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新聞中,生態環境部列出三組數據,展示了我國環境治理十年來的巨大成就。
十年來,全國空氣質量發生了歷史性變化。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34.8%,為30微克/立方米,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十年來,全國水環境質量發生了轉折性變化。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斷面比例提高了23.3個百分點,達到84.9%,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群眾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十年來,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從68.5%下降至56.0%。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穩居世界第一,建成并完善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綠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以上三組數據的變化代表了三個環境治理的不同角度,這也是物聯網技術可以增強生態環境管理能力、為智慧生態管理發光發熱的三大領域。
1、空氣監測物聯網
通過物聯網開發的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可以解決數據傳輸延遲誤差、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帶來更多更實用的智能化管理手段。通過工業網關實現空氣檢測儀器的數據采集,如室內外溫濕度、激光粉塵、甲醛、二氧化碳、PM2.5,對各個地區的現場儀器進行全天候24小時的可視化數據展示,提供遠程管理、遠程監控、設備維護等功能,為決策提供支持,有利于局部和整體空氣環境統籌治理。
2、污水處理物聯網
污水處理廠可以借助工業網關實現設備的聯網與24小時數據自動采集,通過邊緣計算后上傳到智慧水務云平臺,可以遠程監控到各項數據,如水體數據(微生物指數、進出水污染物濃度、集水井水位等)設備數據(參數、開關、電流),為管理人員提供高效的設備維護通道,減少因設備事故造成的水污染排放,為水環境治理提供智能高效的管理手段。
3、能源管理物聯網
新能源的使用推廣與能源結構的轉變,對能源管理提出更高的智能管理需求。通過對能源系統設備的數據采集與分析處理,為設備管理、能耗優化、遠程維護提供強大支持。可以保持工商業與生活地區的穩定供電,也能保證分布式能源電站的智能化管理,打造高速穩定的能源管理網絡。
此外,垃圾的回收處理也是環境治理的重要環節,物聯網構建高速穩定的數據網絡,同樣可以實現垃圾焚燒設備、有毒氣體檢測儀器等設備實時監控,既能保證回收與處理,也能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降本升效。
審核編輯 黃昊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25瀏覽量
3770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宇樹科技在物聯網方面
清華與百度合作共建生態環境預訓練大模型
清華與百度攜手共建生態環境預訓練大模型
颯特紅外熱像儀如何助力生態環境保護與執法工作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加強<b class='flag-5'>生態環境保護</b>,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B7/wKgZPGdrtICAHXJ8AAJTMfi5eqc722.png)
智能駕駛對環境保護的貢獻
三維天地助力環境監測行業水生態監測電子化、無紙化
![三維天地助力<b class='flag-5'>環境</b>監測行業水<b class='flag-5'>生態</b>監測電子化、無紙化](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2/BC/wKgZoma9nbyAAv7rAAdZHpf1-ZM955.png)
便攜式地物光譜儀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與優勢
![便攜式地物光譜儀<b class='flag-5'>在生態環境</b>監測中的應用與優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7/7D/wKgZomaExcyAAUJmAAlnN2mwIPk17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