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2022年進入尾聲,激光雷達行業似乎迎來了多事之秋。去年首批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開始大規模上市,形勢一片大好,過去一年多時間里,一大批激光雷達公司跟隨這一波熱度蜂擁上市。比如Velodyne、Luminar、Innoviz、Aeva、Ouster、AEye、Quanergy、Cepton等激光雷達公司,相繼通過不同方式完成上市。
當然國內的激光雷達公司也沒有落下,速騰聚創、禾賽科技、探維科技、一徑科技、亮道智能、圖達通等也在這一波熱潮中獲得多輪融資。
但僅僅一年過后,海外激光雷達行業的情況急轉直下,有的市值縮水超80%,有的被迫退市(Quanergy),有的破產倒閉(比如ibeo),甚至最近OUSTER宣布與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的開創者Velodyne合并。
然而,如果將目光轉至國內,就會發現國內激光雷達市場依然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系統廠商和芯片廠商都在持續獲得融資,最近禾賽和速騰聚創還相繼發布新品,大批國產品牌在今年推出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所以海外的激光雷達公司們到底怎么了?
Ouster和Velodyne的合并背后
作為車載激光雷達的開創者,Velodyne是最早上市的一批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在2005年創新性地開發出360°旋轉式激光雷達,并在2005年首次應用到自動駕駛汽車上參加比賽,憑借這一開創性的應用,Velodyne一度壟斷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市場80%的份額。
而另一邊的Ouster在2015年才成立,號稱將數字技術賦能激光雷達,業內首次采用VCSEL+SPAD的解決方案來制造激光雷達。但從Ouster的官網上可以看到,目前他們的產品都走機械旋轉式的路線,與目前量產車型上普遍使用的混合固態在技術路線上區別較大,難以應用在量產車型上。當然,在工業自動化、機器人等領域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Ouster剛剛也公布了2022年Q3的財報,營收1120萬美元,出貨2136個傳感器,公司首席財務官表示,公司營收主要在工業和機器人兩個領域,分別占公司Q3營收38%和37%。其實從業績上看,Ousterd 增長數據還是比較理想的。
Velodyne的營收規模和Ouster接近,2022年第二季度總收入約為1150萬美元。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6月,Velodyne宣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起針對Ouster的專利侵權訴訟,要求ITC調查Ouster激光雷達傳感器的非法進口活動。Velodyne認為Ouster進口的傳感器侵犯了Velodyne與激光雷達技術相關的第7,969,558號專利。
Velodyne當年開創性的360°旋轉式激光雷達系統,核心就是第7,969,558號專利,涉及基于激光雷達的3D點云測量系統。而利用這個專利,Velodyne早前其實對多家激光雷達公司發起過訴訟,包括Quanergy,國內的禾賽、速騰聚創等。
不過,從量產降本的角度上看,當時Velodyne相比其他競爭對手來說實在沒有太大優勢。特別是在近幾年MEMS振鏡以及轉鏡等方案頻出,并真正能被用在量產車型上,更重要的完全規避了Velodyne的專利,這讓Velodyne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市場份額逐步被競爭對手蠶食。
當然Velodyne沒有完全抱著專利吃老本,2020年底他們發布了一款固態激光雷達M1600,主打移動機器人市場,并宣稱可以實現低成本以及大批量生產。但從Velodyne的近況來看,這并沒有為公司帶來太大的改變。
2021年公司CEO Anand Gopalan離職,隨后連公司創始人也辭去公司董事長的職位。直到今年,在起訴Ouster的5個月之后,Velodyne終于還是要跟曾經在法庭上兵戎相見的競爭對手合并。當然也有消息稱,Ouster與Velodyne合并的背后,是Ouster對Velodyne的低價收購。
截至今年11月,Velodyne的股價已經從2020年12月最高的30美元跌至不到0.8美元(11月9日),跌幅超過97%,市值跌至1.86億美元左右。從雙方發表的公告來看,在合并后公司將由Ouster接管運營,在擁有大量現金流的情況下尋求建立更快的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兩家激光雷達公司合并后,雙方將共享173項已經授予的專利和504項正在申請的專利,互相專利的共享或許會為未來產品帶來一定優勢。
為什么國內外激光雷達公司會有這樣的差異?
盡管國內激光雷達起步時間要更晚,但如果看如今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市場的全球份額,可以發現后起的國內公司已經占領了頭部的位置,包括禾賽、速騰聚創、華為、Livox等激光雷達公司都已經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出貨量還在持續高速增長。
對于激光雷達廠商而言,主要的幾個應用場景包括交通、自動駕駛、機器人和工業等,而市場規模上看,就如前面提到Ouster,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來自工業和機器人。但目前來看,工業領域的需求總量并不大,機器人的市場同樣規模還比較小。
而汽車智能化、以及自動駕駛近年來的發展迅猛,給激光雷達帶來了巨大的需求,這無疑是目前激光雷達公司最重要的一個增長點。于是在經歷2020年開始的激光雷達行業投資熱潮后,如今潮水退去,似乎評價一家激光雷達公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變成了獲得了多少車企定點。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其實在激光雷達的車載應用上,國外大多傳統車企似乎都較為滯后,或者說車型開發周期長,一旦激光雷達廠商無法在一款車型的節點上實現大規模量產以及過車規,就要等待較長的時間導入下一款車型。
反觀國內,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都對激光雷達持有更開放的態度,導入速度也很快。按照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1月,國內已經發布或上市的,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已經有超過10款,月銷量合計大概3-5萬臺,這個數字隨著后續車型的上市,仍在高速增長中。
但這并不代表國內激光雷達公司就能放松警惕,海外多家激光雷達公司具備超過15年的技術儲備,且包括走OPA+FMCW和Falsh路線的公司在未來兩三年內會實現SOP,在未來純固態激光雷達的賽道上或許具備很強競爭力。不過從速騰聚創和禾賽的進度來看,在純固態激光雷達上也已經比海外公司走得更快,近期推出的補盲固態激光雷達均采用了各自自研的芯片,包括SoC和SPAD等,均預計明年下半年實現SOP。
恐怕海外激光雷達公司的這個寒冬會過得非常漫長。
當然國內的激光雷達公司也沒有落下,速騰聚創、禾賽科技、探維科技、一徑科技、亮道智能、圖達通等也在這一波熱潮中獲得多輪融資。
但僅僅一年過后,海外激光雷達行業的情況急轉直下,有的市值縮水超80%,有的被迫退市(Quanergy),有的破產倒閉(比如ibeo),甚至最近OUSTER宣布與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的開創者Velodyne合并。
然而,如果將目光轉至國內,就會發現國內激光雷達市場依然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系統廠商和芯片廠商都在持續獲得融資,最近禾賽和速騰聚創還相繼發布新品,大批國產品牌在今年推出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所以海外的激光雷達公司們到底怎么了?
Ouster和Velodyne的合并背后
作為車載激光雷達的開創者,Velodyne是最早上市的一批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在2005年創新性地開發出360°旋轉式激光雷達,并在2005年首次應用到自動駕駛汽車上參加比賽,憑借這一開創性的應用,Velodyne一度壟斷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市場80%的份額。
而另一邊的Ouster在2015年才成立,號稱將數字技術賦能激光雷達,業內首次采用VCSEL+SPAD的解決方案來制造激光雷達。但從Ouster的官網上可以看到,目前他們的產品都走機械旋轉式的路線,與目前量產車型上普遍使用的混合固態在技術路線上區別較大,難以應用在量產車型上。當然,在工業自動化、機器人等領域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Ouster剛剛也公布了2022年Q3的財報,營收1120萬美元,出貨2136個傳感器,公司首席財務官表示,公司營收主要在工業和機器人兩個領域,分別占公司Q3營收38%和37%。其實從業績上看,Ousterd 增長數據還是比較理想的。
Velodyne的營收規模和Ouster接近,2022年第二季度總收入約為1150萬美元。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6月,Velodyne宣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起針對Ouster的專利侵權訴訟,要求ITC調查Ouster激光雷達傳感器的非法進口活動。Velodyne認為Ouster進口的傳感器侵犯了Velodyne與激光雷達技術相關的第7,969,558號專利。
Velodyne當年開創性的360°旋轉式激光雷達系統,核心就是第7,969,558號專利,涉及基于激光雷達的3D點云測量系統。而利用這個專利,Velodyne早前其實對多家激光雷達公司發起過訴訟,包括Quanergy,國內的禾賽、速騰聚創等。
不過,從量產降本的角度上看,當時Velodyne相比其他競爭對手來說實在沒有太大優勢。特別是在近幾年MEMS振鏡以及轉鏡等方案頻出,并真正能被用在量產車型上,更重要的完全規避了Velodyne的專利,這讓Velodyne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市場份額逐步被競爭對手蠶食。
當然Velodyne沒有完全抱著專利吃老本,2020年底他們發布了一款固態激光雷達M1600,主打移動機器人市場,并宣稱可以實現低成本以及大批量生產。但從Velodyne的近況來看,這并沒有為公司帶來太大的改變。
2021年公司CEO Anand Gopalan離職,隨后連公司創始人也辭去公司董事長的職位。直到今年,在起訴Ouster的5個月之后,Velodyne終于還是要跟曾經在法庭上兵戎相見的競爭對手合并。當然也有消息稱,Ouster與Velodyne合并的背后,是Ouster對Velodyne的低價收購。
截至今年11月,Velodyne的股價已經從2020年12月最高的30美元跌至不到0.8美元(11月9日),跌幅超過97%,市值跌至1.86億美元左右。從雙方發表的公告來看,在合并后公司將由Ouster接管運營,在擁有大量現金流的情況下尋求建立更快的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兩家激光雷達公司合并后,雙方將共享173項已經授予的專利和504項正在申請的專利,互相專利的共享或許會為未來產品帶來一定優勢。
為什么國內外激光雷達公司會有這樣的差異?
盡管國內激光雷達起步時間要更晚,但如果看如今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市場的全球份額,可以發現后起的國內公司已經占領了頭部的位置,包括禾賽、速騰聚創、華為、Livox等激光雷達公司都已經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出貨量還在持續高速增長。
對于激光雷達廠商而言,主要的幾個應用場景包括交通、自動駕駛、機器人和工業等,而市場規模上看,就如前面提到Ouster,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來自工業和機器人。但目前來看,工業領域的需求總量并不大,機器人的市場同樣規模還比較小。
而汽車智能化、以及自動駕駛近年來的發展迅猛,給激光雷達帶來了巨大的需求,這無疑是目前激光雷達公司最重要的一個增長點。于是在經歷2020年開始的激光雷達行業投資熱潮后,如今潮水退去,似乎評價一家激光雷達公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變成了獲得了多少車企定點。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其實在激光雷達的車載應用上,國外大多傳統車企似乎都較為滯后,或者說車型開發周期長,一旦激光雷達廠商無法在一款車型的節點上實現大規模量產以及過車規,就要等待較長的時間導入下一款車型。
反觀國內,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都對激光雷達持有更開放的態度,導入速度也很快。按照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1月,國內已經發布或上市的,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已經有超過10款,月銷量合計大概3-5萬臺,這個數字隨著后續車型的上市,仍在高速增長中。
但這并不代表國內激光雷達公司就能放松警惕,海外多家激光雷達公司具備超過15年的技術儲備,且包括走OPA+FMCW和Falsh路線的公司在未來兩三年內會實現SOP,在未來純固態激光雷達的賽道上或許具備很強競爭力。不過從速騰聚創和禾賽的進度來看,在純固態激光雷達上也已經比海外公司走得更快,近期推出的補盲固態激光雷達均采用了各自自研的芯片,包括SoC和SPAD等,均預計明年下半年實現SOP。
恐怕海外激光雷達公司的這個寒冬會過得非常漫長。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31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28瀏覽量
190418 -
Velodyne
+關注
關注
3文章
33瀏覽量
9043 -
Ouster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瀏覽量
33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一則消息引爆激光雷達行業!特斯拉竟然在自研激光雷達?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一則消息引爆激光雷達行業?上周業界流傳的一份會議紀要稱,有自動駕駛專家透露,特斯拉已經設計了自己的激光雷達,并正在與大陸集團合作,將自己開發的
科普:一文了解固態和半固態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LiDAR,Laser Detecting and Ranging)作為一種先進的傳感技術,通過發射激光脈沖并測量其返回時間來計算目標距離,被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領域
一字線光斑激光雷達,開拓創新應用賽道?
?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激光雷達根據用途的不同,一般投射出的光斑是單點或面陣,是由一個點光源或多個光源組成的面光源發出,比如,在掃地機器人上單點激光雷達就較為普遍,而近年推出
![<b class='flag-5'>一</b>字線光斑<b class='flag-5'>激光雷達</b>,開拓創新應用賽道?](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5/44/wKgaoWc4pnaAOV-mAAUhWTyMajs464.png)
京東方HV320WHB-N00一邊白屏案例
液 晶 屏 維 修 案 例京東方HV320WHB-N00一邊白屏案例:
32寸京東方屏,屏型號見下圖,圖1
故障現像為左邊四分之三的屏幕顯示白屏,右邊四分之一屏幕顯示正常,見下圖,圖2
根據
發表于 11-01 15:32
激光雷達的維護與故障排查技巧
激光雷達(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種利用激光進行距離測量和目標識別的技術。它廣泛應用于無人駕駛汽車、地理信息系統(GIS)、環境監測、航空航天等領域
激光雷達技術的發展趨勢
,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激光雷達技術的發展趨勢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激光雷達技術已經成為現代遙感技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過發射激光脈
TPA3255加了PFFB后一邊輸出聲音很小是什么原因?
加了PFFB后一邊輸出聲音很小,一邊大,不知是什么原因;斷開PFFB就沒事;另PFFB電阻電容功率耐壓要多大的?(現在用的是0805、電容耐壓是100V)
BTL模式
發表于 10-12 09:05
光學雷達和激光雷達的區別是什么
光學雷達和激光雷達是兩種不同的遙感技術,它們在原理、應用、優缺點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以下是對光學雷達和激光雷達的比較: 定義和原理 光學
一邊光模塊一邊光纖收發器可以嗎
光模塊和光纖收發器是兩種不同的設備,它們在光纖通信系統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以一起使用,但在其他情況下,它們可能不兼容。 光模塊的概念和原理 光模塊是一種光電轉換設備,它將電信號
?亮道智能完成新一輪融資,提升激光雷達關鍵技術
日前,亮道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招商局資本和亦莊國投聯合投資。所募集資金將用于激光雷達關鍵技術,新型感知功能和數據工具鏈以及各類落地場景基于 3D 感知數智化解決方案開發,
一文看懂激光雷達
? ? 文章大綱 城市 NOA 成競爭高地,政策助力高階智能駕駛加速落地 成本下探+智駕升級,2030年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超萬億 ? ????·城市 NOA面臨工況復雜問題,激光雷達為“優選
![<b class='flag-5'>一</b>文看懂<b class='flag-5'>激光雷達</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4/97/wKgaomZ9MnKAfVSsAAAd8pX4Yhg684.png)
亮道智能:發布全新一代激光雷達,未來主攻固態激光雷達低價市場
亮道智能官方透露該公司已為眾多行業客戶提供全面的激光雷達感知解決方案,包括車規級激光雷達硬件及其感知功能開發、測試驗證及數據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