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國外的很多資本家做著企業家的行為,而國內的“老板”卻越發的像資本家。比如一個陶瓷企業,不想從研發、技術、管理手段將合格率從70%變到80%,而是通過工人變相加班數量做上去,進而改變合格率,提高利潤。
近幾年受全球疫情的影響,眾多企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相較于大多數企業存在盈虧波動的報表數據不同的是,這家公司自成立63年來從未虧損,這在全球上市公司中顯得尤為罕見。
根據京瓷公司官網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2財年京瓷公司盡管受到半導體短缺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但2022財年與2021財年相比,銷售收入卻增長了20.4%,創下了歷史新高,營業利潤增長110.8%,稅前利潤增長69.2%。
京瓷為什么要成為世界第一的企業?其目的是什么?
京瓷的目的是使為其奉獻一生的人不僅獲得物質上的富有,還能獲得心靈上的幸福。京瓷不再是追求經營者個人夢想和愿望的舞臺,京瓷成為了一家為了實現全體員工幸福,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做貢獻的企業。
一、精密陶瓷起家,從零部件拓展到解決方案,打造陶瓷巨頭
京瓷成立于 1959 年 4 月,初始注冊資金 300 萬日元,取名為“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創立之初專門從事精密陶瓷的研發和生產。公司的經營理念是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貢獻。目前,京瓷集團在全球的業務領域已涉及原料、零件、設備、機器,以及服務、網絡等各個方面,被稱為電子陶瓷之王。京瓷集團 2020 財年實現營業收入 15268.97 億日元,同比下滑 4.5%,擁有集團公司298 家,擁有員工 75505 名。
2021 財年開始,京瓷將重新劃分事業部,將之前汽車等工業零部件、半導體零部件、電子元器件、信息通信、辦公文檔解決方案、生活與環保六大業務板塊,重新劃分為核心零部件、電子零部件、解決方案三大業務板塊。
回顧京瓷的發展歷程,即“勝利方程式”:零部件→終端產品→機器→系統產品→服務貿易。從京瓷創立到 2000 年以前,京瓷以陶瓷技術為核心,主要精力在于橫向拓展精密陶瓷零部件,包括 IC 用陶瓷多層封裝產品、收購 Elco 切入連接器領域、收購 AVX 鞏固在 MLCC 和其他被動元器件領域的實力。2000 年以來,京瓷通過持續并購向下游終端和機器設備延伸,包括手機、醫療器械、打印機、工具、太陽能系統等,同時補全液晶顯示、PCB、鏡頭等零部件,成長為一個扎根電子元器件、業務輻射四周的綜合性集團。
二、立足京瓷哲學,材料、工藝、設備一體化構筑競爭壁壘
京瓷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于兩點:
1)立足于京瓷哲學的優秀經營管理模式:阿米巴;
2)持續深耕,做到材料、工藝、設備垂直一體化。
京瓷的創始人稻盛和夫被稱為日本四大“經營之圣”之一,先后創辦的兩家企業:京瓷和 KDDI,均為世界五百強,并且半年時間讓日航扭虧,運用的都是同一種經營模式“阿米巴”。阿米巴經營最初是稻盛在京瓷公司的經營過程中,為實現京瓷的經營理念而獨創的經營管理手法。
在阿米巴經營中,把公司組織劃分為被稱作“阿米巴”的小集體。各個阿米巴的領導者以自己為核心,自行制定所在阿米巴的計劃,并依靠阿米巴全體成員的智慧和努力來完成目標。通過這種做法,生產現場的每一位員工都成為主角,主動參與經營,從而實現“全員參與經營”。
京瓷在材料、工藝、設備環節也都有深厚的沉淀。60 多年來,經過不斷研發生產,京瓷研發和生產部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同時還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術。京瓷能夠提供 200 多種陶瓷材料,擁有大型燒結窯和就地清洗設備,掌握各種成型、機加工和結合技術,擁有各式各樣的精度測量和檢驗設備,提供廣泛的分析和評估服務。京瓷綜合這些專業技能,利用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無縫大批量生產能力和強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著客戶的需求。
憑借著各種尖端技術,京瓷向全球提供品類繁多、富有創新的陶瓷產品,持續不斷地創造新價值,為客戶的技術創新提供支持。從電子零件、工業用零件到功能性材料、半導體加工設備零部件等等,京瓷均引領行業發展,在精密陶瓷領域始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審核編輯 :李倩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4瀏覽量
222663 -
電子陶瓷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5959
原文標題:京瓷:如何成為電子陶瓷之王
文章出處:【微信號:Filter_CN,微信公眾號:濾波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