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劉靜)近日,沖刺創業板上市的山東晶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晶導微)更新招股說明書。
此次創業板IPO,晶導微擬發行不超過4845.55萬股,募集5.26億元資金,投向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及測試產業化建設項目二期。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孔凡偉先生,其直接和間接持股公司50.16%的股份。曾給晶導微投資的機構有安芯投資、泰和順、睿德信、三行資本等,其中睿德信還是晶導微的股東之一。
2021年業績翻倍增長,二極管業務貢獻超一半營收
晶導微成立于2013年,聚焦二極管、整流橋等半導體分立器件產品以及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SiP)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在半導體分立器件的細分領域,晶導微已成長為獨角獸企業,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半導體分立器件分會統計的數據,晶導微穩壓、整流、開關二極管產品2020年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87%,位居行業第二。
近三年,晶導微受益旺盛的市場需求,實現業績快速增長。在營收方面,2020年以47.72%的增速增長,2021年實現翻倍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3.10%。而且凈利增速還顯著高于營收,2021年較2020年增長263.82%。不過,2022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完成的業績均達不到2021年的一半。具體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數據如下所示:
晶導微的業務分為二極管、整流橋、芯片、系統級封裝、三極管、功率MOS管六大板塊。目前營收最主要來源于二極管,為晶導微貢獻超5成的營收,具體在2019年-2022年上半年該產品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67.49%、64.42%、59.51%、54.28%。2021年、2022年上半年二極管業務占比下滑,主要是由于晶導微系統級封裝業務收入快速增長所致。
近幾年,在晶導微的六大板塊業務中,系統級封裝是營收增長最快的業務,2020年、2021年增速分別高達832.66%、232.25%,均實現翻倍的亮眼增長。招股書顯示,晶導微拓展的新產品線三極管和功率MOS管也實現不錯的營收,業務比例均呈現上升的趨勢。
在產品單價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照明和消費電子行業增長疲軟進入去庫存環境的影響,2022年上半年晶導微二極管、三極管、功率MOS管等產品銷售均價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2023年仍存在繼續下滑的風險。
在客戶方面,晶導微的產品主要銷售給晶豐明源、千佰易、百度微半導體、越加紅、士蘭微、必易微、強茂股份、立達信、陽光照明、華潤微電子、歐普照明、公牛集團等企業。不曾在2019年、2020年出現在晶導微前五大客戶中的晶豐明源,2021年、2022年上半年突然驚現為第一大客戶,為晶導微貢獻10%左右的營收。
據了解,晶導微是2020年才開始與電源管理芯片商晶豐明源洽談合作的,剛開始只是小批量供貨,2021年才開始大量增加訂單量,2022年晶豐明源業績下滑跡象明顯,對晶導微產品的采購可能會有所減少。
募資5.26億元,大力拓展系統級封裝業務,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晶導微的營收很大是依靠二極管產品,但是其二極管產品主要應用領域是照明、智能手機、家用電器、LED電源驅動,近年這幾大下游應用領域需求增長疲軟。在此背景下,晶導微積極做出產品結構的調整,大力拓展系統級封裝業務,開始走“分立器件+集成電路”封裝的新型業務模式。
在二極管之外,晶導微能否成功開辟業績增長的“第二大曲線”?晶導微把目光瞄準系統級封裝賽道,豪擲重金投資火熱的氮化鎵PD-65W應用器件先進封裝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PDPN5*6 IC器件封裝工藝研究、SOP16 IC器件封裝工藝研究、TO247大功率器件封裝工藝研究、TO220F大功率器件封裝工藝研究。目前晶導微產品封裝規格已近50種,品種超過7000個型號。
在系統級封裝領域,晶導微已攻克了不少核心技術,比如實現量產的反極性芯片制造工藝,掌握了高密度、低應力的IC框架設計以及專門針對多芯片引腳和PAD設計技術,和將IC、MOS、電阻電容、二極管等多個不同功能的主被動芯片整合成系統的先進封裝技術等。
目前晶導微已經在系統級封裝領域初嘗甜頭,2021在該領域實現3.85億元營收,銷售了4472850.83千只系統級封裝元器件。在系統級封裝行業的高速發展下,晶導微的系統級封裝業務占比也由2019年的2.35%快速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28.24%。而且晶導微的系統級封裝元器件單價連年保持上漲,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價格變動率分別為23.96%、36.93%、8.73%。
未來系統級封裝仍有很大的發展機遇。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推動因素是5G,隨著5G基站的日益完善,5G手機、無線耳機、智能手表、AR/VR等智能電子產品將迎來爆發期,為系統級封裝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晶導微在招股書中透露,未來將大力拓展開發在5G、汽車電子、新能源、物聯網、大數據、AR/VR等不同應用領域的系統級封裝方案。此次沖刺創業板IPO,晶導微擬募集5.26億元資金,投資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及測試產業化建設項目二期,進行大幅擴產系統級封裝產能。
據了解,晶導微的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及測試產業化建設項目二期完成后,將新增70億只系統級封裝元器件,是現有的59億只產能的1.19倍,完全達產后晶導微系統級封裝元器件產品的年產能將有望突破100億只。
未來,在系統級封裝領域,晶導微表示將繼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包括芯片、框架、封測技術,重點開發在5G、汽車電子、新能源、物聯網、大數據、AR/VR等領域的系統級封裝方案,并尋求在高端LED驅動系統封裝技術和其他電源領域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技術的突破。
此次創業板IPO,晶導微擬發行不超過4845.55萬股,募集5.26億元資金,投向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及測試產業化建設項目二期。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孔凡偉先生,其直接和間接持股公司50.16%的股份。曾給晶導微投資的機構有安芯投資、泰和順、睿德信、三行資本等,其中睿德信還是晶導微的股東之一。
2021年業績翻倍增長,二極管業務貢獻超一半營收
晶導微成立于2013年,聚焦二極管、整流橋等半導體分立器件產品以及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SiP)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在半導體分立器件的細分領域,晶導微已成長為獨角獸企業,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半導體分立器件分會統計的數據,晶導微穩壓、整流、開關二極管產品2020年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87%,位居行業第二。
近三年,晶導微受益旺盛的市場需求,實現業績快速增長。在營收方面,2020年以47.72%的增速增長,2021年實現翻倍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3.10%。而且凈利增速還顯著高于營收,2021年較2020年增長263.82%。不過,2022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完成的業績均達不到2021年的一半。具體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數據如下所示:
晶導微的業務分為二極管、整流橋、芯片、系統級封裝、三極管、功率MOS管六大板塊。目前營收最主要來源于二極管,為晶導微貢獻超5成的營收,具體在2019年-2022年上半年該產品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67.49%、64.42%、59.51%、54.28%。2021年、2022年上半年二極管業務占比下滑,主要是由于晶導微系統級封裝業務收入快速增長所致。
近幾年,在晶導微的六大板塊業務中,系統級封裝是營收增長最快的業務,2020年、2021年增速分別高達832.66%、232.25%,均實現翻倍的亮眼增長。招股書顯示,晶導微拓展的新產品線三極管和功率MOS管也實現不錯的營收,業務比例均呈現上升的趨勢。
在產品單價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照明和消費電子行業增長疲軟進入去庫存環境的影響,2022年上半年晶導微二極管、三極管、功率MOS管等產品銷售均價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2023年仍存在繼續下滑的風險。
在客戶方面,晶導微的產品主要銷售給晶豐明源、千佰易、百度微半導體、越加紅、士蘭微、必易微、強茂股份、立達信、陽光照明、華潤微電子、歐普照明、公牛集團等企業。不曾在2019年、2020年出現在晶導微前五大客戶中的晶豐明源,2021年、2022年上半年突然驚現為第一大客戶,為晶導微貢獻10%左右的營收。
據了解,晶導微是2020年才開始與電源管理芯片商晶豐明源洽談合作的,剛開始只是小批量供貨,2021年才開始大量增加訂單量,2022年晶豐明源業績下滑跡象明顯,對晶導微產品的采購可能會有所減少。
募資5.26億元,大力拓展系統級封裝業務,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晶導微的營收很大是依靠二極管產品,但是其二極管產品主要應用領域是照明、智能手機、家用電器、LED電源驅動,近年這幾大下游應用領域需求增長疲軟。在此背景下,晶導微積極做出產品結構的調整,大力拓展系統級封裝業務,開始走“分立器件+集成電路”封裝的新型業務模式。
在二極管之外,晶導微能否成功開辟業績增長的“第二大曲線”?晶導微把目光瞄準系統級封裝賽道,豪擲重金投資火熱的氮化鎵PD-65W應用器件先進封裝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PDPN5*6 IC器件封裝工藝研究、SOP16 IC器件封裝工藝研究、TO247大功率器件封裝工藝研究、TO220F大功率器件封裝工藝研究。目前晶導微產品封裝規格已近50種,品種超過7000個型號。
在系統級封裝領域,晶導微已攻克了不少核心技術,比如實現量產的反極性芯片制造工藝,掌握了高密度、低應力的IC框架設計以及專門針對多芯片引腳和PAD設計技術,和將IC、MOS、電阻電容、二極管等多個不同功能的主被動芯片整合成系統的先進封裝技術等。
目前晶導微已經在系統級封裝領域初嘗甜頭,2021在該領域實現3.85億元營收,銷售了4472850.83千只系統級封裝元器件。在系統級封裝行業的高速發展下,晶導微的系統級封裝業務占比也由2019年的2.35%快速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28.24%。而且晶導微的系統級封裝元器件單價連年保持上漲,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價格變動率分別為23.96%、36.93%、8.73%。
未來系統級封裝仍有很大的發展機遇。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推動因素是5G,隨著5G基站的日益完善,5G手機、無線耳機、智能手表、AR/VR等智能電子產品將迎來爆發期,為系統級封裝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晶導微在招股書中透露,未來將大力拓展開發在5G、汽車電子、新能源、物聯網、大數據、AR/VR等不同應用領域的系統級封裝方案。此次沖刺創業板IPO,晶導微擬募集5.26億元資金,投資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及測試產業化建設項目二期,進行大幅擴產系統級封裝產能。
據了解,晶導微的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及測試產業化建設項目二期完成后,將新增70億只系統級封裝元器件,是現有的59億只產能的1.19倍,完全達產后晶導微系統級封裝元器件產品的年產能將有望突破100億只。
未來,在系統級封裝領域,晶導微表示將繼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包括芯片、框架、封測技術,重點開發在5G、汽車電子、新能源、物聯網、大數據、AR/VR等領域的系統級封裝方案,并尋求在高端LED驅動系統封裝技術和其他電源領域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技術的突破。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二極管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9702瀏覽量
167553 -
晶導微電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20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硅二極管的導通電壓為多少伏
硅二極管的導通電壓是一個關鍵的參數,它決定了二極管何時開始導電。在大多數情況下,硅二極管的導通電壓被稱為“門檻電壓”或“開啟電壓”,并且這個
電容和二極管串聯二極管電壓相同嗎
在電容和二極管串聯的電路中,二極管兩端的電壓并不總是與電容兩端的電壓相同,這取決于電路的具體工作狀態和電源的類型(直流或交流)。 直流電源情況 在直流電源下,如果二極管正向偏置并導通,
二極管壓降是什么意思,怎么測量
導電性。當二極管兩端施加正向電壓時,二極管導通,電流可以順利通過;而當二極管兩端施加反向電壓時,二極管截止,電流無法通過。在
肖特基二極管與其他二極管的區別
肖特基二極管(Schottky Diode),也被稱為肖特基勢壘二極管,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和優異性能的半導體器件。它與其他類型的二極管(如普通二極管、鍺
開關二極管與TVS二極管的不同點有哪些?
特點是具有極短的正向恢復時間和反向恢復時間,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導通狀態轉換到截止狀態,或從截止狀態轉換到導通狀態。開關二極管通常采用PIN結構,其中I層(本征區
黃山谷捷擬創業板上市,募資5.02億元
近日,黃山谷捷股份有限公司更新IPO招股書,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據悉,本次IPO黃山谷捷計劃募資50,201.19萬元,用于功率半導體模塊散熱基板智能制造及產能提升項目、研發中心建設
汽車鋁合金車輪“小巨人”創業板上市,宏鑫科技開盤漲超275%
4月15日,汽車鋁合金車輪“小巨人”宏鑫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這次創業板IPO,宏鑫科技公開發行3700萬股股票,發行價為10.64元/股,募
青島科凱電子計劃創業板上市,擬募資10.01億元
青島科凱電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稱:青島科凱電子或公司)計劃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擬募資約10.01億元,分別用于微電路模塊產能擴充及智能
山源科技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上海山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山源科技,正計劃于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擬募資總金額高達6.28億元。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礦山
晶華電子終止深交所創業板IPO,原擬募資5.3億元
深圳晶華顯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晶華電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近日被深交所終止。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晶華電子原計劃在
肖特基二極管常見型號 肖特基二極管是穩壓二極管嗎
肖特基二極管是一種特殊的二極管,它由肖特基結構組成,具有低導通電壓、快速開關特性和高溫穩定性。肖特基二極管可以在許多應用中起到關鍵的作用,例如電源、DC-DC轉換器、放大器、開關電路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