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國頒布的國家標準號為GB 15084- 2022的《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正式開始實施,內容包括“攝像機-監視器系統”“視鏡和CMS雙功能系統”等內容。新國標正式落地,標志著汽車電子后視鏡(Camera-Monitor System 簡稱“CMS”)可合法安裝上路,后視鏡這一歷史悠久的傳統汽車零部件將跨入智能化時代。
開啟百年變革
車載后視鏡進入智能時代
傳統汽車后視鏡已有百余年歷史,歷經數百項專利改造,呈現出了不同尺寸、不同材質的產品形態,為行車安全提供必要保障;但受限于材質、鏡面曲率、大小、角度等因素,存在視野盲區大、風阻大、高光眩目、惡劣天氣視線模糊等弊端。
相比之下,電子后視鏡是可取代傳統光學后視鏡的一種新型產品,由獨立控制器+車載攝像頭+車載顯示器組成,技術實現上外部攝像頭采集圖像,經處理后顯示在汽車座艙顯示屏,駕駛者不必左顧右盼即能獲取清晰、寬廣的視野,并且可集成盲區預警、障礙物提示等智能駕駛功能。電子后視鏡不受惡劣天氣、光線環境等影響,可動態調整視野,減少盲區;同時,輕量化造型會大大降低風阻,減少能耗。
隨著電子后視鏡獲得合法上路資格,其滲透率和市占率將會進一步提升。有權威機構分析,以我國龐大的乘用車市場為基礎,未來電子后視鏡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在產業規模效應和ADAS協同效應下,電子后視鏡成本有望進一步下探,實現規模應用并成為未來智能汽車的標配零部件。
三大優勢加持
德賽西威CMS競爭力突出
新國標的頒布進一步促進產業布局加速,諸多車企均已明確將在部分車型率先搭載電子后視鏡。在該細分領域,德賽西威早有布局,具備前沿技術優勢的電子后視鏡產品曾在上海車展獲得廣泛關注,目前正積極推進產品的規模量產。
單品研發智造
行業一流軟硬件配置
德賽西威在汽車電子后視鏡的核心部件領域具備行業領先優勢,例如,座艙產品、攝像頭、車載顯示屏、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等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均處于頭部位置,并多次敢為人先,推動了部分技術創新類產品量產上車。從電子后視鏡的硬件組合到系統集成技術研發,德賽西威能帶來更優質的產品體驗和更可靠的品質保障。
ADAS功能集成
高效研發及量產能力
德賽西威具備成熟及豐富的智能駕駛功能開發和量產經驗,可使用純視覺識別技術實現ADAS功能,比如,車輛變道時,電子后視鏡可對后方來車進行盲區監測,為駕駛者提供更安全的駕駛體驗。
系統安全保障
智能化技術解決方案
德賽西威電子后視鏡技術解決方案具備 ASIL B 功能安全等級,并且當組件的某一器件失效時,可執行智能化安全解決措施。例如,攝像頭失效,可臨時接入側視攝像頭或環視攝像頭信號,確保行車安全。
未來,電子外后視鏡將成為汽車智能化趨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賽西威基于敏捷高效的研發體系,聚焦電子后視鏡產品技術融合創新應用,多角度探尋行業痛點最優解,積極布局推動規模量產,為客戶提供安全、舒適和高效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
-
德賽西威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6瀏覽量
4498
原文標題:智能汽車下一個「時代標配」,電子后視鏡蓄勢上線
文章出處:【微信號:Desay-SV,微信公眾號:德賽西威DESAYSV】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