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帶電池的產品,如果設計不好的話,會出現一個現象,就是當產品電池過放后再充電,電池有可能會充不進去電。原因一般是因為這類產品的充電設計中沒有動態電源路徑管理功能,當電池電量耗盡進行充電時,產品一般會開啟部分功能以給用戶顯示充電進度信息。如果產品中的系統供電路徑和電池充放電路徑不是獨立分開的話,系統就會從正在充電的電池中取電,此時如果電池充入電量較少的話,就可能導致電池故障,停止充電。
而且,這種系統供電路徑不獨立會造成電池充放電次數過多,加速老化。而具有動態電源路徑管理功能的充電芯片,就能完美解決上述這兩個問題,產品只要一接外部電源即可正常開機啟動設備。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動態電源路徑管理(DPPM)的原理,要想深入了解的話在相關充電芯片的datasheet中都能找到。
當接入外部電源時,DPPM電路就開始持續監測輸入電流,并將輸入電流限制在某個閾值以下。芯片的輸出電壓用來給系統負載供電,其被調節到比電池電壓高210mV。當電池電壓低于3.2V時,輸出電壓被固定鉗位在3.41V。這使得即使在電池已經放完電的情況下,外接電源時系統也能正常啟動。從外部電源輸入的電流既給電池充電,同時也給系統供電,如圖1所示。
圖1
當接入外部電源時,DPMM會優先滿足系統負載的電流需求。
DPMM監測輸入電壓,如果輸入電壓降低到某個閾值,輸入電流就會被限制以防止輸入電壓進一步降低,如圖2所示。
圖2
當充電電流和系統負載電流之和超過了最大輸入電流的限制,輸出電壓就會開始下降。當電壓下降到某個閾值時,芯片就會進入DPMM模式。在該模式下,電池的充電電流會減小而輸出給負載的電流會增加,以維持輸出給系統負載的電壓。
如果該模式下的電池充電電流跌落至零,而輸出給系統負載的電流增加到超過了最大輸入電流的限制,輸出電壓又會開始下降。當輸出電壓下降到某個閾值時,電池也會放電輸出電流補充給系統負載,直到輸出電壓重新上升到超過某個閾值,電池才停止放電補充給系統負載。在電池補充系統負載的模式下,電池輸出電流是無法調整的,但是會有短路保護,電流波形如圖3所示,電流流向示意如圖4所示。
圖3
圖4
正常情況下,當電池充電完成,電池開關就會斷開,由外部輸入電源為系統負載供電,不從電池取電,延長電池壽命,如圖5所示。
圖5
-
動態電源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7334 -
DPPM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8731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75瀏覽量
131324 -
充電芯片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8瀏覽量
43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