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作物的生長,而農作物的生長會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主要是外界因素,因此,智慧農業便將傳統農業與科技結合起來,衍生出智慧大棚,從而讓農業得以快速發展。
建設背景
我國農業的基本現狀是“大國小農”,農業產業發展仍然受限于農業從業人員匱乏、年齡老化、農業用地減少等問題,利用高新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發展智慧農業,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是當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以農業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智慧農業”應運而生。
系統概述
智慧農業大棚依托可視化大屏管理平臺,通過物聯網智能化管控,將土壤里的溫、濕度計,大棚里的灌溉設備、補光設備及大棚電子卷簾設備等進行三維建模集成,實現對大棚內光照、溫度和土壤溫濕度的實時監測,以及所有設備的遠程控制,減少了種植對自然因素的依賴,實現了光照時長可調、溫度濕度可控、施肥灌溉可計劃。
應用場景
大棚全景概覽
以3D可視化技術為基礎,構建建筑、大棚、設備的逐級可視;統一整合視頻監控、設備監測等各種信息系統,對集成數據按標準進行驗證,對信息進行實時更新;建成智慧農業大棚的三維場景、監控等一體化的展示平臺。實現農業產品過程的全面信息化,達到提高農作物質量和管理水平、從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大棚環境監測
通過物聯網傳感設備采集環境變量、養分含量等,通過智能分析和優化技術快速作出最優決策,滿足作物的生長需求。當環境條件超出預先制定的范圍時,自動調控系統開啟,達到智能監控、省時省力。
遠程控制系統
遠程手動控制多個大棚的設施設備,包括風機、外遮陽、內遮陽、噴滴灌、側窗、水簾、閥門、加溫燈等。根據時間、氣象數據、土壤數據等,系統可按照設定規則,自動進行灌溉、通風、開關天窗等操作。
疾病蟲害監測
利用現代無線傳輸技術、互聯網技術、定時采集現場圖像,上傳至監控中心,系統自動記錄每天采集數據,形成蟲害數據庫、實現昆蟲自動識別、計數統計功能。可隨時遠程監控蟲情狀況,制定深度防治措施。及時發現蟲害,及時查殺。
智能灌溉系統
實時監測并控制生產現場各種智能灌溉設備,并通過智能網關直接將數據信息傳回云數據中心。通過WEB終端,遠程查看并控制基地生產現場:風機、外遮陽、內遮陽、噴滴灌、側窗、水簾、閥門、加溫燈或大田內的水肥一體化設備等,實現遠程化管理。
安防監控系統
智慧倉儲系統對接場地中的物聯網安防設備,基于傳感器、報警器等,實現遠程巡檢,讓物聯網設備一站式控制場地的消防和財物安全,一旦出現異常可以及時預警,全面監測倉儲安全。
歷史數據分析
通過不同的條件,可以快速檢索歷史數據,并且通過數據圖表直觀展示,為用戶決策提供參考依據。通過大數據,幫助用戶分析出更適宜作物生長的環境參數,為以后的生產行為提供一定的參考。
……
開發平臺
智慧農業大棚大數據可視化物聯網系統以Sovit3D平臺為支撐,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對大棚進行三維建模,以3D仿真的形式直觀展現出來,充分結合傳感、視頻等設備,實現對農作物的遠程可視化監管,它可以實時采集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各個參數,包括土壤墑情、災情苗情、氣象環境等,以及水肥一體機設備的運行情況。
建設價值
智慧農業大棚大數據可視化物聯網系統通過實時收集并分析現場數據及部署指揮機制的方式,達到提升運營效率、擴大收益、降低損耗的目的。可變速率、智能灌溉、智能溫室等多種基于物聯網的應用, 推動流程改進, 助力解決農業領域特有問題, 打造基于物聯網的智慧農業大棚, 實現作物質量和產量雙豐收。
總結
智慧農業大棚大數據可視化物聯網系統是通過生產領域的智能化推動農業生產升級,實現農業精細化、高效化與綠色化,保障農產品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本文主要介紹了Sovit3D可視化編輯器在農業大棚智慧化場景開發中的實踐應用,數維圖科技只提供前端2D、3D可視化開發設計的編輯器產品,并不提供行業場景解決方案。
審核編輯黃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9瀏覽量
377087 -
可視化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00瀏覽量
21036 -
智慧農業
+關注
關注
4文章
789瀏覽量
199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