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智能駕駛技術在上下游廠商的推動下持續迭代。在硬件方面,激光雷達主要負責物體距離判斷、障礙物監測、道路環境感知、安全輔助駕駛的功能。作為關鍵的傳感器,激光雷達廠商在業內的關注下也迎來了新的進展,包括禾賽、圖達通、探維科技、北醒在內的多家廠商陸續發布新品。
國內激光雷達企業主要分為車載、乘用車和商用車三類,主流的激光雷達方案還是安裝在前保險杠、車頂等位置。在L2、L2+等高階輔助駕駛系統的要求下,激光雷達對探測視角、探測距離、分辨率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在上海車展上,合創汽車展示了一款采用探維科技Duetto激光雷達的車型——合創V09。采用的是主流放置在車頂上方的方案。在性能上,Duetto激光雷達探測距離達300m,分辨率可達到0.09°x0.19°。該產品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實現批量交付。
圖達通在近期發布的新一代Robin靈雀平臺——靈雀-W,屬于高性能中短距廣角激光雷達,探測距離為70米,分辨率為0.1°(H)×0.4°(V),FOV為 120°(H)×70°(V)。官方表示,產品提供補盲與側向感知的功能,能夠可用于更高階的輔助駕駛系統,包括自動換道、進出匝道等駕駛場景。
對于輔助駕駛系統來說,高速道路相對簡單,城市路況相對復雜,但是智能汽車不可能只駕駛在一種道路環境中,因此需要激光雷達等傳感器方案能夠支持對多種智駕解決方案。為此,探維科技發布了全新迭代的192線車規級激光雷達——Tempo,并且在近期的上海車展中首次亮相。
根據介紹,Tempo激光雷達的角分辨率能夠達到0.16°x0.13°,最遠探測距離同樣能達到300m,具備超高清,超視野的特點。探維科技表示,公司將在明年(2024年)推出下一代TempoPro激光雷達,線數、FoV、測遠等方面都將有提升,還會搭載SmartSensorSet智能感知系統套件,助力汽車廠商實現更中高級別的自動駕駛。
激光雷達在乘用車上的應用除了性能的提升,還更加關注如何與車身更加美觀的結合,并且不影響駕駛員駕駛、性能不會衰減。在一定程度上,這促使激光雷達朝著更加輕薄的方向發展,因此輕薄也成為廠商宣傳的重點。Tempo激光雷達產品高度僅為45mm。禾賽科技在4月中旬發布的車規級超薄遠距激光雷達——ET25,可放置在前擋風玻璃后,厚度更是僅有25mm。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智能汽車都已經陸續搭載激光雷達,例如小鵬P7i搭載了2顆激光雷,另外還有5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等31個智能感知元件。小鵬汽車表示小鵬P7i已經擁有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的能力,支持高速NGP、城市NGP。
不過,業內關于激光雷達的爭議也有不少,例如用手機拍攝激光雷達時,手機攝像頭可能會被灼傷,若是在城市道路上,激光雷達在使用時不慎照到人,是否會對人身安全帶來影響等等。
但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激光雷達依舊是智能駕駛系統的重要傳感器。從當下的新品趨勢來看,激光雷達賽道已經從價格競爭進入功能競爭階段,接下來將是供應鏈競爭階段,未來具備供應鏈優勢的廠商將在激光雷達賽道上具備更強大的優勢。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25瀏覽量
190404 -
輔助駕駛
+關注
關注
1文章
175瀏覽量
150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