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動圖,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很多朋友可能要說:這不就是人臉識別嗎,市場上做人臉識別的企業那么多,你有什么了不起的?
人臉識別是AR環境語義理解中的重要一環,其廣泛應用于公安現場執法、工業安全監理和個性化游戲等應用場景。
在說AR人臉識別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它和通常的人臉識別有什么不同:
- 通常的人臉識別:“敵”動我不動
日常生活中的人臉識別,設備是固定的,識別對象需要積極主動的配合。比如:高鐵站的人臉識別閘機,需要乘客對準閘機攝像頭,繼而才能進行識別。
- AR人臉識別:“敵”動我也動
而AR人臉識別大多在移動應用場景中,經常伴隨用戶視角的隨意切換、運動幅度的不規則抖動、環境光線的不可控制、識別范圍的大尺度調整、被識別人臉的不配合等情況發生。
為了應對這些復雜情況,亮風臺算法團隊通過針對性采集大量數據,精心設計模型,在保證識別精度的同時,重點優化跟蹤和檢測算法,最終形成了一套適用范圍廣、實時性高、功耗低的基于視頻流的AR人臉識別系統。
支持在線+離線版人臉識別
當下,無論是繁華的都市,還是偏僻的鄉村,網絡卡頓、限速早已屢見不鮮。在網絡極度拉胯的情況下,AR人臉識別系統還能正常運行嗎?
不用擔心!亮風臺AR人臉識別系統,不受網絡限制,既支持離線人臉檢測跟蹤識別,也支持在線人臉檢測與識別。離線版人臉識別支持1萬人臉的注冊規模;在線版人臉識別支持100萬人臉的注冊規模,在模糊圖像、暗光和逆光圖像、側臉圖像等復雜情況下,也能保證極高的識別準確率。
無懼光線角度,識別實時性高
晚上關燈后,突然還想玩會手機刷刷抖音,手機解鎖總提示人臉識別失敗,需要輸入密碼……這樣的經歷,你有過嗎?
其實,這里人臉識別失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光線和角度。一般情況下,需要適量的光線才能確保看清人臉,而且角度上要求看清整張臉,太遠或者太近都可能無法識別。
AR人臉識別系統支持在弱逆光,弱暗光、戴口罩的場景下進行人臉識別,除了在數據集上測試,我們還做了大量實測,結果表明:
- 人員佩戴亮風臺AR智能眼鏡HiAR G200,對3—6個人臉同時檢測與跟蹤平均耗時小于6ms。
- 在離線條件下,識別一張人臉耗時80ms;
- 在WiFi在線條件下,識別一張人臉耗時<100ms。
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警務、安防人員借助亮風臺AR人臉識別技術,隨時隨地快速對會場內的人進行人臉識別,驗證人員身份,實現AI+AR智能安檢。
場景覆蓋范圍廣,識別支持角度大
相比較常見的手機、高鐵/機場閘機的人臉識別,最佳的識別距離只有0.5米—1米。
AR人臉識別系統,可識別場景覆蓋范圍廣,識別對象無論是靜態完全配合或動態半配合的狀態下:
- 在6米的范圍內,<100ms的時間內即可被快速檢測和識別。
- 在720P的視頻模式下,最小可以支持 30X30像素大小的人臉檢測與識別。
- 而且支持水平偏轉角小于60度,俯仰角小于15度的人臉識別,讓你眼前之所見,沒有死角。
在AR賽道上,除了硬實力外,軟實力也不容小覷。
亮風臺一直堅持軟硬結合的AR平臺戰略,持續優化、軟硬融合的AR核心算法,保持在AR硬件和算法上的領先優勢,服務各種移動應用場景,贏得眾多行業客戶的贊許。
-
Ar
+關注
關注
24文章
5108瀏覽量
170170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20瀏覽量
82316 -
增強現實
+關注
關注
1文章
712瀏覽量
450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
帶阻濾波器在人臉識別中的應用
人臉識別技術的可行性在于矛盾具有什么性
人臉識別模型訓練流程
人臉識別模型訓練是什么意思
人臉檢測與識別的方法有哪些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4/DD/wKgZomYmGWGAH81bAAD5d5Nr-18309.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3/D1/wKgaomXogymADYfOAAPo-caaYiI456.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2/E8/wKgZomXogu6ADnvQAAIKxJUSxOY84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