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集成電路的封裝內部最常見的方式有「打線封裝(Wire bonding)」與「覆晶封裝(FCP:Flip Chip Package)」兩種,如果芯片的正面朝上,也就是含有黏著墊的那一面朝上,通常使用「打線封裝(Wafer bonding)
1.Wire bond原理: 對金屬絲和壓焊點同時加熱和超聲波,接觸面便產(chǎn)生塑性變形,并破壞了界面的氧化膜,使其活性化,通過接觸面兩金屬之間的相互擴散,形成金屬化合物而完成連接。
2.常用線材: 金線,Ag合金線,鈀銅線,純銅線。 基于0.8mil,20um各種線材特性比較如下: 金線的主要優(yōu)點: 硬度低,應力小,不容易產(chǎn)生彈坑。 抗氧化性好,在高溫高濕下環(huán)境下的長期可靠性好。 缺點:成本較高,金屬遷移率高,相比其他線材易產(chǎn)生Kirkendall Void。
銀合金線的主要優(yōu)點: 硬度低,應力小,不容易產(chǎn)生彈坑,成本低。 缺點:相比其他線材斷裂載荷偏小。
銅線的主要優(yōu)點: 成本低,電阻率小,金屬遷移速率低,高溫不易產(chǎn)生Kirkendall Void。 缺點:硬度大,容易產(chǎn)生彈坑,高溫高濕下易腐蝕。
銅線和鈀銅線優(yōu)缺點比較:1)鈀銅線具有更好的耐腐蝕性 2)鈀銅線開封后可以存儲7天,純銅線只能存儲3天。3)鈀銅焊接時在純氮氣環(huán)境下,純銅線需要在氮氫混合氣體中。
打線封裝的制作流程
打線封裝一般都使用「導線架」與「金線」,而且必須將黏著墊(Bond pad)制作在芯片的四周圍,導線架的金屬接腳(蜈蚣腳)也必須制作在集成電路封裝外殼的四周圍,如<圖一>所示,因此打線封裝的接腳數(shù)目不能太多。打線封裝的步驟為:在靠近芯片的一側,以機械鋼嘴將金線加壓加熱打在芯片四周圍的「黏著墊」上;在靠近導線架的一側,以機械鋼嘴將金線加壓加熱打在「導線架」上,打完第一根金線,再打第二根,依此類推。
圖一打線封裝技術。
打線封裝最大的缺點是打線的動作必須「一根一根地」完成,非常費時;而且芯片上的黏著墊與導線架的金屬接腳只能制作在四周圍,所以當芯片上的CMOS數(shù)目愈多,傳送的電訊號愈多,需要的金線也愈多,但是芯片的四周圍空間有限,只能容納固定數(shù)量的「黏著墊」,封裝外殼的四周圍空間也有限,只能容納固定數(shù)量的「金屬接腳」,因此打線封裝接腳數(shù)目不能太多。然后將芯片放到lead frame上,并且用銀漿固化,其實就是將芯片和lead frame的底部粘住啦。lead frame可以理解為引線框架,是一種陣列結構,
打線封裝的應用
打線封裝除了可以使用「導線架」之外,也可以使用「導線載板leadframe」,如<圖二>所示,配合封裝外部使用針格陣列(PGA)或球格陣列(BGA)如下:
內部打線封裝,外部針格陣列(PGA):如<圖二(a)>所示,是以前英特爾(Intel)的中央處理器(CPU)常用的封裝方式,目前內部大都已經(jīng)改用覆晶封裝了。
內部打線封裝,外部球格陣列(BGA):如<圖二(b)>所示,是以前個人計算機的北橋芯片與南橋芯片經(jīng)常使用的封裝方式,目前內部大都已經(jīng)改用覆晶封裝了。
圖二打線封裝的應用。
打線封裝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適合中小型芯片,大型芯片也有使用,技術較成熟。
缺點:每支接腳必須打線封裝速度較慢,封裝體積較大。
審核編輯:湯梓紅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44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2瀏覽量
363177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7文章
7992瀏覽量
143402
原文標題:了解打線封裝嗎?(Wire bonding)
文章出處:【微信號:半導體封裝工程師之家,微信公眾號:半導體封裝工程師之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芯片封裝與芯片打線
封裝打線強度測試
封裝打線強度試驗 (Wire Bond Test)
怎樣進行芯片封裝打線強度試驗?
汽車線束的制作工程流程
![汽車<b class='flag-5'>線</b>束的<b class='flag-5'>制作</b>工程<b class='flag-5'>流程</b>](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8/D5/pYYBAGKhtCeAAoyDAAAVBWrlSYc769.jpg)
Cadence PCB封裝制作流程
![Cadence PCB<b class='flag-5'>封裝</b><b class='flag-5'>制作</b><b class='flag-5'>流程</b>](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AB/C5/o4YBAF276mCAEQ6sAAAXvopO5Cg352.gif)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