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及規劃解讀規劃的首要原則是要滿足合規性并注重相關規劃的銜接性。規劃編制工作應貫徹落實國家政策、上位規劃的相關要求,結合本地智慧城市發展實際及智慧燈桿發展基礎等背景情況,與公安、交通、照明、供電、環保、通信、城市更新等領域的專項規劃相互銜接,分析智慧燈桿建設對本地信息化建設、城市管理、資源節約、風貌景觀、惠民服務等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重大意義。因此,規劃編制前首先要對相關國家政策、上位規劃及其他相關的專項規劃進行解讀,從政策文件中了解政府關于城市規劃發展的想法、思路與智慧燈桿建設相關聯的內容,分析上位規劃對智慧燈桿規劃的指導原則和約束要求,研判其他領域的相關規劃對智慧燈桿的建設需求、支撐作用等,在此基礎上分析智慧燈桿的建設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的地位和價值,為建設項目實施的必要性、經濟合理性、可操作性提供充分依據。
2.現狀及問題分析城市道路桿件分布廣、規模大,智慧化升級改造涉及的建設投資規模大,不可能一步到位完成建設,應根據城市經濟發展現狀、道路新改建情況,針對智慧城市應用需求對規劃目標范圍內的城市桿件及配套設施等資源現狀進行梳理,尤其要對計劃近期建設的重要區域、重要路段的現狀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為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進行智慧燈桿規劃部署、分批建設提供支撐。現狀分析的對象主要包括道路信息、桿件信息、配套基礎設施信息及存在的問題。1)道路信息道路信息是燈桿及掛載設備規劃布局的基礎信息,主要包括道路名稱、道路等級、道路里程、斷面類型、紅線寬度、有效寬度等信息。2)桿件信息(1)桿件分類。桿件分類信息是需求分析、合桿整治的重要信息。以某一線城市為代表,城市道路沿線根據功能用途的不同,布置的道路桿件類型共有10大類24個子類,如表4-2所示。按功能分為4類:交通信息和設施桿(涉及6大類22個子類,分別是信號燈、交通標志、媒體發布牌、路名牌、監控探頭、行人導向牌)、市政設施桿(涉及2大類3個子類,分別是路燈桿、綠道牌)、通信桿和其他桿件。(2)桿件信息。道路桿件信息眾多,難以進行全面分析,規劃階段一般建議只對規模大、分布廣的路燈桿、通信桿、監控桿、交通桿進行分析,以道路中心線兩側各50m為分析范圍,主要分析的信息包括規模、位置分布、桿體類型、桿體高度、桿體老舊程度、掛載設備類型、設備數量及設備功耗。對路燈桿的分析還應包含路燈布置方式、燈具數量、光源類型、光照度等信息,分析非LED光源的規模及功耗情況,以作為路燈光源改造、智能化升級的節能效益分析的基礎數據。3)配套基礎設施信息配套基礎設施信息主要包括智慧燈桿系統正常運行所需的管線、通信網絡、供電條件等基礎設施的資源容量及可利用情況。
(1)管線信息主要包括現狀管道的管孔大小、數量及占用情況、可利用的管孔資源等信息。(2)通信網絡主要包括附近現有的光纜資源情況。線徑大小等情況。(3)供電條件主要包括原有路燈的接電點位置、供電方式、供電容量、線路長度、線徑大小等情況。4)存在的問題存在的問題是智慧燈桿規劃的重要導向之一,城市道路桿件一般存在以下共性問題。
(1)重復建設,浪費資源。各類桿件功能單一、空間分離,各使用部門在規劃、建設階段缺乏共建共享統籌機制,重復立桿、反復開挖的現象較為普遍,造成土地、空間資源及建設投資的極大浪費。(2)桿體林立,影響景觀。各類桿件種類繁多、風格各異,桿體外觀、結構形態多樣,高度、顏色、尺寸不統一,例如,通信基站建設缺乏統一建設標準及景觀風貌管控要求,影響城市整體景觀風貌。(3)多頭管理,效率低下。目前道路桿件的建設、管理涉及城管、公安、交通及通信運營商等部門,存在多頭管理、協調難度大的問題,主要采取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管理、維護成本高,效率低。(4)承載容量小,可擴展性差。各類桿件在設計時未考慮未來的設備掛載需求,無法承載更多新增設備需求,對解決5G、車聯網等新基建建設難、成本高、周期長的問題支撐不足。(5)部分桿件設置不合理。部分道路桿件位置設置不合理,侵占有限的人行道空間,給弱勢群體造成不便;部分相鄰不同標志牌存在互相遮擋、互相干擾的問題,影響駕駛人員及行人視線;存在無效標識桿件占用道路公共空間現象。(6)各自為政,信息孤立。信息基礎設施集約性差,采集數據由各職能、使用部門獨立管理,缺少互聯互通,形成信息孤島。
3.規劃場景劃分要進行建設需求分析、空間布局規劃,首先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對規劃目標區域進行規劃場景的劃分。規劃場景一般可以結合城市道路現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以下5類空間要素進行劃分。(1)路網規劃。(2)城鎮體系(功能布局、人口規模、公共服務)。(3)土地使用規劃。(4)風景名勝區、公園等。(5)歷史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風貌區、歷史街區)。根據以上要素可將規劃場景劃分為2大類、15小類,具體如表4-3所示。4.建設需求分析 在充分進行規劃調研、政策及規劃解讀、現狀及存在同題分析的基礎上,圍繞政府、企業、民生各領域的實際需求,結合規劃場景分類進行智慧燈桿建設需求分析,分析的主要內容如下:(1)目標分析。(2)用戶分析。(3)業務需求分析。(4)系統功能需求分析。(5)信息資源需求分析。(6)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需求分析。(7)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分析。(8)性能需求分析。(9)安全需求分析。(10)接口需求分析。
注明:本轉載文章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推送文章可能未能事先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無法查證真實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后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智慧燈桿
+關注
關注
1文章
813瀏覽量
117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