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蕩電路中的什么原因造成了模塊故障?
在振蕩電路中,以下4個原因可能會造成模塊故障:
- 振蕩無法啟動或振蕩停止。
如果振蕩電路不起作用,在定時鐘上運行的模塊就無法正常工作。 - 實際振蕩頻率與標稱頻率不同
如果實際振蕩頻率超出了模塊所需的頻率范圍,就會發生IC交易時序錯誤或數據傳輸/接收錯誤。 - 振幅不足
如果振幅過小,就無法產生時鐘脈沖。這可能是IC故障所致。 - 振蕩頻率的溫度特性不正常
如果晶體諧振器實際驅動功率大于規定的最大驅動電平,振蕩頻率的溫度特性就可能不正常。這可能是IC故障所致。
調查根本原因,以便檢查是否因為上述原因造成了模塊故障,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請解釋振蕩停止的原因,并給出相應的對策
請檢查振蕩頻率或波形,以確保振蕩電路驅動電平或頻率符合要求。
如果確定振蕩電路不工作,請檢查以下幾點,以找到故障的原因。
- IC設置
需要對一些IC進行編程或重置,以啟用振蕩電路。請檢查是否完成所需的設置。 - 檢查C-MOS逆變器是否發揮了放大器的功能
請確保振蕩電路C-MOS逆變器發揮了反相放大器的功能。反饋電阻 (Rf) 作為偏置電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C-MOS逆變器發揮反相放大器的功能。請檢查Rf是否集成到了IC或添加到了振蕩電路中。如果作為反相放大器,C-MOS逆變器輸入/輸出端DC電壓電平應為C-MOS逆變器電壓的1/2。 - 檢查晶體諧振器的特性
請檢查“R1”和“fL”是否符合規格。需要網絡分析儀或阻抗分析儀來進行檢查。 - 檢查振蕩裕量
如果晶體諧振器的特性正常,則可能是振蕩裕量不足造成了振蕩停止。
檢查振蕩裕量:根據R1規格,我們提供了5倍的振蕩裕量。提高振蕩裕量的方法:
- 減小外部電容:
- 減小外部電容會增加振蕩裕量
- 減小外部電容會增加C-MOS逆變器輸出端的阻抗。
- 增加阻抗會增加振蕩電路的負阻并增加振蕩裕量。
- 在減小外部電容之后,請檢查實際振蕩頻率是否在需要的頻率范圍內。減小外部電容會增加振蕩頻率。
- 減小阻尼電阻
- 阻尼電阻會減小振蕩幅度。由于負阻增加,振蕩裕量也會增加,從而減小阻尼電阻。
- 在減小阻尼電阻之后,請檢查驅動功率位于晶體諧振器的范圍內,因為減小阻尼電阻會增加驅動功率。
請解釋振蕩頻差的原因,并給出相應的對策
如果實際振蕩頻率偏離標稱頻率,那么應考慮以下原因:
- 晶體諧振器的實際驅動功率超過了規定的超大值。
- 實際負載電容不同于規格中的規定值。
- 振蕩不正常。
- 晶體諧振器的實際驅動功率超過了規定的超大值
重要的是晶體諧振器實際驅動功率應處于驅動功率規格內。驅動功率過大,可能會導致振蕩頻率的增加或R1的增加。
如果想減小驅動功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措施1:增加阻尼電阻
增加阻尼電子,反相放大器的輸出幅度將會減小,實際驅動功率也將減小。
通過這樣的調整,振蕩幅度也將減小。因此,最好是檢查一下振蕩裕量是否超過了5倍。此外,需要注意振蕩幅度不能變得太小。 - 措施2:減小外部負載電容
減小外部負載電容,振蕩電路阻抗將會增加,因此實際驅動功率將會減小。這樣一來,由于負載電容減小,實際振蕩頻率將會增加。因此,最好是檢查一下實際振蕩頻率是否位于想要的頻率范圍內。
- 實際負載電容不同于規格中的規定值
晶體諧振器的振蕩頻率通常按其規格中規定的負載電容排序。因此,如果實際負載電容不同于規格中規定的負載電容,實際振蕩頻率就可能會不同于晶體諧振器的標稱頻率。
可以通過下列措施來調整頻差:
- 措施1:調整外部負載電容
增加外部負載電容以減小實際的振蕩頻率。請注意,如果增加外部負載電容,振蕩裕量可能會減小。增加外部負載電容,可以減小振蕩幅度。 - 措施2:更改指定了不同負載電容的晶體諧振器
使用大負載電容的晶體諧振器以增加實際振蕩頻率。例如,需要30MHz頻率并使用標稱頻率為30MHz,負載電容為6pF的晶體諧振器。
但是,確定實際振蕩為30MHz,±30ppm。實際電路板上的負載電容應大于6pF。因此,應將30MHz,8pF晶體諧振器作為負載電容。這樣一來,實際振蕩頻率將變為30MHz,±5ppm,于是就調整了頻差。
- 振蕩不正常
振蕩電路的工作頻率可能不在晶體諧振器標稱頻率范圍內。這也稱為“不規則振蕩”,如果C-MOS逆變器不是非緩沖型的,就可能會發生這種現象。
調整阻尼電阻和外部負載電容,可以減少不規則振蕩發生的幾率。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使用裝有非緩沖型C-MOS逆變器的IC。
如果出現了不規則振蕩,請聯系IC制造商,以確定C-MOS逆變器是否是非緩沖型逆變器。
如果IC不是非緩沖型,請考慮將IC更改為安裝有非緩沖型C-MOS逆變器的IC。
注:非緩沖型:在裝有C-MOS逆變器的振蕩電路中,裝有單個C-MOS的逆變器 (也稱為“非緩沖型”逆變器) 更好。安裝有多個C-MOS或施密特觸發器的逆變器不適合振蕩電路,因為如果沒有晶體諧振器,它們可能會造成非正常振蕩。
振蕩幅度過小是否會造成振蕩電路故障?
如果振蕩幅度過小,可能會造成模塊故障。本[講座]后續將詳細介紹“如何調整振蕩幅度?” “如何檢查振蕩波形?”。
如果需要確定IC所需的幅度,請按下列措施檢查:
- 聯系IC制造商,以確定哪一端 (輸入或輸出端) 連接著IC的時鐘系統。
- 用信號發生器來代替晶體諧振器,以便通過改變信號幅度來檢查IC和模塊的功能。
措施1:減小阻尼電阻
- 減小阻尼電阻以減小幅度,從而增加振蕩裕量。
- 在減小阻尼電阻之后,請確認晶體諧振器實際驅動功率位于范圍內,因為減小阻尼電阻會增加驅動功率。
措施2:減小外部負載電容
- 減小外部負載電容以增加振蕩幅度。
- 請注意,電容過小會造成幅度減小。
- 還請檢查實際振蕩頻率,因為減小負載電容,可能會增加實際振蕩頻率。
措施3: 減小逆變器輸入端的外部負載電容
- 由于增加阻抗,會增加逆變器輸入端的振蕩幅度。
- 和措施2一樣,請注意電容和頻移不要過小。
溫度造成的振蕩頻移似乎不正常。原因是什么?
振蕩頻率溫度特性異常時,應考慮以下原因:
- 驅動功率過高
- 晶體諧振器特征異常
- 振蕩電路元件溫度特性的影響
- 驅動功率過高
如果驅動功率超過了晶體諧振器規格中規定的數值,那么可以確定振蕩頻率的異常溫 度特性。這就是所謂的“跳變”或“激發性跳變”。由于驅動功率過高可能會造成這種現象。
如果驅動功率超過了晶體諧振器規格中規定的數值,那么可以確定振蕩頻率的異常溫度特性。
如果是激發性跳變,振蕩頻率的溫度特性可能會被扭曲。為了避免發生激發性跳變,需要降低驅動功率。
措施1:增加阻尼電阻
增加阻尼電子,反相放大器的輸出幅度會減小,實際驅動功率也會減小。通過這樣的調整,振蕩幅度也會減小。因此,最好是檢查一下振蕩裕量是否超過了5倍。此外,需要注意振蕩幅度不能變得太小。
措施2:減小外部負載電容
減小外部負載電容,振蕩電路阻抗會增加,實際驅動功率也會減小。這樣一來,由于負載電容減小,實際振蕩頻率會增加。因此,最好是檢查一下實際振蕩頻率是否位于想要的頻率范圍內。
- 晶體諧振器特性異常
請檢查頻率-溫度特性規格中是否含有負載晶體諧振器頻率的溫度特性。需要網絡分析儀或阻抗分析儀來進行檢查。
如果晶體諧振器特性正常,請檢查振蕩電路元件的溫度特性。
- 振蕩電路元件溫度特性的影響
如果溫度變化造成了外部負載電容或寄生電容的變化,那么振蕩頻率會發生偏移。請檢查它們的溫度特性。
-
反相放大器
+關注
關注
5文章
87瀏覽量
21710 -
逆變器
+關注
關注
288文章
4753瀏覽量
207699 -
振蕩電路
+關注
關注
17文章
505瀏覽量
98964 -
晶體諧振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8瀏覽量
11912 -
負載電容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1瀏覽量
1048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