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打造了一套城市排水自動化監測方案,為城市排水工作建立覆蓋“源-網-站-廠-河”一體化的智慧排水監測系統,提升城市排水系統運行效率和防洪排澇治理能力,助力人居環境改善。
痛點分析
1. 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凸顯城市排水能力不足;
2. 全球變暖環境下,城市“看海”已成常態,排水監測預警設備基本空白;
3. 缺少城市排水基礎和歷史數據,讓排水治理無從下手。
才茂城市排水自動化監測方案
才茂城市排水監測方案通過遙測終端采集管網體系的管道壓力,水質,流量,水位等信息,并通過5G/4G/等多種通訊方式實現數據傳輸至監控中心,由中心進行數據匯聚、整合、分析,建設多個適合管理方的智慧應用,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通過聲光報警燈多種方式進行預警發布,及時撤離或進行管理調度,避免因暴雨內澇導致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監測內容:
1. 排水戶監管
通過在排水戶周邊排水管網布設管網水位監測儀、管網水質監測儀和毫米波流量監測儀,實時監測排水戶(工業企業)周邊排水管網水位、流速和流量,對固定污染源實施全過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做到及時發現、快速處置和精準管控。
2. 排水管網監測
對市政污水管網進行智能井蓋傳感器和管網水位監測儀的安裝,判斷是 否有雨水滲透或雨水排放至污水情況、對污水處理廠處理標準及工作量造成影響,提升城市排水系統運行效率和管網污染物溯源能力,保障排水管網穩定運行。
3. 雨水管網監測
對市政雨水管網進行智能井蓋傳感器和管網水位監測儀的安裝,在重要排水戶、管道匯流口等關鍵節點布設管網水質監測儀,實現管網水位、水質及井蓋異動實時監測,保障城市排水管網防洪排澇能力。
4. 地下管網相鄰空間可燃氣體監測
地下空間環境復雜,容易產生沼氣,甲烷氣體濃度過高易引發井下安全事故,破壞相關排水設施,通過布設可燃氣體監測儀,實現排水管網周邊環境的可燃氣體濃度動態監測,綜合分析井下排水系統運行安全風險,及時預警處理,維護排水運行,保障周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5. 排口監測
排口監測通過在雨水管網排口布設水位、流量、水質等智能監測設備,掌握排口水位、流量以及水質情況,實現雨水排口狀態的監測預警。
6. 城區內澇監測
基于下穿隧道、低洼易澇區布設超聲波水位監測儀和智能井蓋傳感器,實時采集易澇積水水位、井蓋異動等動態監測數據,提供城市內澇風險區域積水水位分析,結合易澇區周邊雨水管網的水位、流量監測,為評估低洼、易澇區域的排水能力提供分析數據,實現為防汛時期的汛前、汛中和汛后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為后續工程規劃和改造提供數據支撐。
7. 排水泵站監測
通過布設智能感控終端對提升泵站進行數據集成及運行監測,采集泵站內部泵機啟動/關閉、正常/故障、運行時間、用電量、站點能耗和液位等信息,有效監測排水設施穩定運行情況和監管運維工作水平,避免出現“曬太陽”工程。
智慧城市排水監測系統
通過“一張圖”大數據可視化管理模式,滿足對城市排水設施全生命周期的運行監控、集中管理、監測預警、災情預判、防汛調度、應急搶險和運維管理,提高城市排水防澇設施規劃、建設、管理和應急水平。多管齊下從體制機制上杜絕私接、亂接回潮,有效解決城市內澇、污水溢流發臭和水體污染等民生關切的問題,才能真正做到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方案價值
1. 實現排水管網監測數據采集,實現井蓋狀態、管網液位、管網流量、管網水質等參數采集,實現管網泵站運行參數采集監測,構建整個排水管網的智能感知。
2. 通過大數據中心可全面整合,打通信息壁壘,實現各部門的信息暢通。對水務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發揮數據的智慧決策能力,為企業業務管理提供科學合理的救援方案。
3. 通過可視化平臺進行展示與監控,讓管理者隨時隨地了解城市排水運行狀況,同時為系統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輔助決 策等功能提供基礎信息支持。
-
監測
+關注
關注
2文章
3654瀏覽量
44744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6瀏覽量
977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