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korea稱,隨著現代、大眾、福特等全球汽車制造商主要在北美建立新的電動汽車生產基地,韓國國內汽車配件及電子企業也爭先恐后地跟隨。再加上2次合作企業也在北美地區進行新投資和招聘,因此有人擔心韓國汽車產業生態系統空心化、零部件行業的兩極化。
美國田納西州政府今年8月公布,世界第二大汽車熱管理配件公司haon systems投資1.7億美元在田納西州東部魯登縣建立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工廠。Hanon Systems是生產汽車供暖、通風、空調(hvac)、動力列車冷卻、熱泵系統的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的世界第二大公司。
這是haon systems繼去年5月在喬治亞州的一家工廠(雇用160名當地人)投資4000萬美元之后,第2次在美國國內投資。他解釋說:“將創造600多個新的工作崗位。”福特的供應商lg magna e powertrain也于上月確認,計劃投資7.9億美元在田納西州建設工廠,招聘1300人。
全球汽車企業的北美電動汽車工廠最快將于2024年至2025年啟動,因此配件企業正在確定對北美地區進行投資。準備大量生產電動汽車的汽車企業不是將個別配件,而是將模塊和系統捆綁在一起訂購的情況越來越多,因此只能轉向美國,和當地汽車企業步調一致。
因此,到2021年至2025年,韓國汽車、零部件、電池、輪胎企業對北美的投資總額有望超過142.6億美元,超過150億美元。ls電子(ls電氣集團)和汽車配件子公司ls emobility solution分別在美國德克薩斯和墨西哥杜蘭戈建立工廠。現代汽車集團的核心配件公司ajin industries(3.17億美元)、Seowon America(3億美元)、SECO ECOPLASTIC(2.5億美元)等也承諾向美國投資。最近,包括dic(美國肯塔基州)、dh auto ware(墨西哥蒙特雷)、Seohan Auto(美國喬治亞州)等2期企業也在效仿。
業界專家警告說,隨著汽車企業和電池企業、中型配件企業的新投資集中在美國,韓國電動汽車產業生態界的空洞化有可能會加速。隨著大企業在北美建立據點,中小配件企業面臨著電氣化負擔、現有貿易破壞、物流費增加等三重苦難。
特別是內燃機配件企業的負擔越來越大。據韓國汽車產業聯盟稱,今年汽車配件企業的70%因原材料價格和人工費上漲,營業利潤正在趨緩。國內人口減少導致的人力難深化和高利息導致的運營資金負擔增加,加重了中小配件企業的困難。
韓國汽車產業協會會長Kang Nam-hoon強調:“在未來汽車轉換期,為了強化配件企業的競爭力,有必要持續擴大對國內未來汽車生產基地的投資獎勵制度。”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6瀏覽量
232446 -
熱管理
+關注
關注
11文章
449瀏覽量
21869 -
汽車配件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79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