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進入2023年的第一個月,碳化硅產業鏈就迎來不少好消息。國內多家碳化硅產業鏈企業獲得新的融資,多個碳化硅上下游的項目有了新進展,國內碳化硅全產業鏈都在春節前加速突破。
在過去一年里,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加速擴張,碳化硅上車的節奏明顯加快,搭載碳化硅電機驅動模塊,或是碳化硅OBC的新車型陸續上市,比如蔚來ET5/7、SMART精靈、小鵬G9、比亞迪海豹等車型在電機驅動部分采用了碳化硅器件,而搭載碳化硅OBC的車型就更多了。
與此同時,下游需求還在以極高的速度增長,隨著電動汽車逐步開始推廣800V平臺,需求量還將持續高漲。因此當前碳化硅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關鍵還是產能和供應的限制。
上下游產能持續擴張
剛剛踏入2023年,碳化硅產業大舉擴張的氛圍繼續得到延續。在融資方面,12月30日,開弦資本宣布成功參與SiC功率器件研發生產商寬能半導體A輪股權投資。據了解,寬能半導體成立于2021年11月,深耕功率半導體器件代工領域,為國內外半導體設計公司和IDM廠商提供高良率、高品質且具競爭力的產品。該公司去年與南京浦口經開區簽約,落戶總投資20億元的硅基以及碳化硅晶圓代工項目。
1月9日,功率器件設計與封裝制造廠商芯長征科技完成了數億元D輪融資,由國壽股權公司領投,錦浪科技、申萬宏源、TCL創投、國汽投資、七晟資本等跟投,老股東晨道資本、云暉資本、中車資本、高榕資本、芯動能投資、達泰資本、南曦創投等追加投資。據稱資金將用于進一步加大在汽車和新能源等領域的研發投入及產能擴充,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1月12日,車規級SiC功率MOS廠商愛仕特宣布武岳峰資本武平總領投愛仕特A+輪融資,國家開發銀行、中信建投、瑞芯資本、珠海華發集團、香港鄭氏集團、南通市政府、善金資本、產業資本上汽恒旭等相關或關聯機構跟投,共計融資超過 3 億元人民幣。
1月13日,乾晶半導體宣布公司近期完成了億元Pre-A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元禾原點、紫金港資本,衢州市國資信安資本和洋哲晨資產等。乾晶半導體表示,本輪融資將用于公司碳化硅襯底的批量生產。
而海外碳化硅大廠年底也對2023年進行了預測,紛紛調高營收指引,并強調了持續擴產的方向。
近期羅姆在一場行業會議上預測,2023年開始,電機控制器中的SiC比率將會迅速上升,滲透率將會從2022年的9%增長到25%。預計到2025年,SiC在電機控制器中的滲透率將高達40%。同時,為了緩解車企的缺芯難題,羅姆表示將大幅擴產,在2025年之前講生產線或產能方面的投資增加3倍左右,總投資金額擴大到1700億日元,產能提升至2021年的6倍。
Resonac(昭和電工在2023年1月1日與昭和電工材料合并轉型后的新公司)近日表示,將在2026年之前,將用于下一代功率半導體的材料的產量提高到目前產量的五倍。1月12日Resonac還與英飛凌簽訂了新的多年期協議,這份協議擴展了2021年簽署的現有150mm SiC晶圓協議,當時英飛凌計劃在十年內擴大其SiC產量以達到30%市場份額。
安森美也在近期表示,未來五到十年,碳化硅市場還會是較為緊缺的狀況,不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公司CEO透露,2022-2023年在碳化硅方面的資本支出會達到總收入的12%-20%,其中75%-80%用于碳化硅產能擴張。
ST同樣強調了汽車市場對SiC的需求高漲,他們表示,現在的新車只要有可以用SiC器件的地方,就不會用傳統的功率器件。公司表示未來五年內在擴產方面的投資金額約為7.3億歐元,其中在意大利建設的SiC襯底項目年產將超過37萬片,有望實現40%SiC襯底的自主供應。
而回顧去年一整年,國內更是有更多SiC擴產項目落地,涵蓋襯底、外延、器件制造、封裝、模塊等全產業鏈,其中有不少在2023年內能夠投入使用。所以2023年,隨著產能的持續擴張,我們在終端產品上也會更多地看到SiC器件在電動汽車等領域上的應用,市場規模會迎來更大的增長。
汽車仍會是最大的增長市場,國內廠商加速上車
毫無疑問,從海外大廠以及業內的各方面反饋來看,電動汽車將會是SiC產業最大的應用市場。
當前從目前的供應情況來看,車規級SiC MOSFET主要由英飛凌、ST、羅姆三家供應,供不應求現象較為嚴重。另一方面來說,國內也有不少SiC器件廠商推出了車規級SiC MOSFET產品,但目前已經在電動汽車上大量出貨的國產SiC器件廠商以及產品卻還很罕見。
中國發展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在技術上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相比于硅基集成電路產業鏈,SiC由于應用于功率半導體為主,對制程的需求很低,整個產業鏈自主化程度可以做到很高。
而在市場上,中國則擁有SiC產業發展的最佳土壤。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在全球無疑處于領先地位,與此同時,中國還是最大的汽車市場以及汽車生產國。而目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在從燃油車往電動汽車轉移,電動汽車也正在從400V到800V的高壓架構發展。
在一系列市場需求的轉變下,SiC對電動汽車的能量利用效率、充電速度、電機功率等都帶來巨大的提升。東芝的試驗數據顯示,碳化硅基 MOSFET 在相同環境下,對比同規格硅基 IGBT 的能量損失減少66%,主要來自于開關損耗的大幅減少。相同規格的碳化硅基 MOSFET 與硅基 MOSFET 相比,其尺寸可大幅減小至原來的1/10,導通電阻可至少降低至原來的 1/100。
而這些數據轉化成為續航里程,在城市工況下主驅采用SiC器件的電動汽車,要比采用IGBT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多5%-10%。所以自2017年特斯拉首次將SiC器件應用到主驅逆變器上,截至今年,比亞迪、吉利、蔚來、小鵬、現代等多家車企都已經推出采用SiC模塊的車型。隨著電動汽車的市占率不斷提高,SiC成本下降以及產能的持續爬升,未來無論是800V還是400V平臺的電動汽車都會陸續應用到SiC。
但另一方面,這對于中國龐大的汽車產業來說,也是本土SiC行業發展并搶占市場份額的良機。據一些業內人士的反饋,在考慮到車企新車研發周期、以及國內產能擴張速度,2023年,將會是國內SiC產業進入汽車市場的一個關鍵節點,2025年前后就能見到國產SiC MOSFET在汽車上的大規模落地了。
在過去一年里,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加速擴張,碳化硅上車的節奏明顯加快,搭載碳化硅電機驅動模塊,或是碳化硅OBC的新車型陸續上市,比如蔚來ET5/7、SMART精靈、小鵬G9、比亞迪海豹等車型在電機驅動部分采用了碳化硅器件,而搭載碳化硅OBC的車型就更多了。
與此同時,下游需求還在以極高的速度增長,隨著電動汽車逐步開始推廣800V平臺,需求量還將持續高漲。因此當前碳化硅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關鍵還是產能和供應的限制。
上下游產能持續擴張
剛剛踏入2023年,碳化硅產業大舉擴張的氛圍繼續得到延續。在融資方面,12月30日,開弦資本宣布成功參與SiC功率器件研發生產商寬能半導體A輪股權投資。據了解,寬能半導體成立于2021年11月,深耕功率半導體器件代工領域,為國內外半導體設計公司和IDM廠商提供高良率、高品質且具競爭力的產品。該公司去年與南京浦口經開區簽約,落戶總投資20億元的硅基以及碳化硅晶圓代工項目。
1月9日,功率器件設計與封裝制造廠商芯長征科技完成了數億元D輪融資,由國壽股權公司領投,錦浪科技、申萬宏源、TCL創投、國汽投資、七晟資本等跟投,老股東晨道資本、云暉資本、中車資本、高榕資本、芯動能投資、達泰資本、南曦創投等追加投資。據稱資金將用于進一步加大在汽車和新能源等領域的研發投入及產能擴充,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1月12日,車規級SiC功率MOS廠商愛仕特宣布武岳峰資本武平總領投愛仕特A+輪融資,國家開發銀行、中信建投、瑞芯資本、珠海華發集團、香港鄭氏集團、南通市政府、善金資本、產業資本上汽恒旭等相關或關聯機構跟投,共計融資超過 3 億元人民幣。
1月13日,乾晶半導體宣布公司近期完成了億元Pre-A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元禾原點、紫金港資本,衢州市國資信安資本和洋哲晨資產等。乾晶半導體表示,本輪融資將用于公司碳化硅襯底的批量生產。
而海外碳化硅大廠年底也對2023年進行了預測,紛紛調高營收指引,并強調了持續擴產的方向。
近期羅姆在一場行業會議上預測,2023年開始,電機控制器中的SiC比率將會迅速上升,滲透率將會從2022年的9%增長到25%。預計到2025年,SiC在電機控制器中的滲透率將高達40%。同時,為了緩解車企的缺芯難題,羅姆表示將大幅擴產,在2025年之前講生產線或產能方面的投資增加3倍左右,總投資金額擴大到1700億日元,產能提升至2021年的6倍。
Resonac(昭和電工在2023年1月1日與昭和電工材料合并轉型后的新公司)近日表示,將在2026年之前,將用于下一代功率半導體的材料的產量提高到目前產量的五倍。1月12日Resonac還與英飛凌簽訂了新的多年期協議,這份協議擴展了2021年簽署的現有150mm SiC晶圓協議,當時英飛凌計劃在十年內擴大其SiC產量以達到30%市場份額。
安森美也在近期表示,未來五到十年,碳化硅市場還會是較為緊缺的狀況,不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公司CEO透露,2022-2023年在碳化硅方面的資本支出會達到總收入的12%-20%,其中75%-80%用于碳化硅產能擴張。
ST同樣強調了汽車市場對SiC的需求高漲,他們表示,現在的新車只要有可以用SiC器件的地方,就不會用傳統的功率器件。公司表示未來五年內在擴產方面的投資金額約為7.3億歐元,其中在意大利建設的SiC襯底項目年產將超過37萬片,有望實現40%SiC襯底的自主供應。
而回顧去年一整年,國內更是有更多SiC擴產項目落地,涵蓋襯底、外延、器件制造、封裝、模塊等全產業鏈,其中有不少在2023年內能夠投入使用。所以2023年,隨著產能的持續擴張,我們在終端產品上也會更多地看到SiC器件在電動汽車等領域上的應用,市場規模會迎來更大的增長。
汽車仍會是最大的增長市場,國內廠商加速上車
毫無疑問,從海外大廠以及業內的各方面反饋來看,電動汽車將會是SiC產業最大的應用市場。
當前從目前的供應情況來看,車規級SiC MOSFET主要由英飛凌、ST、羅姆三家供應,供不應求現象較為嚴重。另一方面來說,國內也有不少SiC器件廠商推出了車規級SiC MOSFET產品,但目前已經在電動汽車上大量出貨的國產SiC器件廠商以及產品卻還很罕見。
中國發展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在技術上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相比于硅基集成電路產業鏈,SiC由于應用于功率半導體為主,對制程的需求很低,整個產業鏈自主化程度可以做到很高。
而在市場上,中國則擁有SiC產業發展的最佳土壤。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在全球無疑處于領先地位,與此同時,中國還是最大的汽車市場以及汽車生產國。而目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在從燃油車往電動汽車轉移,電動汽車也正在從400V到800V的高壓架構發展。
在一系列市場需求的轉變下,SiC對電動汽車的能量利用效率、充電速度、電機功率等都帶來巨大的提升。東芝的試驗數據顯示,碳化硅基 MOSFET 在相同環境下,對比同規格硅基 IGBT 的能量損失減少66%,主要來自于開關損耗的大幅減少。相同規格的碳化硅基 MOSFET 與硅基 MOSFET 相比,其尺寸可大幅減小至原來的1/10,導通電阻可至少降低至原來的 1/100。
而這些數據轉化成為續航里程,在城市工況下主驅采用SiC器件的電動汽車,要比采用IGBT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多5%-10%。所以自2017年特斯拉首次將SiC器件應用到主驅逆變器上,截至今年,比亞迪、吉利、蔚來、小鵬、現代等多家車企都已經推出采用SiC模塊的車型。隨著電動汽車的市占率不斷提高,SiC成本下降以及產能的持續爬升,未來無論是800V還是400V平臺的電動汽車都會陸續應用到SiC。
但另一方面,這對于中國龐大的汽車產業來說,也是本土SiC行業發展并搶占市場份額的良機。據一些業內人士的反饋,在考慮到車企新車研發周期、以及國內產能擴張速度,2023年,將會是國內SiC產業進入汽車市場的一個關鍵節點,2025年前后就能見到國產SiC MOSFET在汽車上的大規模落地了。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9文章
8027瀏覽量
167821 -
碳化硅
+關注
關注
25文章
2829瀏覽量
49276 -
第三代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文章
157瀏覽量
70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40mR/650V SiC 碳化硅MOSFET,替代30mR 超結MOSFET或者20-30mR的GaN!
BASiC基本半導體40mR/650V SiC 碳化硅MOSFET,替代30mR 超結MOSFET或者20-30mR的GaN!
BASiC基本半導體40mR/650V SiC 碳化硅M
發表于 01-22 10:43
什么是MOSFET柵極氧化層?如何測試SiC碳化硅MOSFET的柵氧可靠性?
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深入理解柵極氧化層的特性,并掌握其可靠性測試方法,對于推動碳化硅 MOSFET的應用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天的“SiC科普小課堂”將聚焦于“柵極氧化層”這一新話題:“什么是柵極
發表于 01-04 12:37
碳化硅在半導體產業中的發展
碳化硅(SiC)在半導體產業中的發展呈現出蓬勃的態勢,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使其成為新一代高性能半導體材料的佼佼者。以下是對碳化硅在半導體產業
碳化硅SiC制造工藝詳解 碳化硅SiC與傳統半導體對比
碳化硅SiC制造工藝詳解 碳化硅(SiC)作為一種高性能的半導體材料,其制造工藝涉及多個復雜步驟,以下是對SiC制造工藝的詳細介紹: 原材料
碳化硅SiC材料應用 碳化硅SiC的優勢與性能
碳化硅SiC材料應用 1. 半導體領域 碳化硅是制造高性能半導體器件的理想材料,尤其是在高頻、高溫、高壓和高功率的應用中。SiC基半導體器件包括肖特基二極管、MOSFETs、JFETs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F8/wKgZombz3OCALFOiAAfWRQrppdk450.png)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應用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近年來在電力電子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關注和發展。相比傳統的硅(Si)基功率器件,碳化硅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使其在高效能、高頻率和高溫環境下的應用中具有明顯的優勢。本文將探討
![<b class='flag-5'>碳化硅</b>功率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30/wKgaombjquCAbrVxAAERxsqvBPI581.png)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優勢和應用領域
在電力電子領域,碳化硅(SiC)功率器件正以其獨特的性能和優勢,逐步成為行業的新寵。碳化硅作為一種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具有高擊穿電場、高熱導率、低介電常數等特點,使得碳化硅功率器件在高溫
![<b class='flag-5'>碳化硅</b>功率器件的優勢和應用領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30/wKgaombjqdyAa4dDAAB9sxCVBB8014.jpg)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原理簡述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力電子領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碳化硅(SiC)功率器件憑借其獨特的性能優勢,逐漸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本文將深入探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原理、應用、優勢以及未
![<b class='flag-5'>碳化硅</b>功率器件的原理簡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5/FD/wKgZombhBL6ANPC0AABEEuac9eM024.jpg)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的開關性能比較
過去十年,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因其在功率轉換器中的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而備受關注。制造商們已經開始采用碳化硅技術來開發基于各種半導體器件的功率模塊,如雙極結晶體管(BJT)、結型場效
![<b class='flag-5'>碳化硅</b>(<b class='flag-5'>SiC</b>)功率器件的開關性能比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A/A9/wKgaomZVRq2AaeLHAAA2Q4EJSBI158.png)
SIC 碳化硅認識
好,硬度大(莫氏硬度為9.5級,僅次于世界上最硬的金剛石(10級))、導熱性能優良、高溫抗氧化能力強等。由于天然含量甚少,碳化硅主要多為人造。 第三代半導體指的是SiC、GaN、ZnO、金剛石(C)、AlN等具有寬禁帶(Eg>2
![<b class='flag-5'>SIC</b> <b class='flag-5'>碳化硅</b>認識](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7B/wKgZomYKFpqAOBeSAAKSvYxPbJ0417.png)
基于碳化硅(SiC)材料打造的主驅逆變器即將大規模“上車”
在當今全球汽車工業駛向電動化的滾滾浪潮中,一項關鍵技術正以其顛覆性的性能改變著電動汽車整體市場競爭力的新格局,它便是基于碳化硅(SiC)材料打造的主驅逆變器。
![基于<b class='flag-5'>碳化硅</b>(<b class='flag-5'>SiC</b>)材料打造的<b class='flag-5'>主</b><b class='flag-5'>驅</b>逆變器即將大規模“上車”](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12/wKgZomXxBYGAVPKNAAAAjgjvZ2U666.png)
碳化硅壓敏電阻 - 氧化鋅 MOV
。碳化硅壓敏電阻的主要特點自我修復。用于空氣/油/SF6 環境。可配置為單個或模塊化組件。極高的載流量。高浪涌能量等級。100% 活性材料。可重復的非線性特性。耐高壓。基本上是無感的。碳化硅圓盤壓敏電阻每個
發表于 03-08 08:3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