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傳輸方式是數據在信道上傳送所采取的方式。若按數據傳輸的順序可以分為并行傳輸和串行傳輸;若按數據傳輸的同步方式可分為同步傳輸和異步傳輸;若按數據傳輸的流向和時間關系可以分為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數據傳輸。下面跟著科蘭布線小編一起詳細來了解一下吧。
數據傳輸方式按順序分類
并行傳輸是將數據以成組的方式在兩條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時傳輸。例如采用8單位代碼字符可以用8條信道并行傳輸,一條信道一次傳送一個字符。因此不需另外措施就實現了收發雙方的字符同步。缺點是傳輸信道多,設備復雜,成本較高,故較少采用。
串行傳輸是數據流以串行方式在一條信道上傳輸。該方法易于實現。缺點是要解決收、發雙方碼組或字符的同步,需外加同步措施。串行傳輸采用較多。
數據傳輸方式按方式分類
在串行傳輸時,接收端如何從串行數據流中正確地劃分出發送的一個個字符所采取的措施稱為字符同步。根據實現字符同步方式不同,數據傳輸有異步傳輸和同步傳輸兩種方式。
異步傳輸每次傳送一個字符代碼(5~8bit),在發送每一個字符代碼的前面均加上一個“起”信號,其長度規定為1個碼元,極性為“0”,后面均加一個止信號,在采用國際電報二號碼時,止信號長度為1.5個碼元,在采用國際五號碼(見數據通信代碼)或其它代碼時,止信號長度為1或2個碼元,極性為“1”。字符可以連續發送,也可以單獨發送;不發送字符時,連續發送止信號。每一字符的起始時刻可以是任意的(這也是異步傳輸的含意所在),但在同一個字符內各碼元長度相等。接收端則根據字符之間的止信號到起信號的跳變(“1”→“0”)來檢測識別一個新字符的“起”信號,從而正確地區分出一個個字符。因此,這樣的字符同步方法又稱起止式同步。該方法的優點是:實現同步比較簡單,收發雙方的時鐘信號不需要精確的同步。缺點是每個字符增加了2~3bit,降低了傳輸效率。它常用于1200bit/s及其以下的低速數據傳輸。
同步傳輸是以固定時鐘節拍來發送數據信號的。在串行數據流中,各信號碼元之間的相對位置都是固定的,接收端要從收到的數據流中正確區分發送的字符,必須建立位定時同步和幀同步。位定時同步又叫比特同步,其作用是使數據電路終接設備(DCE)接收端的位定時時鐘信號和DCE收到的輸入信號同步,以便DCE從接收的信息流中正確判決出一個個信號碼元,產生接收數據序列。DCE發送端產生定時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數據終端設備(DTE)內產生位定時,并以此定時的節拍將DTE的數據送給DCE,這種方法叫外同步。另一種是利用DCE內部的位定時來提取DTE端數據,這種方法叫內同步。對于DCE的接收端,均是以DCE內的位定時節拍將接收數據送給DTE。幀同步就是從接收數據序列中正確地進行分組或分幀,以便正確地區分出一個個字符或其他信息。同步傳輸方式的優點是不需要對每一個字符單獨加起、止碼元,因此傳輸效率較高。缺點是實現技術較復雜。通常用于速率為2400bit/s及其以上的數據傳輸。
數據傳輸方式按關系分類
按數據傳輸的流向和時間關系,數據傳輸方式可以分為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數據傳輸。
單工數據傳輸是兩數據站之間只能沿一個指定的方向進行數據傳輸。即一端的DTE固定為數據源,另一端的DTE固定為數據宿。
半雙工數據傳輸是兩數據站之間可以在兩個方向上進行數據傳輸,但不能同時進行。即每一端的DTE既可作數據源,也可作數據宿,但不能同時作為數據源與數據宿。
全雙工數據傳輸是在兩數據站之間,可以在兩個方向上同時進行傳輸。即每一端的DTE均可同時作為數據源與數據宿。通常四線線路實現全雙工數據傳輸。二線線路實現單工或半雙工數據傳輸。在采用頻率復用、時分復用或回波抵消等技術時,二線線路也可實現全雙工數據傳輸。
-
數據傳輸
+關注
關注
9文章
1952瀏覽量
64853 -
全雙工
+關注
關注
0文章
44瀏覽量
10510 -
字符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4瀏覽量
252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