器:AI筆記本電腦
筆記本電腦上電感的應用
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筆記本電腦上電感的應用 貼片功率電感 電壓從5V轉換成0.8V, 儲能與釋能:在筆記本電腦主板的供電電路中,當電路中的開關元件導通時,電感儲存能量,確保筆記本電腦主板各部件能夠持續
2024年Q2客戶端CPU出貨量同比增長10.7%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的最新報告,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CPU市場呈現出復雜而有趣的趨勢。客戶端CPU出貨量同比增長10.7%,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動力,盡管環比略有下降5%。這一增長主要由
筆記本電腦鍵盤亂碼
神舟筆記本電腦,WIN10家庭版,之前一直正常用的,前幾天開機突然發現鍵盤亂碼,在網上查各種解決方法都沒能恢復正常,分析可能是鍵盤壞了,于是網上買新鍵盤自己換上,但故障仍然沒有解決,跟之前一樣
發表于 07-25 09:34
加固筆記本電腦電池使用須知
如果您購買了一款加固筆記本電腦,那么應如何正確地去使用這款電腦的電池呢?接下來我們集特智能將為您講解加固筆記本電腦電池的一些使用須知!可以做一些筆記,方便您更好更正確的使用您的電池哦~
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提升7%,新款MacBook Air推動市場增長
品牌方面,聯想出貨量達1,080萬臺,同比增長12%,市場占有率23%,成為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制造商。其次是惠普,出貨量940萬臺,同比增長7%,市場占有率20%;戴爾排名第三,
2024年全球PC市場復蘇勢頭強勁 總出貨量同比增長2.9%
在眾多PC產品中,筆記本電腦市場尤為搶眼,其出貨量同比增長3.8%,達到了4490萬臺。與此同時,臺式機市場也保持穩定,雖然出貨量微降0.4%,但仍保持在1210萬臺的規模。
全球筆記本電腦2024年一季度預計減出貨5.4%
盡管當前筆記本電腦庫存已然見底,然而新款芯片平臺尚未發布,加上需求不足,影響了廠商的正常出貨。此外,中國大陸品牌對于本土代工廠的依賴日益加劇,使得中國臺灣代工廠在全球的主導地位面臨沖擊,其占比已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