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中國農大:設計柔性可變形溫度傳感器,可識別植物0.1℃的溫度變化】
近年來,柔性傳感器因其可實現實時監測植物生理信號等方面的優勢,在智慧農業、智慧醫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復雜曲面廣泛存在于人體器官和植物體表面,是柔性電子器件結構和功能設計中無法忽視的環境因素。
目前,研究人員通常通過減小器件尺寸的策略,來提高其對復雜曲面的適應能力。但是,小曲率的曲面由于器件最小尺寸的限制,通過以往的策略并不可行。
該團隊設計出一種環狀旋轉對稱結構,巧妙地借助該結構的失穩特性,實現了器件對不可展曲面的自然包裹。該結構展現了較高的靈活性與適應性,特別是對于曲率半徑與器件幾何尺寸相當的復雜曲面,都可實現貼附效果。
經研究人員驗證,在維度轉換過程中,結構變形產生的應變可控制在 0.1% 以內。與此同時,對于球形果實的生長變形,該結構也體現了較好的適應性。
那么,該傳感器具體可滿足平面和復雜曲面的哪些實際需求呢?
為了驗證結構設計的有效性,該團隊首先針對常規平面應用場景和特殊的等尺度球面場景,在不同測試溫度下的傳感性能進行比較。實驗證明,集成于球面上的器件傳感性能幾乎沒有損失。
其次,在等尺度球面上進行了更大溫度測量范圍內的準確度評估。最后,他們驗證了集成于果實表面的器件,對被測物體表面動態溫度變化的識別能力。
這種新型結構的提出,為基于平面微納加工工藝制備三維柔性電子器件提供了重要的解決手段,突破了曲面應用場景對器件尺寸的限制,極大拓展了現有平面柔性電子器件的應用空間。
從功能角度來看,該器件兼顧了生物兼容性和結構設計的科學性,該研究為柔性電子技術在植物生理監測方面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了初步解決策略。
總地來說,實時在線采集的監測數據,對精準獲取植物的生長狀態、預測生理活動趨勢等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傳感動態
【2031年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超過2080億美元】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MR發布的《2031年智能傳感器市場展望》報告預測,基于物聯網設備使用量的增加,2031年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超過2080億美元。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而智能傳感器指的是具有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換、信息存儲等功能的多元件集成電路,是集傳感單元、通信芯片、微處理器、驅動程序、軟件算法等于一體的系統級產品。
智能傳感器作為信息系統與外界環境交互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信息的主要來源,決定著是未來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能級的關鍵核心和先導基礎。
在現代工業生產尤其是自動化生產過程中,要使用各種傳感器來監視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參數,使設備工作在正常狀態或最佳狀態,并使產品達到更好的質量。因此,沒有眾多的優良的傳感器,現代化的生產也就失去了基礎。
傳感器的種類繁多,大約有3萬種以上。常見的傳感器種類有: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液位傳感器、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轉矩傳感器等。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科技與智能已經與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結合,迸發出智能手機、虛擬現實、視頻交互、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智能儀表、機器人、智能安防、5G應用、智能醫療等一系列新興產業。而傳感器作為智能檢測裝置,與物聯網的發展是同向的。
然而,我國本土智能傳感器的發展令人擔憂。頭豹研究院今年6月的研報指出,從全球智能傳感器的產量結構來看,中國產出占比僅10%,其余產量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和日本。全球復合增長率也高于中國,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智能傳感器的相關研究起步較晚,研發技術有待提高,中高端智能傳感器90%以上依賴于進口。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劃中,不斷加大對傳感器和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支持。
2021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先后出臺《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文件,開展傳感類元器件等重點產品高端提升行動,重點補齊高端傳感器、物聯網芯片等產業短板。上海、浙江、江蘇、河南等多地相繼發布加快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及產業園區建設的相關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產業發展。
實際早在2019年12月,上海就在嘉定啟動了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目標是到2025年,嘉定以智能傳感器芯片為核心的智能硬件相關產業產值將突破千億元。彼時,32家企業簽約入駐產業園,總投資額248億元,項目遍及傳感器芯片設計、制造、材料、系統、應用、封裝、測試等產業鏈不同環節。
日前,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深圳市關于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措施指出,爭取自主解決“卡脖子”問題。對相關企業或機構開展智能傳感器及EDA設計仿真工具、核心材料、先進工藝、關鍵設備等技術研發和產品攻關,達到國際和國內先進水平,填補國內核心技術空白,能夠解決智能傳感器產業“卡脖子”問題,且未獲得國家資金的重點項目,根據企業自籌資金投入情況,可分階段給予不超過總投資30%的資助,資助總額最高1億元。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突破,作為外界環境交互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信息的主要來源,智能傳感器市場需求日益旺盛,產業發展迎來巨大歷史機遇。
【艾邁斯歐司朗全功能機器視覺相機系統可快速評估 CMOS 圖像傳感器】
艾邁斯歐司朗推出了一個應用就緒型評估系統,使設計人員能夠比較高性能 CMV2000 和 CMV4000 全局快門 CMOS 圖像傳感器在機器視覺應用中的運行情況。
該評估系統提供了一個主機平臺并可更換相機,適用于具有 2 M像素 CMV2000 和 4 M像素 CMV4000 圖像傳感器的相機,由標準 AIA USB 3.0 視覺接口支持。其單個硬件設置可用于評估彩色或單色版本的 CMV2000 和 CMV4000。設計人員可以在 10 位和 12 位模式之間進行選擇,并評估每個應用的最佳選擇。
該評估系統開箱即用,并由 GenTL viewer提供支持。該系統的相機配備尼康 F 卡口鏡頭。
CMV2000 和 CMV4000 圖像傳感器引腳兼容。兩種傳感器都提供可選的 ADC 分辨率,并提供具有雙曝光和分段線性響應選項的高動態范圍模式。
CMV2000 的最大幀速率為 340 幀/秒,CMV4000 的最大幀速率為 180 幀/秒。
特性
全幀輸出
軟件可選的感興趣區域
16通道LVDS接口
可選的交錯式圖像輸出模式
外部觸發能力
兼容 LabVIEW 等軟件平臺
應用
機器視覺
工廠自動化
平板顯示器檢測
文檔掃描
航空測繪
監控系統
【聚集高端儀器儀表產業,打造青島新的產業名片】
在青島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青島市僑商總會副會長、山東文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魏慎禮表示,《青島市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五年規劃(2022-2026)》提出,要培養一批有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集群,開發智能化主控系統裝置、特種專用儀表、海洋監測與環境監測儀器、工業在線測量分析儀器等智能測控設備,打造國內頂尖的電子測量儀器產業基地。但對標國內儀器儀表業先進城市,青島市的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還存在著領軍企業少、產業規模小,對外依存度高等痛點、難點問題焏需解決。
科學儀器,被稱作科學家的“眼睛”,被比作高端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隨著全球科技競爭愈演愈烈,科學儀器產業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的基石,科學儀器的自主可控和國產化是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抓手,是國家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魏慎禮認為,應引進高端科研機構,吸引優質項目,推動行業規模化、系統化、集約化,加快產業鏈聚集發展;集聚優質資源,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產業發展步伐。
他認為,要瞄準科技前沿,聚焦“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積極加強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機構在技術、科研項目、檢測服務、人才交流培養、成果轉化等領域的合作,學習外地成功經驗,依托科學儀器骨干企業,整合集聚優勢資源,通過技術攻關、協同創新、成果轉化、產業推進,致力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科學儀器創新平臺和科學儀器裝備產業新模式。要在項目審批、土地供應、租金減免補貼、項目財政補貼、人才引進、稅收優惠等方面予以傾斜扶持,加快科學儀器產業發展步伐。打造“國內卓越、世界一流”的儀器儀表產業基地。通過專業孵化器建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大力發展電子測量儀器、測試系統與裝備等科學儀器產業,打造具有現代企業制度、國內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儀器儀表專業公司,引領帶動青島儀器儀表產業快速發展。
【京瓷將擴大對半導體投資,未來三個財年規模增至近98億美元】
日本電子零件大廠京瓷(Kyocera)宣布將擴大半導體產業投資,預計在2023-2026 年3 月的三個財年內,將總資本投資和研發支出增加至1.3 兆日元(約98 億美元),用于建設制造設施和半導體相關產品開發;和截至2023 年3 月的前三年投資金額相比,大約增加了兩倍。
京瓷將擴大半導體生產及相關業務投資,為了籌措資金,這間日本電子零件大廠還首次質押KDDI 電信公司的股票作為抵押品,同時借款高達1 兆日元。京瓷持有KDDI 15%的已發行股份,市值約為1.35萬億日元。控股權可以追溯到京瓷創始人 Kazuo Inamori 于 1984 年推出 Daini-Denden,即現在的 KDDI。
KDDI 股票以前從未被質押過,但該公司將在截至 2023 年 3 月的當前財政年度開始借款,到 2026 年 3 月結束的財政年度將借款數額增加到最高 5000 億日元。
京瓷預計芯片市場將在中期擴大,因此在保持無債務管理政策的情況下,將積極投資包括陶瓷元件在內半導體領域;為此,京瓷資本支出預計將高達9,000 億日元,約比過去3 年翻倍,而研發支出則增加至4,000 億日元,成長約60%。
在日本南部的鹿兒島縣,京瓷正投資約 600 億日元建設一個新的半導體封裝生產設施。自京都 Ayabe 工廠開始運營以來,該公司正在長崎建設大約 20 年來的第一家新國內工廠。谷本表示,公司計劃“投資高達 1000 億日元生產陶瓷元件和半導體封裝”,新工廠將于 2026 年開始運營。該地區靠近索尼集團等其他芯片工廠,并靠近高速公路交匯處和其他交通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京瓷正在越南擴建生產多功能機器和石英組件的工廠。
傳感財經
【12月29日傳感財經分析:檢測儀概念報跌,康泰醫學領跌;智能物聯網概念報跌,潤和軟件領跌;紅外傳感器概念盤中報跌,睿創微納領跌】
12月29日盤后,檢測儀概念報跌,康泰醫學(-5.54%)領跌, 明德生物(-0.87%)、萬字生物(-0.61%)、國機精工(-0.27%)等個股紛紛跟跌。
12月29日盤后,智能物聯網概念報跌,潤和軟件(18.41,-0.57,-3%)領跌,北京君正(71.09,-0.92%)、ST日海(5.64,-0.88%)等跟跌。
12月29日盤后,紅外傳感器概念盤中報跌,睿創微納(37.63,-0.87%)領跌,高德紅外(-0.09%)等跟跌。
相關紅外傳感器概念股:
多倫科技:
多種物聯網感知技術的駕駛人考試評測系統,研究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采集各型號規格車輛行駛過程中的狀態數據,自主研制的感知終端包括: 霍爾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
近5個交易日,多倫科技期間整體下跌1.25%,最高價為6.9元,最低價為6.2元,總市值下跌了4992.95萬。
森霸傳感:
南陽森霸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專業的光電傳感器供應商。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系列和可見光傳感器系列兩大類,產品主要應用于LED照明、安防、數碼電子產品等領域。近5個交易日,森霸傳感期間整體下跌2.15%,最高價為8.39元,最低價為8.04元,總市值下跌了4590萬。
大立科技:
目前子公司生產的光傳感器產品主要應用于壓力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領域。近5個交易日股價上漲1.76%,最高價為13.39元,總市值上漲了7054.71萬。
星帥爾:
公司專業從事非制冷焦平面探測器、紅外熱像儀、紅外熱成像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近5日股價下跌1.52%,2022年股價下跌-49.13%。
審核編輯黃昊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