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手機刷抖音和上傳自己視頻的時候,有沒有思考過,這個視頻的數據文件是如何實時到達手機的?又是如何上傳到抖音的后臺服務器的?整個過程又是什么樣的?
首先,我們的手機通過WIFI連接路由,路由通過光貓連接家里面的入戶光纖,光纖將數據以光的速度(光速:30萬千米/秒)傳輸到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再通過光纖將數據以光的速度返回到家里的入戶光纖,再通過光貓和WIFI路由器連接到手機。整個過程在毫秒級別,我們無法察覺到這種數據流的變化,但是,其實你的視頻在大腦反應的一剎那,已經順著光纖已經走了十萬八千里,這種過程我們稱之為光通信。
但是,你知道嗎?我們的科技能力,已經將光纖變成通信載體的同時,也能夠將光纖變成傳感器載體,目前已廣泛的應用于工業領域,未來有可能進入家庭。但是我們一定很好奇,我們的技術是如何將光纖變成傳感器,以光纖溫度傳感器為例,這項技術來自于亞洲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錢德拉塞卡拉·拉曼。我們恐怕很難想象,印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亞洲國家。這位印度人就是錢德拉塞卡拉·拉曼,于193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有了這位拉曼光譜學的奠基人,拉曼光譜學在各個領域蓬勃發展。其中脈沖光在光纖中傳播的時候,同樣會因為環境溫度的變化而引發拉曼光譜發生改變,通過解調拉曼光譜的變化就可以解調出光纖所處環境的溫度了。再通過光纖OTDR雷達技術,采集到每一個光纖位置點的溫度,定位精度可以達到±0.05米(5公分),溫度精度±0.05℃,測量最快可以達到1秒,也就意味著,每秒鐘可以把整條光纖,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光纖周邊環境溫度全部帶回分布式光纖測溫主機。這種光傳感能力,堪比科幻大片一樣的感覺,可能覺得這項技術很遙遠,其中并不是,專注分布式光纖傳感行業十五年的布里淵科技的技術團隊早在2015年就具備了以上的技術產品開發能力并不斷升級,結合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布里淵發現的布里淵散射原理以及英國物理學家瑞利發現的散射原理,通過技術升級以及工程化的解決方案,可以將50km的普通通信光纜變成100萬個溫度傳感器,并在石油井下、管道泄漏、電力電纜監測等領域廣泛應用,布里淵科技已成為分布式光纖傳感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分布式光纖傳感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加深了對光纖作為溫度傳感器的理解,我們很難想象,百年以前的光學理論終于在100年后,變成一個個可以造福人類,守護工業安全生產的光學安全監測系統,特別是在惡劣環境下,光纖本身不帶電,防爆,抗電磁干擾,防水,價格便宜等諸多優點,比如在油罐安全監測、煤礦安全監測等對電火花極其敏感的領域,成了不二之選,充分利用分布式光纖傳感的定位功能,不僅僅能報警,不能準確定位在哪里發生的。
我們將試目以待,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在未來的不斷升級發展,其中布里淵科技是屬于其中最積極推動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發展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之一。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2瀏覽量
756597 -
測溫
+關注
關注
1文章
224瀏覽量
28935 -
通信光纜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64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