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了一款運放的數據手冊,其中“絕對額定最大值”一節,有個“最大功率消耗”部分,寫的非常簡練。所以在這里將它的要點整理下來,加深理解。
我始終認為,使用某個器件前,將它的數據手冊大致過一遍是很明智的行為。很多工程師,特別是做硬件的新手,只是按照典型電路把原理圖繪制出來,就算是設計好了。這樣做存在很大風險,因為器件可能會被用錯,導致可靠性問題甚至無法正常運行。
比如,AMS1117型號的LDO,很多工程師都用過,但是很少用人注意過,它的數據手冊里提到了輸出電容需要用鉭電容等ESR較大的電容,陶瓷電容是不行的,否則可能會有穩定性問題(我就見過)。因為這類LDO的環路是通過輸出電容的ESR去控制的,但ESR也不能太大。如果遇到了問題,才想起來查看數據手冊,那就是亡羊補牢了。
圖1 AMS1117的輸出電容部分
在《硬件產品設計與開發》一書中,作者也談論了這個問題。他講,事實上,經驗越豐富的工程師,使用某款器件前,越是會認真閱讀它的數據手冊。
那么運放的最大功率消耗受限于什么因素呢? 受限于運放封裝模具(die)上的結溫。玻璃的轉化溫度大約是150℃,在這個溫度下,塑料會改變它自身的性質。即使只是短暫的超過了這個最大溫度限制,也會改變封裝施加在模具(die)上的壓力,一些參數將會受到影響,比如Ibs本來2pA,超過結溫150℃后,Ibs變成了1nA(方便理解而舉的例子,可能不符合事實)。如果結溫超過150℃幾個周期,那么可能會導致芯片失效。
運放的功率計算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它本身的靜態功率,一個是由于負載運放自身的損耗,兩個部分相加即為運放自身一共消耗的功率 。靜態功率就是電源電壓(即Vp-Vn)乘以它的靜態電流。運放的靜態電流一般在一兩個毫安到二十幾個毫安,高速運放的靜態電流一般偏大。我最近選型的一款高速運放,它的靜態電流有28mA,當±5V供電時。有意思的是,一般高速運放的電壓噪聲密度會比較低,如三四個nV/sqrt(Hz)。
由于負載,運放自身的功率消耗是跟不同的應用有關系的,交流或者直流。運放的輸出電流,以及由于負載運放自身的壓降,二者的乘積即為第二部分功率。這個電壓和電流要用有效值,所以直流應用比較容易計算功率。
電路書里面會有最大功率傳輸的內容,以直流應用為例,運放輸出電壓多少時候,它的功率最高呢?結果參見圖2。
圖2 運放的直流應用時,輸出電壓在電源電壓中間時,功率是最大的。低功率應用需注意。(這里的RL包括是負載電阻與反饋電阻的并聯)
運放的功率消耗組成已經知道了,靜態功率與運放由于負載造成的功率,二者相加即可。現在很多仿真軟件可以很方便的仿真運放電路的功率了,比如LTspice。交流應用的時候很方便。
前面已經知道了,運放的最大功率受限于它的結溫。知道我們的運放電路功率以后,乘以它的熱阻(θJA,環境到結的熱阻 ),加上環境溫度后就可以知道結溫了。不同封裝的θJA是不同的,一般封裝越大,θJA越大。另外可以通過裸露焊盤打過孔接地等方式進一步減小θJA。
圖3 環境到結的熱阻模型
最后總結一下。使用運放的時候要記住,決不能夠超過結溫,最大功率正是受限于它。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大功率應用都會加風扇和散熱片等進行降溫(減小θJA)。知道估算功率的方法后,遇到相關電路就可以借助仿真軟件完成功率計算;因為有些應用比如輸入信號為脈沖,它的最大功率手算比較麻煩。工程師的價值在于保時保量做出有用的東西來,而不在于算術。另外,使用器件前,特別是以前從沒接觸過的器件,最好認真閱讀下它的說明書,做到心中有數。
-
ldo
+關注
關注
35文章
1952瀏覽量
153981 -
運放
+關注
關注
47文章
1170瀏覽量
53272 -
功率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073瀏覽量
70092 -
輸出電容
+關注
關注
0文章
62瀏覽量
84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