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范圍內(nèi)出現(xiàn)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不同變體和其他與病毒相關的威脅令人擔憂,特別是病毒獲得的突變增強了其傳播力,影響了診斷和疫苗效力。因此,迫切需要開發(fā)快速、準確和易于使用的病毒診斷/檢測方法。另一方面,當一種新的未知病原體或新的突變出現(xiàn)時,找到合適的受體進行檢測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于無標記傳感系統(tǒng)。而理想的無標記傳感系統(tǒng)除了需要對與傳感器表面結合的材料特性變化具有高敏感性之外,還必須能夠通過適當?shù)谋砻婀δ芑褪荏w來確保檢測的特異性。
然而,獲得針對新目標的生物識別元素涉及到一個獲得高質(zhì)量特定材料的多步驟過程。而該過程通常只能獲得極少量的產(chǎn)物(低濃度和小體積)。因此,新的檢測平臺除了需要具備高靈敏度之外,還應高度小型化,以允許利用微量樣品進行多次檢測。
據(jù)麥姆斯咨詢報道,近期,來自波蘭華沙理工大學(Warsaw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等機構的研究人員介紹了一種基于光纖誘導的微腔串聯(lián)馬赫-曾德爾干涉儀(μIMZI)的實時、高度小型化傳感方案,可用于SARS-CoV-2之類病毒顆粒檢測。該檢測方法旨在檢測體積小至數(shù)百皮升的樣品中SARS-CoV-2病毒顆粒的保守區(qū)域,其檢測限可以達到ng/mL水平。相關研究成果以“Low-volume label-free SARS-CoV-2 detection with the microcavity-based optical fiber sensor”為題發(fā)表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如圖1所示,這項工作首次利用基于微腔的光纖傳感器直接檢測SARS-CoV-2病毒顆粒??紤]到病毒的不斷進化,該研究應用的生物傳感方法是基于抗核衣殼SARS-CoV-2蛋白抗體。N蛋白是病毒核衣殼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與病毒RNA結合決定復制周期。
利用蛋白N作為靶點最重要的依據(jù)是,根據(jù)臨床研究報告,該蛋白在感染早期會大量表達;此外,與翻譯后修飾較多的S蛋白相比,N蛋白在Ser176位點只有一個特征較好的o-磷酸化位點,且沒有糖基化位點。因此,與受體的結合親和力不會受到干擾,使N蛋白成為SARS-CoV-2感染早期診斷靶點的理想候選者。
圖1 基于微腔的光纖傳感器檢測SARS-CoV-2之類病毒顆粒示意圖
與其他的無標記生物傳感裝置相比,該研究基于定制化的且可獲得量(體積和濃度)小的非商用生物材料【即SARS-CoV-2病毒顆粒、抗N蛋白(特別是SARS-CoV-2的重組N蛋白RNA結合域)抗體】,因此需要微量傳感系統(tǒng)。所提出的傳感器有助于測量皮升體積的樣品,并實現(xiàn)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無標記和實時監(jiān)測。因此,它可以在不超過30分鐘的時間內(nèi)完成一步式檢測。此外,通過對傳感器表面進行化學官能化優(yōu)化,可以實現(xiàn)ng/mL范圍內(nèi)的出色靈敏度水平。
研究人員制造的傳感器形狀和直徑如圖2A所示。為了在表面化學修飾和生物測定之前對μIMZI傳感器進行表征,在微加工過程之后對其RI靈敏度進行了測量。如圖2B所示,隨著RI的增加,發(fā)射功率和最小波長都發(fā)生了變化。在圖2C中,繪制了最小波長與RI的對應關系。
每個樣本對應的點用最小二乘法線性逼近,以確定特定RI區(qū)域的靈敏度。結果顯示,該工作所提出的μIMZI在較短波長(綠色線表示)和較長波長(藍色線表示)的RI靈敏度分別達到10000 nm/RIU以上和14000 nm/RIU以上(圖2C)。
圖2 微腔串聯(lián)馬赫-曾德爾干涉儀(μIMZI)傳感器SEM圖像及靈敏度表征
隨后,為了驗證該傳感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將利用μIMZI檢測的結果與利用標準化技術(如ELISA)所獲得的結果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μIMZI檢測靈敏度水平優(yōu)于ELISA。此外,靈敏度水平與現(xiàn)有的無試劑側(cè)向流動檢測相當,其檢測限在ng/mL范圍。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鑒于每個病毒顆粒的蛋白質(zhì)拷貝數(shù)很大(~ 1000),μIMZI傳感器已被設計用于檢測/靶向核衣殼蛋白。而COVID-19陽性患者的常見病毒載量在每毫升10?-10?個病毒之間,因此感染期間的N-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傳感器的檢測限。唾液中的N-蛋白水平在COVID-19感染初期為數(shù)十pg/mL,在接下來的幾天內(nèi)甚至可以達到數(shù)百ng/mL。
在血液中,N-蛋白濃度比唾液中的小,但差異不大,能夠維持在數(shù)十至數(shù)百pg/mL的水平。因此,可以得出結論,μIMZI甚至可以用于診斷低病毒載量的無癥狀病例。
圖3 微腔串聯(lián)馬赫-曾德爾干涉儀(μIMZI)在實驗的每個階段對用作受體的抗N抗體和不同濃度的SARS-CoV-2之類病毒顆粒的響應
綜上所述,該研究報道了第一個用于病毒檢測的基于微腔的光纖傳感器。該傳感技術可以快速、直接、無標記、特異性和高靈敏度地檢測所選靶標。該傳感器實時檢測SARS-CoV-2之類病毒顆粒的最低檢測限為ng/mL。需要強調(diào)的是,該傳感器只需pL級體積樣品即可正常工作。
因此,除了檢測外,該微腔串聯(lián)馬赫-曾德爾干涉儀(μIMZI)還可以用于研究、分析和驗證低濃度/低體積受體與所選靶標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反過來又對基礎研究、藥物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新的傳感平臺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疫情爆發(fā),并出現(xiàn)了如SARS-CoV-2等新病原體的時候。
審核編輯:劉清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54 -
光纖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6文章
318瀏覽量
34841 -
傳感系統(tǒng)
+關注
關注
1文章
89瀏覽量
16914 -
RNA
+關注
關注
0文章
46瀏覽量
9739
原文標題:利用基于微腔的光纖傳感器實現(xiàn)微量無標記新冠病毒檢測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光纖光柵傳感器:精準測量與監(jiān)測的科技先鋒
利用光纖間接檢測 X 射線
![<b class='flag-5'>利用光纖</b>間接<b class='flag-5'>檢測</b> X 射線](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FE/wKgZomcYKBeATP9eAAI0xyNLJyk462.png)
光纖溫度傳感器概述和類型
利用非比率式磁電流傳感器實現(xiàn)精密電流檢測設計
![<b class='flag-5'>利用</b>非比率式磁電流<b class='flag-5'>傳感器</b><b class='flag-5'>實現(xiàn)</b>精密電流<b class='flag-5'>檢測</b>設計](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