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灌溉,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種節水灌溉技術,通過滴灌、噴頭將水均勻噴灑到作物根區的灌溉方式。同時應用了物聯網技術,既能24小時獲取灌區的土壤墑情,也能遠程控制閥門開關,執行灌溉作業,大大減輕了人工灌溉的勞動強度。
物聯網智能灌溉方案,通過土壤濕度采集器、大氣壓力采集器、水質傳感器等設感知設備,配合智能控制柜,實現從水源池到灌溉的全過程監控管理,實時反饋灌區實況、統計用水用電量、歷史數據管理、自動示警等功能。方案應用安裝方便,安卓/IOS手機、電腦端管理,簡單易學,適合果園、平原大田、溫室大棚、梯田、綠化公園等。
因土壤質地、品種/砧木、樹齡和氣候條件而有所差異。果園土壤含水量為最大持水量的60-80%,適宜果樹根系生長。當土壤內水分減少到不能移動的水量時,稱為“水分當量”,此時根系吸水困難,發生萎蔫,需要在土壤水分含量達到水分當量以前,及時灌溉。
不同土壤的田間最大持水量和水分當量分別為細沙土28.8%和5%、沙壤土為36.7%和10%、壤土52.3%和20%、粘壤土60.2%和25%、粘土71.2%和32%。
果園一次灌水量以浸潤土層50~60cm,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在果實生長期,土壤含水量維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0~60%較為理想。維持土壤濕潤度,不要忽高忽低、變幅過大,以創造穩定良好的根際環境。
主要優點:
(1) 智能灌溉比地表溝灌節水30%-40%,節省抽水的油、電等能源消耗。
(2) 智能灌溉基本不影響土壤溫度。用水量小,不是短時間內的一次性灌溉,因此對土壤溫度的直接影響小。果園土壤的溫度普遍高于傳統地表灌溉,因此水果長得更快,成熟得更早。
(3) 顯著減少對土壤結構的破壞,利用滴灌、噴灌等形式入滲向土壤補水,不會對土壤結構造成破壞。
(4) 空氣濕度降低由于土壤蒸發量大大減少,果園冠層周圍空氣的相對濕度比土壤灌溉降低了10%左右,大大減少了病蟲害的出現和傳播。
(5) 靈活拓展,支持多套物聯網智能灌溉方案聯動控制,以無線通訊為網絡,可覆蓋幾十上百畝果園的灌溉系統。
(6) 結合追肥和施藥,提高勞動生產率。在灌溉系統上附加設施施肥裝置,將肥料隨水一起輸送到根區附近,既節省肥料,又提高施肥效率,節省施肥人工,提高施藥效果。
(7) 智能灌溉省工省力,應用設定好智能灌溉管理規則后,根據選擇的定時、遠程、循環的灌溉模式,自動執行灌溉作業,不需要人工施加操作,完全依靠方案來執行,可節省90%的人力。
總之,與傳統的地上灌溉相比,物聯網智能灌溉方案,具有節水、省工、省工、省錢等特點,有利于提高果園土壤的溫度,減少病蟲害的出現,促進水果產量,提高農產品品質。
審核編輯黃昊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35瀏覽量
377066 -
灌溉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2瀏覽量
148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