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9月19日/美通社/ -- 隨著教育部和科技部公布了2023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 計劃")名單,湘潭大學申報的"數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該國家級引智平臺,是學校"雙一流"建設取得的一大標志性進展。而這背后,湘潭大學智算中心建設及投入運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湘潭大學智算中心是省屬高校"十四五"基建專項重點項目,該中心將服務于全校各類學科建設及發展,如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計算機與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學院、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等,尤其對于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的雙一流學科建設將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湘潭大學是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湘潭大學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服務國家和湖南省戰略需求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其中,數學學科是世界一流建設學科,數學與計算科學及相關學科人才培養質量全國領先。作為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數學學具有優良的科研環境,建有國家級應用數學中心 -- 湖南應用數學中心、"科學工程計算與數值仿真"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智能計算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現有的計算中心整體資源使用率接近極限
近年來,并行計算集群的計算能力不斷突飛猛進,為科學計算領域的諸多難題的解決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撐。科學計算一般以準確的數學模型為根基,以嚴謹的計算方法為手段,對應用領域中數學方程、氣候氣象、能源材料、生物醫藥等問題進行模擬。然而,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對于并行計算集群同時也提出更高的算力需求。
湘潭大學計算集群建設較早,部分計算節點老化失修,一方面算力遠不能滿足湘大各類學科計算需求,另一方面,日漸頻發的小故障也令平臺運維人員不堪其負,更加無法滿足服務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的需求,亟需建設新一代先進的并行計算和智能計算中心。
AI + science,全新智算平臺為雙一流學科建設注入新動力
湘大承擔了湖南省教育廳"十四五"基建專項年度重點支持項目建設內容,該項目的建設也是建設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和湘潭大學數學國家"雙一流"學科的必要平臺,同時也是數學應用人才培養、服務產業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有序建設發展的要求。
湘大網絡與信息管理中心深入分析學校相關學院計算需求,尤其數學學科對計算中心的需求,從算法設計、數值代數、高效系統仿真等多個角度,都需要計算中心的強大算力支持。如分數階偏微分方程高效算法,金融衍生品定價模型訓練等,數值求解的計算量更大,數值算法和數學建模對于異構計算的要求更高。以超級異構并行計算為核心,規劃建設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整體規劃設計總浮點峰值性能為416萬億次的CPU雙精度理論計算能力和1404萬億次的GPU單精度理論計算能力。
整體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智能計算集群系統建設、機房配套設施建設兩個部分,本方案主要涵蓋集群管理子系統、集群計算資源子系統、集群存儲子系統、集群網絡子系統、集群軟件系統、機房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
湘潭大學智算平臺邏輯拓撲圖
湘大智算中心建成投運后,整體計算集群相對于之前性能提升10倍,整合系統資源,加倍提升了系統性能,集群整體資源利用率提升30%。同時通過模塊化機房配套方案,平臺環境一鍵巡檢,狀態告警提示等功能,相較于傳統IT建設模式降低了90%客戶的運維成本。
該平臺已成為湘潭大學數學國家"雙一流"學科的必要平臺,為學校、湖南省乃至國家數學領域的科技創新提供數據與計算平臺,為用戶取得顯著項目成果起到顯著支撐,也必將為建設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貢獻科研力量。
計算力就是生產力,智算力就是創新力。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刻應用和影響著人類的工作、生產、生活各個方面,智慧算力中心的建設,也極大提升了高校科技創新的實力和能力。作為具有較強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的教育與科研基地,湘大智能計算致力于推動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通過對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為每一位師生提供優質的計算和數據資源,為加速數學學科前沿科技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打造全新智算平臺貢獻力量。
審核編輯 黃宇
-
智能計算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9瀏覽量
16541 -
智算中心
+關注
關注
0文章
72瀏覽量
181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