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記者從第十六屆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獲悉,北京懷柔區高端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取得快速發展,目前已落地儀器和傳感器相關企業286家,正全力申報全國首個國家級高端科學儀器領域示范區,力爭到2025年實現1000家以高端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為引領的硬科技企業落地。
懷柔科學城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目前布局了40余個大科學裝置和科教設施,已成為全球大科學裝置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為發展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技術迭代平臺和人才技術支撐。
“我們以懷柔科學城建設為重要契機,把科學城建設過程作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過程,著力發展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打造‘中國創新 服務世界’的高端科學儀器裝備產業集聚區和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懷柔區經信局局長楊惠芬表示,目前懷柔區按照“整合統籌、功能優化、突出特色”的思路,以科學城為核心向外輻射,構建了“一核三區多點”的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空間格局。
楊惠芬介紹,“一核”引領,即國家高端科學儀器裝備產業基地,位于懷柔科學城中心區;“三區”聯動,即懷柔科學城產業轉化示范區、懷北數字經濟科創園區、楊宋硬科技企業總部基地;“多點”支撐,即統籌布局科學城創新小鎮、有色金屬新材料科創園、長城海納園區、北科建科創園區、機械研究總院懷柔科創基地、高端科學儀器協同創新中心等多個特色園區。
懷柔區發展高端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受到了北京市級層面的關注和扶持。政策方面,北京市將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列為全市十大高精尖產業體系的29個細分領域之一,出臺《關于支持發展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實施細則。“這是北京市首次以市政府名義出臺高精尖產業細分領域的發展支持政策,支持懷柔發展高端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楊惠芬介紹,2020至2022年,市區兩級在重點專項、空間建設等方面累計投資超100億元。
與此同時,市區兩級系列產業發展舉措也相繼落地實施。以韌性城市建設為契機,堅持場景驅動,緊扣市場需要,促進企業集聚和產品技術迭代,推動產業發展,2022年實現20家傳感器領域企業落地;創新服務生態,成立上交所和深交所懷柔科學城企業上市服務中心,為企業上市提供服務;成立北京市首只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10億元;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懷柔分中心運行,提高區域專利審查質量和效率……懷柔區高端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發展,有了強力引擎。
懷柔區統籌推進促進產業發展“十百千”招商工作,加速聚集高端科學儀器裝備領域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和“苗圃”企業,2022年實現硬科技項目落地222項。截至目前,在懷落地儀器和傳感器相關企業累計已達286家。
大恒星圖(北京)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去年11月在懷注冊成立,是一家專注于設計開發、生產制造超快激光器的專業公司,落戶當年就獲得了懷柔科學城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促進專項資金支持。“專項資金幫我們縮短了在懷柔落地時間,為公司快速進入生產提供了大力支持。”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凱表示,目前,公司Sagittarius系列激光器在測距能力上,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可對同步軌道衛星實現高精度測量,測量精度較國外同類產品提升超過30%。
不只是大恒星圖,多場低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發的高精度壓電納米馬達系列產品,打破了國外同類設備壟斷;中科艾科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低溫掃描探針顯微鏡,關鍵性能指標優于國外產品;北京中科內鏡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電子鼻咽喉鏡的多個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懷柔聚集并取得了技術迭代,更好地助力產業發展。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懷柔區將深入實施“十百千”產業工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到2025年實現1000家以高端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為引領的硬科技企業落地。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6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