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能制造走向深水區,客戶需求多樣化,解決場景碎片化,需要產業大中小企業通力合作、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協同。基于此, 阿里云智能制造加速器招募正式啟動,致力于挖掘一批優秀的智能制造企業,開放阿里云的技術、產品、生態資源,協同投資機構、產業大企業、創服機構等,共建智能制造產業創新生態。
經過一個多月的企業報名、項目篩選、企業路演、內外部導師評審等環節,最終確定華秋電子等30家創新企業首批入選阿里云智能制造加速器。據悉,70%以上為A 輪及以上輪次融資企業,入選企業總估值接近400億人民幣。
作為國家支柱型產業,電子產業的市場規模達到數萬億元。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時代的到來,產業互聯網已經逐漸從大宗商品滲透到垂直的電子供應鏈行業,再加上資本的入場,電子行業面臨非常重要的發展契機。
平臺需發揮產業互聯網的特性,加強信息化改造和技術投入,從電子產品的生產制造端做一些根本性的改變。秉承著“為電子產業增效降本”的企業使命,華秋電子精益求精,以數字化賦能制造業,致力于以信息技術改善傳統電子產業鏈,為廣大客戶搭建數智化供應鏈平臺。
華秋電子副總經理曾海銀表示:傳統互聯網是依靠平臺流量,而產業互聯網核心在數字化,華秋電子從過往的信息、交易互聯網化,逐步發展供應鏈、制造端互聯網化。而從電子行業產業鏈的路徑痛點來看,華秋電子打通了從方案設計、供應鏈管理到智能制造,形成了電子產品PCBA一站式服務,打造電子產業鏈閉環生態。
目前,華秋電子已形成了百萬工程師社區平臺 “電子發燒友網” 、卓越物聯網方案設計能力的 “華秋方案” 、可制造性設計分析軟件 “華秋DFM” 、高可靠多層板制造平臺**“華秋電路”**、電子元器件電商 “華秋商城” 、BOM一鍵配單/SMT/PCBA服務的 “華秋智造” 等電子產業一站式服務平臺。全面打通產業上、中、下游,形成電子產業鏈閉環生態,給行業帶來“高品質,短交期,高性價比”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電子發燒友網媒體社區平臺承載了560萬+的工程師用戶,與100多家國內外知名半導體原廠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廣泛地、快速地、精準地觸達海量的電子設計工程師以及供應鏈上下游用戶群體。
而電子供應鏈80%的設計決策都由工程師在應用設計階段成型,華秋供應鏈從設計初期開始提供支持,在整個電子產品周期中為客戶提供全面服務,華秋通過在線下單系統,分銷系統、集成采購系統,可制造分析軟件,密切追蹤客戶的整設計流程,提供供應鏈支持,給客戶打造極致體驗,由此獲得更多的訂單轉化。
那么如何打通設計到制造的橋梁呢?這個核心就在于數字化,數字化本質在于:信息、數據、人、設備如何互聯互通。 曾海銀表示:在生產制造前,電子產品可以通過華秋DFM做可制造性分析,包括PCB設計分析,PCBA組裝分析,制造成本分析,可以一鍵分析設計隱患,預防品質缺陷,把生產制造的問題前置,并通過軟件的參考指導來優化設計。在生產制造端,華秋通過EPR系統,CRM系統,SCM系統,WMS系統,Mes系統,實現與客戶的需求協同,供應商的采購協同,設計到制造的生產協同,企業資源的管理協同。
在線下單、在線報價,工程管理,DFM 分析,排單生產、生產過程監控、產線進度追蹤,以及與物流執行、設備層面上的銜接,形成了閉環的信息流體系,并在云平臺可隨時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況、車間的制造信息、人員的工作狀態、PCB 板和電子料盤等物流的流動情況,客戶可以隨時透過 Web 查詢訂單執行與品質狀況,以此全方位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在產品研發上市過程中,華秋提供供應鏈服務,包括方案開發,PCB制造,元器件采購,SMT貼片/PCBA 加工等一站式服務。通過華秋制造的產品被全球客戶廣泛應用于“通訊、醫療、工控、安防、汽車、電力、航空。
本次入選阿里云智能制造加速器, 華秋電子將縱深產業鏈,進一步為中國電子產業創新與發展提供強勁的助力。 通過搭建倉儲升級、完善DFM分析功能、供應鏈協同、行業數據模型、大數據分析等一站式產業級供應鏈基礎設施平臺,為電子產業降本增效。
-
華秋電子
+關注
關注
19文章
477瀏覽量
135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