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來說,一部可支持打電話、發短信、網絡服務、APP 應用的手機,一般包含五個部分部分:射頻部分、基帶部分、電源管理、外設、軟件。
射頻:一般是信息發送和接收的部分;
基帶:一般是信息處理的部分;
電源:一般是節電的部分,由于手機是能源有限的設備,所以電源管理十分重要;
外設:一般包括 LCD,鍵盤,機殼等;
軟件:一般包括系統、驅動、中間件、應用。
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芯片和基帶芯片。 射頻芯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芯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 那么射頻芯片和基帶芯片是什么關系?
射頻芯片和基帶芯片的關系
先講一下歷史,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其中射頻最早的應用就是 Radio——無線廣播(FM/AM),迄今為止這仍是射頻技術乃至無線電領域最經典的應用。
基帶則是 band 中心點在 0Hz 的信號,所以基帶就是最基礎的信號。有人也把基帶叫做“未調制信號”,曾經這個概念是對的,例如 AM 為調制信號(無需調制,接收后即可通過發聲元器件讀取內容)。
但對于現代通信領域而言,基帶信號通常都是指經過數字調制的,頻譜中心點在 0Hz 的信號。而且沒有明確的概念表明基帶必須是模擬或者數字的,這完全看具體的實現機制。
言歸正傳,基帶芯片可以認為是包括調制解調器,但不止于調制解調器,還包括信道編解碼、信源編解碼,以及一些信令處理。而射頻芯片,則可看做是最簡單的基帶調制信號的上變頻和下變頻。
所謂調制,就是把需要傳輸的信號,通過一定的規則調制到載波上面讓后通過無線收發器(RF Transceiver)發送出去的工程,解調就是相反的過程。
射頻簡稱 RF 射頻就是射頻電流,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為是 Radio Frequency 的縮寫,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頻率范圍在 300KHz~300GHz 之間。每秒變化小于 1000 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于 10000 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高頻(大于 10K);射頻(300K-300G)是高頻的較高頻段;微波頻段(300M-300G)又是射頻的較高頻段。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中被廣泛使用,有線電視系統就是采用射頻傳輸方式。
射頻芯片指的就是將無線電信號通信轉換成一定的無線電信號波形, 并通過天線諧振發送出去的一個電子元器件,它包括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和天線開關。射頻芯片架構包括接收通道和發射通道兩大部分。
射頻電路方框圖
接收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濾波,高頻放大后,送入中頻內進行解調,得到接收基帶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邏輯音頻電路進一步處理。
該電路掌握重點:1、接收電路結構;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3、接收信號流程。
1. 電路結構
接收電路由天線、天線開關、濾波器、高放管(低噪聲放大器)、中頻集成塊(接收解調器)等電路組成。早期手機有一級、二級混頻電路,其目的把接收頻率降低后再解調(如下圖)。
接收電路方框圖
2. 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1)、手機天線:
結構:(如下圖)
由手機天線分外置和內置天線兩種;由天線座、螺線管、塑料封套組成。
作用:a)、接收時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b)、發射時把功放放大后的交流電流轉化為電磁波信號。
2)、天線開關:
結構:(如下圖)
手機天線開關(合路器、雙工濾波器)由四個電子開關構成。
作用:a)、完成接收和發射切換; b)、完成 900M/1800M 信號接收切換。
邏輯電路根據手機工作狀態分別送出控制信號(GSM-RX-EN;DCS- RX-EN;GSM-TX-EN;DCS- TX-EN),令各自通路導通,使接收和發射信號各走其道,互不干擾。
由于手機工作時接收和發射不能同時在一個時隙工作(即接收時不發射,發射時不接收)。因此后期新型手機把接收通路的兩開關去掉,只留兩個發射轉換開關;接收切換任務交由高放管完成。
3)、濾波器:
結構:手機中有高頻濾波器、中頻濾波器。
作用:濾除其他無用信號,得到純正接收信號。后期新型手機都為零中頻手機;因此,手機中再沒有中頻濾波器。
4)、高放管(高頻放大管、低噪聲放大器):
結構:手機中高放管有兩個:900M 高放管、1800M 高放管。都是三極管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后期新型手機把高放管集成在中頻內部。
高頻放大管供電圖
作用:a)、對天線感應到微弱電流進行放大,滿足后級電路對信號幅度的需求。b)、完成 900M/1800M 接收信號切換。
理:a)、供電:900M/1800M 兩個高放管的基極偏壓共用一路,由中頻同時路提供;而兩管的集電極的偏壓由中頻 CPU 根據手機的接收狀態命令中頻分兩路送出;其目的完成 900M/1800M 接收信號切換。
b)、原理:經過濾波器濾除其他雜波得到純正 935M-960M 的接收信號由電容器耦合后送入相應的高放管放大后經電容器耦合送入中頻進行后一級處理。
5)、中頻(射頻接囗、射頻信號處理器):
結構:由接收解調器、發射調制器、發射鑒相器等電路組成;新型手機還把高放管、頻率合成、26M 振蕩及分頻電路也集成在內部(如下圖)。
作用:
a)、內部高放管把天線感應到微弱電流進行放大;
b)、接收時把 935M-960M(GSM)的接收載頻信號(帶對方信息)與本振信號(不帶信息)進行解調,得到 67.707KHZ 的接收基帶信息;
c)、發射時把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信息與本振信號調制成發射中頻;
d)、結合 13M/26M 晶體產生 13M 時鐘(參考時鐘電路);
e)、根據 CPU 送來參考信號,產生符合手機工作信道的本振信號。
3. 接收信號流程
手機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過天線開關接收通路,送高頻濾波器濾除其它無用雜波,得到純正 935M-960M(GSM)的接收信號,由電容器耦合送入中頻內部相應的高放管放大后,送入解調器與本振信號(不帶信息)進行解調,得到 67.707KHZ 的接收基帶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邏輯音頻電路進一步處理。
發射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發射時,把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基帶信息調制成的發射中頻,用 TX-VCO 把發射中頻信號頻率上變為 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經功放放大后由天線轉為電磁波輻射出去。
該電路掌握重點:(1)、電路結構;(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3)、發射信號流程。
-
射頻
+關注
關注
104文章
5620瀏覽量
168230 -
AM
+關注
關注
0文章
55瀏覽量
29387 -
無線電
+關注
關注
60文章
2149瀏覽量
1168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采用射頻前端的小衛星通信系統工作原理是什么?
射頻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74HC595芯片工作原理分析說明
射頻芯片的工作原理和電路分析的詳細說明
![<b class='flag-5'>射頻</b><b class='flag-5'>芯片</b>的<b class='flag-5'>工作原理</b>和電路<b class='flag-5'>分析</b>的詳細說明](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7/94/o4YBAF_qpgSAQIsjAAIic8306FI11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