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發展、政策支持和技術革新等因素的推動,微型逆變器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但同時,微型逆變器產業上下游企業也需要面對成本、技術、品質等問題。綜合各種利弊,微型逆變器市場前景如何?
光伏逆變器從類型上可分為四類:集中式逆變器、組串式逆變器、集散式逆變器、微型逆變器等。不同逆變器類型在功率等級、安全等級等多方面有所不同,在主要應用場景有所差異。目前我們所說的分布式光伏多用在工商業領域,微型逆變器由于單個逆變器功率等級相對較低,安全系數高,主要應用于戶用、小型工商業等分布式場景。
近幾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積極推動屋頂光伏、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分布式光伏發展,提升鄉村就地綠色供電能力。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帶動了微型逆變器市場的快速增長。
一、到2025年全球微型逆變器市場規模將超800億元
截至2021年底,新增分布式光伏中,戶用光伏繼2020年首次超過1000萬千瓦后,2021年超過2000萬千瓦,達到約2150萬千瓦。戶用光伏已經成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
2022年戶用光伏新增裝機達到2525萬千瓦,約占全部光伏新增裝機的29%,成為新能源發展新亮點。
但是目前國內分布式光伏主要應用在工商業領域,功率較大,并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微型逆變器。從全球范圍來看,微型逆變器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2021年其滲透率只有4.60%,且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場。
數據來源于網絡,嗶哥嗶特資訊整理
據了解,歐美國家戶用光伏應用相對廣泛,但國內戶用光伏僅處于萌芽階段。從微型逆變器全球市場份額來看,國外企業Enphse一家獨大。而國內微型逆變器市場中,禾邁、昱能、德業正迅速崛起
根據2022年度業績報告,禾邁、昱能、德業三家企業2022年度營收分別為15.42億元、13.45億元、59.20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93.89%、102.26%、42.03%(數值采用四舍五入)。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各企業披露的2022半年度報,禾邁微型逆變器占比營收為86.14%、昱能為76.61%,德業逆變器占比營收為49.32%。從以上數值不難看出,受益于全球光伏行業快速發展,微型逆變器已成為部分企業的新增長引擎。
作為產業鏈上游,部分電感器與變壓器企業也已經開始布局微型逆變器市場。銘普光磁副總經理楊建民表示,銘普光磁目前應用在微型逆變器領域的產品主要跟國外配套,去年銷量同比增長30%,但主要集中在國外。
順絡電子副總工蔡金波表示,順絡電子微型逆變器用磁性器件出貨量主變壓器200萬套/月,其它電感器&輔源變壓器100萬套/月,年增長約110%。
據未來智庫測算,預計2025年微型逆變器市場規模為 864 億元,五年 CAGR為80%。預計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達到 600GW,其中分布式占比穩定增加,達到48%。預計微型逆變器的需求將達到 86.4GW,全球微型逆變器市場空間有望達到864 億元,微型逆變器市場迎來快速增長。
預計2025年歐美仍是全球微型逆變器最主要市場,國內微型逆變器市場有望迎新增長。一方面,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危機,歐洲電價大漲,加速新能源替代;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市場需求量穩步上升,將持續帶動微型逆變器市場的發展。
二、五年回本,微型逆變器市場可期
近五年來,微型逆變器出貨量穩步上升,2021年出貨量創歷史新高,達到3.61GW,同比上漲58.3%。但由于單瓦成本略高、 應用場景等限制,過去全球微型逆變器在分布式市場的滲透率維持在 2%-5%之間。
蔡金波表示,提升微型逆變器滲透率還需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戶用光伏的經濟性;二是提高戶用光伏的安全性;三是在戶用光伏爆發背景下,對組件級運維需求的提升。
經濟性層面,初期投入成本高,戶用光伏初始投資成本主要分為設備和施工兩部分:設備成本主要包含組件、支架、逆變器、并網箱、線纜等,組件成本約占總成本的70%左右;安裝費用主要有建安費用、電網接入等構成,還有運營費用和財務費用等。據未來智庫測算,戶用光伏項目的資本金內部收益率為12.8%,靜態回收期為6.4年,經濟效益顯著。
有數據顯示,光伏發電的組件的核算均價一般為8-12元每瓦,以戶用光伏裝機量為5千瓦計算,成本大致在五萬元左右。以屋頂光伏一天可發電40度計算,一年可發電14600度,一年可節約7884元。
多地政府都推出了戶用光伏補貼政策。以深圳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補貼標準為例,2023年并網發電項目補貼標準為0.36元/kwh,2024、2025為0.2元/kwh,2026年為0.1元/kwh。
第一年可領補貼5256元;第二、三年分別可領補貼2920元;第四年可領補貼1460元,合計可領補貼12556元。
因此,根據各地不同補貼情況,安裝一套5千瓦的戶用光伏電站大致需要五年左右可以收回成本。
對于投資融資,分布式光伏因體量小、投資規模小,存在企業開發項目融資困難、利率偏高等問題,尤其是對于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融資渠道不暢、融資成本高的現象更為突出。
微型逆變器每瓦裝機成本達到0.7元/W以下,微型逆變器才有可能實現全面落地。蔡金波表示,目前集中式/組串式/微型逆變器的單價約為 0.20/0.35/1.21 元/W,就單價來看,微型逆變器目前價格是最高的,但是微型逆變器有望復刻組串式逆變器的發展路徑,通過降價來提升市場份額,同時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微型逆變器的成本也在不斷降低,微型逆變器作為安全性最高的逆變器產品,與其他產品的價差越小,替代性越強。
安全性層面,微型逆變器運行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主要應用于戶用發電場景。微型逆變器作為組件級電力電子設備可以對每塊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進行精細化調節及監控,在遇到部分陰影遮擋和個別組件性能出現故障的情況下,能夠提升光伏系統整體的運行效率。同時比起集中式、組串式逆變器輸入端的 1000V直流高壓,微型的最大輸入電壓僅為 60V,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電站的安全隱患,在安裝和調試方面也更為簡單。
微型逆變器產品范圍跨度大,由于國內微型逆變器起步更晚,行業內產品方案尚未形成標準,較大的功率跨度對上游供應商的方案配合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以微型逆變器磁元件使用的線材為例,據深圳市大潤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金斗反映,微型逆變器主要采用絞合線、絞合膜包線、絞合膜包壓方線等幾種線材,目前行業尚未形成標準化的線材解決方案,主要根據微型逆變器的功率匹配不同的線材方案,從0.05mm*60P-0.05mm*3800P都有,線材的線徑、股數范圍跨度大,對線材廠商的方案配合能力、繞線工藝,尤其是焊錫工藝都提出了全新要求。
據了解,目前微型逆變器三層絕緣線焊錫效率為4-7秒,仍未達到整機企業所期望的1-2秒焊錫效率。王金斗表示,“當前微型逆變器線材焊錫工藝,從拉絲、絞線、剝漆、絞線、包膜、壓方乃至整個線材產業鏈都提出了全新要求,大潤科技焊錫效率最快也只能控制在4-5秒,仍需進一步提高才能達到整機企業的期望值。”
運維需求層面,對于接入消納,農村電網的架構相對薄弱,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瓶頸和電能質量問題較為突出,同時農村地區用電負荷較低,分布式新能源消納空間有限。
蔡金波認為目前新能源車最小的逆變器充電功率在2.2-2.5KW左右,且只能實現慢充,想要實現微型逆變器充電功率需做到2KW+才能滿足新能源車充電的需求。
電感器與變壓器在微型逆變器中成本占比為10%。以1000W微型逆變器為例,電感變壓器(含電流互感器)用量11顆。蔡金波表示,微型逆變器的進入門檻較組串式更高,拓撲結構較組串更復雜且差異性大。
三、“光伏+儲能+電動汽車”或成新商業模式
據公安部數據統計,2022我國汽車保有量達3.19億輛,全國84個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的城市合計約2.23億輛,僅以此計算,84個城市汽車保有量占比約70%。
2019-2022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分別為4.7%、5.4%、14.8%、25.6%。近四年平均滲透率為7%,當城市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臨近70%達到飽和,以7%滲透率增長計算僅需要6年。因此,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下鄉是大概率的趨勢,三線及以下城市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很大發展潛力。
隨著新能源車下鄉的推廣和應用,微型逆變器市場也將迎來新的商機。
政策層面,2023年3月2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里面提到,促進新能源開發利用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農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頂建設戶用光伏。
早在2021年國家就啟動了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根據各地申報情況,國家能源局公布了共676個縣的試點縣名單。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的優勢是有助于屋頂資源協調和促進配電網升級改造,也有利于降低分布式開發成本、提升運維水平。更重要的意義是既與鄉村振興戰略有著諸多契合點,又在能源革命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各地上報情況統計,2021年全國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縣累計備案容量4623萬千瓦,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和浙江;累計并網容量1778萬千瓦,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和廣東。
商業模式層面,新能源車下鄉,使得家庭光伏系統可以為電動汽車充電,實現節能減排,同時也為微型逆變器市場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據市場研究機構CCID Consulting預測,未來中國光伏發電市場將會增加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與光伏發電結合,形成一種新型的“光伏+儲能+電動汽車”產業生態圈。
傳統的微型逆變器企業主要采用B2B商業模式,即向分布式光伏電站提供微型逆變器產品。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微型逆變器企業也逐漸轉向B2C模式,即向家庭光伏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這種商業模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家庭光伏用戶的需求,提供更加個性化、全方位的服務。
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微型逆變器企業也在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技術。例如,微型逆變器企業推出了帶有儲能功能的微型逆變器產品,可以實現光伏發電系統的儲能和調峰,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另外,一些企業也開始推出具有智能化功能的微型逆變器產品,能夠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實現對光伏發電系統的遠程監控和控制。
綜合來看,微型逆變器是一個充滿潛力和機遇的市場,隨著新能源車下鄉、政策支持和技術革新等因素的推動,微型逆變器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但同時,微型逆變器產業上下游企業也需要面對成本、技術、品質等問題,企業更應加強技術創新、質量控制和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用戶滿意度,實現可持續發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6瀏覽量
232446 -
逆變器
+關注
關注
288文章
4753瀏覽量
207699 -
光伏
+關注
關注
44文章
3083瀏覽量
693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