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初被踢出“果鏈”后,歐菲光(002456.SZ)一時間業績轉虧、股價暴跌,公司面臨至暗時刻。在經歷了兩年多的艱難轉型后,今年Q3,歐菲光終于見到曙光,單季扣非凈利潤實現兩年多來首次轉正。
Q3適逢消費電子出新季,華為供應商歐菲光明顯受益于華為的“回歸”。今日披露的三季報顯示,歐菲光Q3實現營收45.05億元,同比增長47.75%,環比增長24.49%;實現歸屬凈利潤5432萬元,同比扭虧,環比增長1136.73%;實現扣非凈利潤455.7萬元,同比環比扭虧。
自2021年Q2開始,直至今年Q1,歐菲光單季度的凈利潤一直為負數,新項目投入疊加舊產線計提,兩年間公司多次單季凈利潤虧損甚至虧損超20億元,市場亦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擔憂。直到今年Q2,歐菲光單季歸屬凈利潤終于扭虧,Q3扣非凈利潤亦扭虧,實現艱難跨越。歐菲光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業績好轉主要原因系經營性大幅減虧,疊加降本增效發力。
從具體財務指標來看,Q3公司毛利率為11.77%,環比增加5.1個百分點,同比扭虧;前三季度開發支出2.71億元,同比增加59.18%;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資產減值損失由14.93億元下降96.18%至5704.5萬元。歐菲光的各項指標逐步轉好,被踢出“果鏈”的陰霾正在散去。
歐菲光方面告訴記者,目前,公司以智能手機業務穩健發展為基礎保障,加速發展智能汽車及新領域等創新業務,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開拓新市場,構建智能手機、智能汽車和新領域三大板塊的業務架構體系。
從各個板塊來看,目前公司的智能手機業務率先受益于華為的“回歸”。除與蘋果合作告吹外,華為手機業務出現狀況亦是歐菲光此前業績大降的原因。今年歐菲光的半年報中,公司還出現過業績下降系“受國際貿易環境變化、下游終端市場消費需求放緩、H客戶智能手機業務受到芯片斷供等不利因素疊加的影響”的表述。
隨著華為9月推出Mate60系列并熱銷后,據稱獲得了Mate 60系列后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和指紋模組絕大部分訂單的歐菲光率先受益。歐菲光董事長蔡榮軍近期針對華為手機訂單情況給出“倔強的活著”的評價也被視作坐實公司供應Mate 60系列。市場預測,華為計劃在2024年出貨量翻倍,達到6000萬至7000萬部手機,產業鏈產能持續飽滿。根據某招聘軟件信息,目前歐菲光南昌園區仍在以6000-8000元月薪大量招聘工人。
智能汽車業務則是歐菲光轉型的重點。公司自2015年開始投資汽車鏈,2021年,歐菲光開始公開表示汽車業務是接下來的發展重點。據其披露,目前公司已取得20余家國內汽車廠商的供貨商資質,并積極進行國外汽車廠商的供應商資質認證。華為問界新M7上市后,歐菲光的汽車業務受到更多市場關注。潮電智庫消息稱,問界新M7模組及鏡頭供應商均有歐菲光。
二級市場上,自2020年9月傳出被蘋果“拋棄”后,歐菲光股價一路暴跌,截至今年8月底,公司股價較2020年9月初的19.84元/股已蒸發約75%。近期,由于歐菲光與華為較為緊密的合作,歐菲光的股價開始飆升,今日收盤價10.7元/股較8月底上漲約85%。
審核編輯 黃宇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57 -
歐菲光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6瀏覽量
232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