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2D和2.5D multi-die的技術已存在了近十年。然而,在Generative AI時代來臨之前,chiplet的需求一直萎靡不振。Nvidia的AI處理器橫掃市場,引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變革,讓foundry和OSAT公司們措手不及。現在的關鍵是,躍躍欲試的chiplet公司們還能等多久,以及是否可以選擇去中國生產chiplet。
隨著全球chiplet需求的飆升,產能短缺問題已成為AI處理器、HPC開發商和尋求可擴展汽車半導體設計的OEM/Tier 1的當務之急。
Faraday USA(臺灣公司在美國的分支機構)總裁K.H.Lee說,像雪片一樣飛過來的chiplet RFQ讓他們忙得不可開交。這些RFQ主要來自美國和中國公司。
汽車技術和商業專家、Hoellisch Consulting的CEO兼創始人Juergen Hoellisch本周表示,他的公司正在處理大量來自歐洲OEM的緊急請求,他們都渴望與chiplet公司合作。他說:“他們甚至告訴我,如果沒有合適的公司,就找中國的chiplet公司吧。”
事實上,中小型公司與任何foundry談判產能的機會都不大,尤其是TSMC。目前,TSMC的大部分chiplet產能都已預定。Nvidia和AMD共占據了高達80%的chiplet產能,Broadcom則占了另外的10%。
在這樣的背景下,AI硬件初創公司Tenstorrent本周宣布選擇Samsung作為其chiplet的foundry合作伙伴,令人感到意外。Tenstorrent的明星CEO Jim Keller在一份聲明中說:“Samsung foundry致力于推動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這與我們推進RISC-V和AI的愿景不謀而合,使他們成為將我們的AI chiplet推向市場的理想合作伙伴。”
目前,TSMC、Samsung和Intel三大foundry都提供chiplet生產。但沒有一家有足夠的產能。據業內人士稱,“至少要推遲一年或一年半”,foundry才能開始處理任何的chiplet項目。
更糟糕的是,在供應緊縮期間,領先foundry開發的內部先進封裝已成為chiplet客戶難以逾越的障礙。
以TSMC為例。憑借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封裝,TSMC向客戶吹噓自己有能力將處理器、內存和圖形處理器等多個芯片或die集成到一個封裝中。TSMC通過取代負責開發先進封裝的OSAT(Outsourced Semiconductor Assembly and Test)公司實現了這一目標。TSMC甚至禁止客戶到foundry以外的地方進行高級封裝。
然而,面對當下緊張的CoWoS晶圓加工能力,TSMC突然改弦易轍。它現在允許客戶與OSAT公司合作,并鼓勵他們尋找自己的解決方案。
據報道,一些客戶已轉向Samsung生產芯片。但Samsung的產能也迅速飽和。Samsung與韓國領先的OSAT公司Amkor Technology簽訂了協議,后者的富余產能也在迅速減少。
為何chiplet產能無法迅速提高?
據報道,TSMC目前的CoWoS高級封裝產能為每月12,000件。Faraday的Lee表示“這個數字微不足道“,與TSMC每個節點的常規CMOS晶圓處理能力(每月15萬個)相比,這簡直不值得一提。
更麻煩的是,提高foundry的chiplet處理能力并不那么簡單。chiplet和封裝技術必須齊頭并進,這樣才能在先進封裝中解決最終產品的所有機械、熱管理和電氣問題。這就要求在工程設計上給予更多關注。此外,這個過程仍然是手工操作,Lee說:“它不是自動化的,這就意味著,它不是foundry的24小時作業。”
與OSAT公司合作?
在chiplet上可隨意與OSAT合作聽起來很自由。但其實只會帶來新的麻煩。
小型chiplet供應商或剛剛涉足chiplet領域的公司面臨著一個重大挑戰,即如何找到合適的OSAT公司與之合作。下一個障礙是獲得所選OSAT的充分關注。(什么?從未與OSAT公司合作過?那祝你好運。)
最關鍵的是,對于任何習慣于讓foundry負責從2D和2.5D chiplet設計到先進封裝的企業來說,chiplet的技術細節完全是個黑箱。長期以來的謎團包括chiplet如何連接、die之間使用哪種類型的interposer或基板以及如何優化。
Faraday的作用
Faraday希望填補那些渴望開發chiplet,但被TSMC或Samsung的產能拒之門外的中小型公司的需求空白。
最重要的是,Lee強調Faraday非常清楚如何生產interposer。“沒有interposer,就無法構建chiplet“。憑借SoC和IP設計能力,Lee將Faraday描述為“多源chiplet封裝的中立主機”。
Faraday的另一個優勢是它的血統。Faraday是一家ASIC/SoC和芯片IP的fabless公司。其優勢在于靈活的業務模式,允許處于不同設計階段的客戶開始實施ASIC。
Lee表示,Faraday從建立ASIC設計流程中獲得的高速IP設計和測試經驗將為其chiplet業務提供支持。
由于總部在臺灣,Faraday在管理“跨foundry處理”方面具有物流優勢。該公司稱,它與UMC和臺灣的OSAT公司關系密切,能夠“對臺灣Tier 1 OSAT的產能、產量、質量和生產進度控制進行本地管理”。
Faraday聲稱,它與臺灣Tier 1在OSAT運營方面有著牢固的關系和良好的記錄。(Image:Faraday)
目前,Nvidia除了與TSMC合作外,還與UMC合作。Nvidia在UMC制造的chiplet interposer由Faraday生產。有了這些聯系,Faraday有信心為chiplet客戶提供經驗和服務。
Lee指出,Samsung目前由于產能緊張也正在向Faraday介紹客戶。
車廠為何選擇chiplet?
除了數據中心和AI硬件設計,汽車行業也在推動chiplet需求的增長。
面對來自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和Tesla在電動車領域的巨大領先優勢,車廠正轉向chiplet,提出一種革命性的方法。
Imec的汽車VP Bart Plackle認為,汽車行業的生態系統“已被完全顛覆”。在前不久的AutoSens會議上,他在一個chiplet論壇上解釋說,Tier 1提供集成、Tier 2只提供組件的傳統觀念已經過時。他說:“Nvidia和Qualcomm不僅提供芯片,還提供整個堆棧,而OEM則希望通過chiplet來顛覆生態系統。”
車廠被chiplet的概念所吸引,因為它承諾提供自由組合和匹配不同“積木”的能力,就像樂高一樣。
Plackle說,OEM希望為其高端產品“挑選”CPU、GPU和加速器,同時為中低端產品開發單獨的集群。這種軟件包級的集成、驗證和測試可能成為OEM、Tier 1或Tier 2的職責。
Chiplet論壇主持人Hoellisch對此表示贊同。他解釋說,chiplet“可以為汽車行業注入全新的活力。降低成本、提高性能,還能大大加快整體設計時間”。
目前chiplet產能不足的問題在車廠中可能還不是什么大問題,因為他們仍在摸索中。他們希望最終能開發并商定chiplet之間的某些標準化接口。
然而,chiplet產能的限制暴露了未來潛在的危機。傾向于采用垂直模式生產芯片的foundry很可能會與傾向于采用水平方式的汽車行業的公司們發生沖突。
到目前為止,foundry之所以選擇垂直模式,是因為他們希望控制從設計到封裝的整個chiplet加工鏈。OEM、Tier 1和Tier 2則在追求純粹、靈活和理想的橫向的chiplet的設計夢想,在這種理想模式下,他們可以自由選擇由不同chiplet公司設計、不同foundry制造的chiplet。
中國情況怎么樣?
Plackle認為,中國在chiplet設計和開發方面比西方“至少領先兩年”。
當中國公司無法獲得先進工藝節點時,中國政府和芯片公司集體決定選擇chiplet。Plackle說:“如果你看看他們的chiplet設計得有多好,以及他們是如何專注于解決具體問題的,我就會感到擔憂。相比之下,在西方,我們現在才開始討論chiplet,并開始結成聯盟。”
在中國的許多汽車芯片開發商中,包括地平線和黑芝麻,chiplet已被放在最高優先級。
兩個月前,Routers援引了Anaqua分析解決方案總監Shayne Phillips的觀點:“華為去年在中國公布了900多項chiplet相關的專利申請和授權,遠遠高于2017年的30項。”
中國也有OSAT公司,包括JCET和同孚,都活躍在chiplet領域。據報道,它們正在開發2.5D、3D先進chiplet封裝。
芯原(VeriSilicon)擁有多種用于multi-chiplet設計的驗證工具,據說服務于HPC領域的公司都在使用。今年早些時候,芯原的CEO戴偉民(Wayne Dai)在宣布公司加入UCIe產業聯盟時說:“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需要更多不同功能的異構處理器IP,數據中心需要集成多個通用高性能計算模塊,車規級chiplet可以顯著提高汽車芯片的迭代效率,降低單芯片故障帶來的潛在安全風險,這些都是chiplet的理想用例。”
顯然,中國公司明白這一點。Chiplet是未來的趨勢。
然而,問題依然存在。在中國,誰在制造這些chiplet,采用何種互連和接口技術?誰在提供interposer?
Faraday的Lee證實了中國對chiplet的濃厚興趣。但他補充說:“我不得不說,現在,這還只是一個試驗。每個人都想知道這是否可行。每個人都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但他們仍在進行評估。這就是我們收到越來越多RFQ的原因。”
審核編輯:劉清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407瀏覽量
23118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3瀏覽量
222627 -
SoC設計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8瀏覽量
18817 -
RISC-V
+關注
關注
45文章
2322瀏覽量
46590 -
chiplet
+關注
關注
6文章
434瀏覽量
12631
原文標題:Chiplet需求飆升,產能卻成為瓶頸,原因何在?
文章出處:【微信號:Astroys,微信公眾號:Astroy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