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接著上面講3825其它幾個模塊的建模,主要詳細講述反饋調節以及保護模塊,并建立完整芯片的建模。
首先是反饋調節部分,我們還是需要結合芯片內部結構模塊圖做分解。
反饋調節部分,1腳是反相輸入,2腳是正向輸入,3腳是運放輸出,通常3腳和1腳連在一起,做反饋補償,3腳輸出和7腳上面疊加1.25電壓進行比較,進而調節占空比。其中運放通過一個三極管連接到8腳,當8腳電壓比較低,也就是緩起的時候,可以限制運放的環路輸出,達到軟起的目的。8腳是如何緩起以及控制的了,我們通過仿真建模詳細論述。
8腳連接電容到地,一個9uA的恒流源對電容充電,電容的大小決定了緩起的時間長短,這里做了一個5V的電壓限制,緩起最高到5V,當電壓緩起到5V的時候,U3比較器輸出為高,此時假設電路沒有過流故障,也就是ILIM腳電壓低于1.2V,U4的輸出Q為低電平,Q非為高電平,U5的輸出Q為低電平,此時SS腳電壓保持在5V,緩起完成,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當ILIM高于1.2V,也就是出現過流故障,此時U2輸出為高,RS觸發器U4輸出Q為高,RS觸發器U5輸出Q為高,SS腳電容則以恒流源250uA進行放電,當放電到0.2V,RS觸發器U4復位,Q非輸出為高,RS觸發器U5也復位,Q輸出為低,SS腳電容則又以9uA電流進行充電,從復上述步驟;當在緩起過程中出現故障,則SS腳充電不受影響,直到5V,然后放電到0.2V觸發器復位,重新判斷狀態,也就是故障會鎖存到下一個緩起周期。
紅色部分即為SS腳電壓,藍色部分為ILIM腳電壓,當ILIM腳變高的時候,SS腳電壓會繼續充電直到為5V,觸發器置位,然后放電復位,進行下一個緩起狀態。
其它芯片內部功能不做過多描述,建模按內部模塊提供的邏輯即可。
為了有波形輸出,一些腳位進行了電壓的置高或置低,對于電壓模式,可以用INI腳做反饋電壓,NI腳做基準電壓,調節環路輸出,從而控制占空比。
環路輸出和三角波的切割,產生占空比。(未完待續,下期介紹如何進行芯片設計)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27 -
運放
+關注
關注
47文章
1170瀏覽量
53272 -
仿真
+關注
關注
50文章
4124瀏覽量
134005 -
PSIM
+關注
關注
24文章
41瀏覽量
26710 -
UC3825
+關注
關注
2文章
5瀏覽量
1621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