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FSoC
Xilinx最新一代UltraScale+ FPGA ^[1]^ 將RF AD/DA、SerDes等系統完美集成在一顆芯片打造出了一個全方位的通信鏈,其中RFSoC可以支持5G無線網絡,電纜訪問遠程物理節點和電子戰/雷達系統,還可以應用于測試和測量,衛星通信,軍用無線通等。
該RFSoC具有如下特性:
8-16個6.4GSPS 14位DAC。
RFSoC輸入頻率達到GHz且位數大于12位,架構上采時鐘直接采樣的方式,采樣后的數據送到數字進行處理,這對采樣時鐘噪聲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2018年Xilinx發表在ISSCC會議上的關于PLL的paper ^[2]^ 正是應用于該RFSoC。
該PLL在6.25GHz頻率下的RMS Jitter為54fs @ 10k~10MHz積分區間。論文核心內容僅有不到一面A4紙,每句話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下面章節將結合該論文逐一展開PLL的噪聲優化技術。
2. Xilinx****噪聲優化技術
**2.1 PLL **參數
參考頻率:500MHz;輸出頻率:7.414GHz;6.25GHz RMS Jitter:54fs @ 10kHz10MHz積分區間;工藝:16nm FinFET;功耗:45mW @ 12.5GHz;面積:0.35 mm^2^。
**2.2 **帶內噪聲的優化
PLL參考頻率為500MHz,帶寬可以做的很高,原則上50MHz以內都合理,但帶寬過高對帶內噪聲是不利的,過低對VCO噪聲不利,折中考慮,我個人猜測帶寬應該在5~10MHz左右。文中也提到高帶寬下要想做低噪聲,帶內噪聲(如PFD/CP/FBCLK/REFCLK)必須要很低。
噪聲來自電平翻轉的不確定性,在閾值電壓附近,停留的時間越短噪聲越小。因此為了降低PFD和DIVIDER等CMOS電路的Jitter,需要盡量把上升/下降沿做shaper,如小于10ps;PFD消死區時間小于40ps。
Xilinx在2019年ISSCC上的報告 ^[3]^ 指出CMOS電路邊沿做Sharp后噪聲優化了11dB,如圖1所示。
Fig1. 邊沿sharp后對帶內噪聲的影響
2.3 CP****的噪聲優化
CP電路輸出級采用18個slices并聯的方式,實現了大電流且電流可調,大的動態范圍,降低了噪聲;自偏置電流源使up/dn電流失配小于1%;CP鏡像電流源尺寸為輸出級slices的4倍,保證了較好的matching和jitter;PMOS電流鏡柵源增加RC濾波,減小了輸出噪聲;輸出級增加單位增益放大器,減小了動態電流失配;上下電流源采用stack結構提高了輸出阻抗并降低了噪聲。
2.4 LPF****的噪聲優化
電阻熱噪聲與阻值成正比,因此在保證環路穩定的前提下濾波電阻應盡量小;電容漏電會引入spur,為減小漏電濾波電容采用MOM電容。
**2.5 **基準源的優化
LDO參考電壓來自bandgap,為了減小bandgap和LDO本身引入的噪聲,通路上增加了兩個大的RC濾波,其中LDO功率管柵端濾波電阻(為減小面積該電阻由亞閾值管實現)高達幾M Ohm,帶寬小于10kHz。
2.6 LCVCO****的優化
16nm FinFET工藝中PMOS管的flicker noise遠大于NMOS,為減小噪聲,LCVCO有源器件采用全NMOS實現,與CP電路類似采用了stack結構,提高了輸出阻抗,進一步減小了噪聲。
電容陣列由MOM電容,一個NMOS開關(M1),兩個stack結構的NMOS pull devices和一個反相器組成,如圖2所示。該結構可保證電容陣列在on狀態下A,B點拉低,off狀態下A,B點拉高,提高了on/off狀態下電容陣列的Q值,優化了LCVCO相位噪聲。
溫度補償電壓Vte經RC濾波接到varactor電容,減小了噪聲,其中Vte具有正溫度系數,用于補償LCVCO高溫下頻帶的下移。
電感的Q值越大,相位噪聲越好,一般電感的Q值在13左右,這里電感Q 值要求大于17,有可能采用平面螺旋結構,因為平面螺旋結構Q值一般大于堆疊結構。電容陣列的引入,可使得tuningvaractor電容變小,提高了LCVCO的相位噪聲。
Fig2. LCVCO及LDO電路
**2.7 **電源和地的隔離
前面介紹為了提高數字電路噪聲性能,將數字邊沿做的更shape,使得模擬電路更易受到干擾,電路設計時CP,LPF,VCO中的NMOS采用deepnwell器件,電源也要與數字電源分開,這三個模塊采用LDO供電,這樣模擬、數字電源和地完全隔離,減小模擬、數字電路襯底和電源的相互干擾。
2.8 layout****布局
電容陣列采用圖2所示帶有二進制權重且上下對稱的局部布局方式;電感線圈周邊插入電源到地的decap電容且LCVCO遠離數字模塊的整體布局方式。
**3. **其他噪聲優化技術
文獻[4]和[5]分別為Xilinx和Samsung近兩年發表的paper,文獻[4]給出的Sampling Phase Detector(SPD) PLL結構如圖3所示。引入SPD前后測試結果如圖4所示,可見采用SPD技術PLL在9GHz和18GHz頻點下RMS Jitter分別提高了200fs和230fs @ 1kHz~100MHz積分區間。
Fig3. SPD PLL結構
Fig4. 引入SPD前后測試結果 @ 9GHz, 18GHz
文獻[5]采用Digital-to-Time Convert(DTC)-basedsampling analog pll結構,該結構同樣也采用了SPD技術,除此以外Samsung還采用了DTC增益校準,DCC校準,reference clock doubler,LMS算法,Sigma-Delta等技術,在6.33GHz頻率下將 RMS Jitter做到了75fs @ 10kHz~10MHz積分區間,該PLL可用于最新的5G蜂窩移動通信。
Fig5. DTC-basedfractional-N pll
-
VCO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90瀏覽量
69350 -
CMOS電路
+關注
關注
0文章
49瀏覽量
11591 -
PLL電路
+關注
關注
0文章
92瀏覽量
6475 -
熱噪聲
+關注
關注
0文章
46瀏覽量
8196 -
濾波電阻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23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