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站在宇宙的角度看,人是渺小的。站在頻域的角度上看,可見光的頻帶是極窄的。在可見光的頻帶下游,有個人眼無法察覺的微波世界,它真實存在又至關重要。看不見的它似乎難以捉摸,可要是我們能看見呢?建此專欄帶同學們一覽這魔法世界的神奇。
類比、演示和“所有都被一筆帶過”的公式
類比:讓我們先回到高中的物理課上,物理老師出了一道實踐題:
你有以下物件,請點亮燈泡:①電池*1②導線*2③燈泡*1
實操:
我們拿導線1連上電池的正極和燈泡的正,然后再拿導線2連上電池的負極和燈泡的負,當導線2剛和燈泡有效接觸的瞬間:
只聽一聲啪!很快啊,燈泡瞬間就亮了。如果忽略燈泡發亮的過程、燈光傳輸到眼睛和眼睛反應的時間,那么這個時隙就是電傳播所需時間,接近光速。
那么對應地來到RF領域(名詞解釋):
燈泡→負載:用來消耗傳輸線從源處傳輸過來的能量
電池→信號源:由晶振加電發生,再經變頻和放大到需要的功率。一般直
接看最后一級功放的輸出功率是多少dBm
導線1→信號線:大部分情況下認為只有它是帶電的。
導線2→返回路徑:大部分情況下認為它不帶電,作為信號線上電平的參考地,必須與信號線構成回路,負載才能工作
簡而言之:
負載兩側的電壓差驅動其運行,持續的電壓差需負載和源形成回路
演示:那我們把頻率f升高看看會如何呢?有個很明顯的特征是,導體上的電壓不再是低頻和直流狀態下的處處相等,反而是出現時而正時而負的正弦特性,這就是長線效應:
當導體長度=20mm,頻率1MHz時,軸向幾乎處處相等的電場(短線)
? ? ? ??
當導體長度=20mm,頻率100GHz時,電場在軸向成正弦分布,像一串行走的糖葫蘆(長線)
此時再來看傳輸線,不能再之前那么理想了。我們截取一段長度▲z長度的傳輸線來分析這均勻的分布參數,有導體自身的自感L0,有導體電阻R0,信號線和回路間的物理結構是導體+介質+導體,天然就是個電容C0,導體之間雖有絕緣介質卻也不是1個電子都不能通過,故有電導G0,那么傳輸線模型就建好了。
讓我們跳過基爾霍夫原理方程-跳過電報方程-跳過推導直接得到這個至關重要的公式,并記住一個結論:
傳輸線的特征阻抗等于單位電感除以單位電容再開根號。傳輸線的特征阻抗和源的內阻及負載的阻抗相同時稱為匹配,能量可以完美的傳輸,其它情況統稱不匹配,能量會以各種形式反射回去。
駐波:當反射足夠強到全反射時,會在電纜的軸向上看到有些地方的電場永遠為零,有些地方永遠是最強場強處,電磁波不走了,仿佛停滯在這里。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傳輸線的狀態:
建傳輸線模型:源及傳輸線均為50歐姆,端口處為源是信號進入點,中間銅色柱為內導體+電阻模型,外導體未顯示出來,默認淡藍色空氣外均為理想導體,通過對電阻賦不同的值來演示
電阻=50Ω,LOAD行波狀態:電磁波從源產生,像行走一樣到負載處被完全吸收
電阻=0Ω,SHORT駐波狀態:電磁波從源產生,0電阻強行把此處電壓拉到0,故從電阻處存在波節點
? ? ? ? ??
電阻=100kΩ,近OPEN駐波狀態:電磁波從源產生,大電阻幾乎開路,此處存在波腹點 電壓駐波比:大多數時候傳輸線狀態介于行波和駐波之間,總會有點反射,此時還會有也許無法觀察到的駐波,我們把駐波波腹電壓與波節電壓幅度之比叫做電壓駐波比。
補充解釋:
電流傳輸速度非電子移動速度,可理解為推動一排電子沿著傳輸線產生電壓的速度真負載:RF領域的真負載指天線,之所以把信號調制到高頻只是為了發射,
理想中的天線應該把接收的能量完全輻射到指定范圍
假負載:指只是用來吸收RF能量而無實際作用,RF能量進入假負載后
能量大多轉換為熱
平衡與不平衡:大部分情況我們認為地上不帶電,其實質是由于信號線與返回路徑的結構導致,當交變的電磁場未能整體激起地上的電壓波動時,
我們認為它不帶電。不平衡模式多出現在同軸線、微帶線等地相對信號線非常大的情況,平衡模式常出現在巴倫、雙線系統這種信號線和返回路徑尺寸相比擬時。帶地的差分傳輸系統另談。
審核編輯:劉清
-
電磁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470瀏覽量
53941 -
信號調制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瀏覽量
8825 -
電壓駐波比
+關注
關注
0文章
34瀏覽量
7678 -
電容電壓波動
+關注
關注
0文章
2瀏覽量
1033
原文標題:[科普]來射頻微波世界一游:①啥是駐波?
文章出處:【微信號:射頻美學,微信公眾號:射頻美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