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分析儀作為一款多功能測試測量儀器,在電子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各類領域,包括天線與RCS測試、元器件測試、材料測試等等。但是網絡分析儀的使用也與傳統(tǒng)示波器、萬用表等儀器有較大的差異。下面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網絡分析儀的基礎知識。
網絡分析儀測量阻抗的工作原理
在我們使用網絡分析儀時,往往會遇到阻抗匹配的問題,那么什么是阻抗,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是什么,又需要用到什么方法實現呢?在觀察測試信號時,我們也會查看網絡分析儀上各種不同的圖表,而這些圖表又該怎么查看以及代表什么意義呢?下面將為大家解答。
我們知道電路是對電流有阻礙作用的,要想讓電流從一端流到另一端一定要有電壓差,電流經過電路也會發(fā)生一定的損耗。物理學上把電路中對電流所起的阻礙作用叫做阻抗,單位為歐姆,阻抗可分為電阻和電抗兩個部分,用公式表示為:
Z= R+i( ωL–1/(ωC))
1、阻抗匹配
當兩個阻抗不同的設備連接到一起進行信號傳輸時,連接處會發(fā)生信號反射,這會使信號衰減,無法達到完美傳輸的效果,此時就需要對設備進行阻抗匹配。阻抗匹配是輸入端與輸出端阻抗的相互匹配,使信號不會在連接處發(fā)生反射的一種傳輸狀態(tài)。主要用于傳輸線上,讓信號不會在連接處產生反射,減小傳輸線纜對高頻信號的損耗,提升傳輸效率。
不同電路的阻抗匹配條件是不一樣的。在純電路中,當負載電阻等于輸出源內阻時,此時的輸出功率Z大,這種工作狀態(tài)稱為匹配,否則稱為失配。當輸出源內阻和負載阻抗含有電抗成分時,為使負載得到Z大的功率,負載阻抗與內阻必須滿足共軛關系,即電阻成相等,電抗成分只有數值相等而符號相反。這種匹配稱為共軛匹配。
日常中用到的線纜阻抗大多數為50歐姆,所以阻抗匹配的Z理想的模型是輸出和輸入端都為50歐姆,這樣輸出和輸入端所構成的電路就不會發(fā)生過大的損耗。但是在實際測試中,往往會遇到各種情況,不可能都為50歐姆,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使用電容和電感來進行阻抗匹配,達到RF性能Z優(yōu)。
目前阻抗匹配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計算機仿真計算、手工計算、經驗推測以及Z常用的史密斯圓圖。計算機仿真操作復雜,需要足夠多的測試數據和設備支持,不能馬上得出結果;手工計算相比于計算機仿真更為費時,在計算機普及的現在,已經被計算機所取代。有些射頻經驗比較豐富的工程師可以利用經驗進行大致判斷,但是不夠準確,而且不是人人都能進行正確的判斷,那么什么方法既快速準確,又相對簡單呢?答案是史密斯(Smith)圓圖。
2、史密斯圓圖
在史密斯圓圖發(fā)明之前,進行阻抗匹配需要花費很大功夫,當時在美國RCA公司工作的菲利普·史密斯(Phillip Smith)就考慮:能不能以一種簡單的圖表表現復雜的函數計算式,這樣結果可以直接由圖表來呈現出來,不用再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去計算大量的函數計算式。于是,1939年,一種能夠以圖表形式呈現函數表達式的圖被發(fā)明了出來,這個圖形通俗易懂、查看便捷,而后迅速在相關領域取代了原有的復雜計算方法,這就是后來人們所稱的史密斯圓圖。
以上,就是安泰儀器租賃/維修中心小編為大家講解的網絡分析儀測量阻抗的工作原理。關于其他儀器維修案例詳情,可持續(xù)關注安泰維修儀器儀表網。如果您也有類似需求,可以隨時訪問安泰維修,我們有專業(yè)的工程師團隊為您服務!
西安安泰測試設備維修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國內儀器維修受困于國外大廠壟斷,技術方面難以攻克。一次次嘗試、一分分探索,在工程師團隊夜以繼日、孜孜不倦地鉆研下,打破了大廠原有的壟斷,完成測試儀器芯片級維修。幫助客戶降低了維修成本。
審核編輯黃昊宇
-
網絡分析儀
+關注
關注
8文章
646瀏覽量
2750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